曹仁賢
心系產業,未雨綢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提出了數個與新能源電源領域有關的建議。這些建議體現了創業二十載的曹仁賢對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思考,以及希望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作出切實貢獻的迫切之情。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雖然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也存在著諸多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能源生產消費變革上要有新理念、新目標和新任務,讓藍天白云、綠水青山的美麗中國盡快再現。”曹仁賢說。
電價附加征收標準需適度提高
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逐漸步入大規模開發應用的新階段,技術創新步伐顯著加快,成本快速降低,正在加快邁向平價上網時代。
“其實,在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前期,由于規模小、成本高等問題,需要政府采取一定的補貼措施加以扶持。”曹仁賢對記者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相關規定,我國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的征收標準,已從0.1分/千瓦時(度電)逐步提至目前的1.9分/千瓦時。曹仁賢認為,以此收集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對我國可再生能源應用發展和能源結構轉型升級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但近年來,由于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不斷增加等原因,目前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征收出現了不足,“這嚴重制約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曹仁賢說,“據我所知,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資金缺口巨大,合計已超過1000億元。不僅如此,電價附加也沒能全面征收,漏征收自備電廠電價附加費近700億元。”
曹仁賢認為,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的征收標準亟須調整提高,并強化征收管理。
他向記者列舉了一組數據,2017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電量約4.5萬億度(當年全社會用電量為6.3萬億度),可征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850億元。而現階段,僅光伏、風電行業每年就需支付的補貼資金約1200億元。“這還沒算生物質、光熱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補貼需求。”
曹仁賢建議,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由目前的1.9分/千瓦時提升至3分/千瓦時及以上。后期,隨著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逐步降低、實現平價上網時,再適時降低征收標準,直至取消。
與之對應的是,燃煤電廠進行脫硫脫硝除塵發生的相關環保費用,在曹仁賢看來,則是企業應盡之義務。他建議取消對燃煤發電企業的上述相關附加補貼,并將歸集的相關資金改為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產業發展。
可再生能源規劃應具備前瞻性
秉承讓“人人享用清潔電力”的發展使命,陽光電源專注新能源發電領域20余年,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光伏電站解決方案,綜合實力已躋身全球新能源發電行業第一方陣。
作為行業內為數極少的掌握多項自主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陽光電源掌門人曹仁賢深知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成績以及不足。“問題確實很突出。”曹仁賢說,化石能源消費占比仍然很高,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占比達60%,依然是我國能源消費的主體。二氧化碳排放量巨大,電網靈活性調節能力不夠,棄光、棄風等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要進一步堅定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信心,加快能源轉型的步伐,其實,本質就是主體能源的更替。”曹仁賢說,根據“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裝機目標為6.8億千瓦。實際上,截至2017年底,水電和光伏已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規劃低估了行業變革進步的速度,規劃滯后導致配套設施跟不上、補貼矛盾突出、電網建設滯后,因此,可再生能源行業亟須具有前瞻性預見性的規劃引領。”曹仁賢表示。
他建議,將2020年可再生能源總裝機目標調整為9億千瓦,其中光伏3億千瓦、風電2億千瓦、其他可再生能源(含水電)4億千瓦;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高到25%,2050年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高到50%。
對于二氧化碳過度排放問題,曹仁賢建議,盡快將二氧化碳排放物列為污染物,并適時開征碳稅或納入環保稅征收范圍,提高二氧化碳排放成本,控制排放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