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太陽能、水力及風力是產生電能的重要來源,但目前我國發電仍以煤炭為主。隨著綠色低碳經濟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利用可再生能源(光伏、風力、地熱)發電已成為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在本屆深圳國際綠色低碳成就展8號館,記者看到,不僅利用光伏、風力等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技術越來越成熟,垃圾焚燒發電、沼氣發電也成為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補充。
垃圾填埋釋放沼氣可發電
根據深圳市環衛處提供的數據計算,近三年深圳垃圾處理總量中,垃圾焚燒量占比分別為49%、47%、43%,每年有超過300萬噸垃圾進行填埋,不僅面臨垃圾圍城的嚴峻局面,且垃圾填埋對土地、地下水造成了嚴重的不可逆的二次污染。可喜的是,記者在展會看到,焚燒垃圾發電正成為解決城市垃圾圍困的一個重要出口。
據深圳能源集團工作人員陳曉鑫介紹,生活垃圾運入垃圾焚燒發電廠后,卸入封閉式垃圾池,堆放3-5天發酵,再送入焚燒爐內燃燒。垃圾池內的氣體可被抽入焚燒爐內助燃。垃圾燃燒產生的熱能轉換為高溫蒸汽,再推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送入電網。目前,該集團在全國已建成環保垃圾電廠8座(其中4座位于深圳),最高日處理能力可達9050噸。陳曉鑫告訴記者,深圳能源在深圳區域的垃圾發電企業每年可處理垃圾190萬噸,約占深圳垃圾總量的1/3。到2019年,深圳東部、南山二期、寶安三期三座垃圾電廠投入運營后,日處理能力可達15750噸,年處理垃圾量達到580萬噸,占到深圳垃圾總量的90%以上。
300噸以上的垃圾主要通過焚燒處理,而100噸以下的小型垃圾更多的是填埋。記者在中國水業集團的展臺上看到,垃圾在填埋過程中同樣可以發電,這項技術叫“垃圾填埋氣發電”,也就是利用垃圾在填埋中釋放的沼氣發電。據了解,垃圾填埋氣發電技術是目前最優的垃圾“三化”處理處置方式。中國水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經理黃健鍵說,不是每個垃圾場都會被焚燒,要具有一定規模,同時還要通過較長的審批年限,更多的小型垃圾場還是要通過填埋的方式處理,而填埋中釋放的沼氣會對周邊居民生活造成不利影響。對此,中國水業集團開始嘗試對填埋垃圾釋放的沼氣進行處理,發明了沼氣發電技術,目前該集團位于深圳的利賽項目,已實現年均溫室氣體減排量約40萬噸。
眾多最新太陽能發電材料展出
近年來,光伏發電技術發展迅猛,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但光伏發電材料的發電轉化率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瓶頸。為此,探索和追求新的迭代材料成為重要手段。昨天,記者在成都中建材和深圳市昂特爾太陽能等企業的展臺上,都看到了最新的太陽能發電材料和技術。
成都中建材展出的新型太陽能材料碲化鎘,是一種弱光發電玻璃。展臺負責人告訴記者,碲化鎘是近兩年才發現的光伏材料,它比傳統的晶硅發電轉效率(20%)更高,可以達到33%。同時,它無邊框,美觀,不受太陽走向的影響,能與建筑完美結合,目前價格是4元/瓦,每塊碲化鎘面板有250瓦,價格略高于晶硅,可用于公交車站、光伏建筑一體化等。因目前還在試驗和技術完善階段,發電轉發率只能做到12%,未來,碲化鎘有望超越晶硅成為太陽能發電的重要材料。
在大型工業發電站和在農業發電方面,太陽能是重要手段。據深圳市昂特爾太陽能公司公司工程師劉斯揚介紹,他們此次展出的新技術——邊側型聚光太陽能發電模組,引入了新型的砷化鎵電池理念,并結合更科學、精密的聚光光學原理,創新而成太陽能發電技術。模組聚光倍數可提高1000倍,發電轉化率達到30%,價格為15元/瓦(3000瓦起)。此項技術現已出口日本,成為日本高倍聚光的唯一免檢產品。
據深圳國際能源與環境技術促進中心副主任王榮介紹,目前新能源發電在整個能源發電比重中占8%,在綠色低碳發展不斷加快的大背景下,未來光伏和地熱發電的比重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