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業通聯(002459)1月21日早間公告,公司擬向華建興業出售截至評估基準日之全部資產與負債,擬出售資產的預估值為12.7億元。此外,公司擬向晶泰福、其昌電子等發行股份購買晶澳太陽能100%股權,標的資產的預估值為75億元。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的控股股東變更為晶泰福,實際控制人變更為靳保芳。本次交易構成重組上市。
75億收購晶澳太陽能
晶澳太陽能成立于2005年,并于2007年2月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主要從事高性能太陽能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產業鏈覆蓋硅片、電池、組件及光伏電站,在全球擁有11個生產基地,員工數量2萬名。
財務數據顯示,晶澳太陽能盈利狀況良好,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三季度,晶澳太陽能未經審計的合并營業收入分別為140.19億元、169.40億元、205.50億元和147.68億元。
去年7月,晶澳太陽能宣布完成與控股母公司晶龍集團的合并交易,正式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去年7月24日,天業通聯公告稱,公司與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簽署了《重大資產重組意向協議》,對公司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晶澳太陽能100%的股權相關事宜達成合作意向。
事隔3月后,詳細重組方案揭曉。
1月21日公告稱,天業通聯擬向晶泰福、其昌電子、深圳博源、晶駿寧昱、晶禮寧華、晶仁寧和、晶德寧福、寧晉博納、靳軍淼,購買其合計持有的晶澳太陽能100%股權,各方初步商定晶澳太陽能100%股權的交易對價為75億元,比2018年9月30日賬面凈資產(未經審計)增值36.84%。
交易對價全部由天業通聯以新增股份方式支付,發行價格為7.87元/股擬發行9.53億股。而并購標的的盈利承諾及業績補償則在重組報告書中再予以披露。
同時天業通聯置出資產,以2018年9月30日作為評估基準日,置出資產的預估值為12.7億元。參考上述預估值,公司與華建興業初步商定置出資產的交易對價為12.7億元,全部由華建興業以現金方式支付。
交易完成后,晶澳太陽能的全體股東將成為上市公司股東,持有天業通聯59.73%的股權,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變更為晶泰福,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靳保芳。
重組復牌曾遭游資博弈
公開資料顯示,天業通聯始創于2000年,集研發設計、制造安裝、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重大裝備制造骨干企業。本次交易完成后,天業通聯將從事光伏業務,公司將提高盈利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抗風險能力以及后續發展潛力,為整體經營業績提升提供保證。
受消息刺激,1月21日天業通聯開盤漲停直到收盤,收報9.37元,最新市值36.42億元。
回溯天業通聯這次借殼交易,公司股價經歷一波“過山車”行情。去年7月19日,天業通聯表示因在籌劃購買資產事項,停牌時股價為12.04元。隨后重組意向揭露,晶澳太陽能擬借殼天業通聯登陸A股。
停牌4個月后,去年11月5日天業通聯復牌,隨即迎來三連板。但11月8日股價出現天地板大逆轉,當日天業通聯早間開盤站上17.62元的歷史高位后,隨即掉頭向下,股價閃崩跌停直到收盤。11月8日全日成交額急速放大至6.95億元,振幅達19.98%。
天業通聯11月8日龍虎榜顯示,天地板背后上演游資對倒、機構出逃的戲碼。賣出前五家席位均為營業部,合計減持2.15億元,占當天總成交的31%。
從去年11月8日至今,天業通聯股價累計下跌41.51%。股權質押方面,今年1月11日披露顯示,天業通聯控股股東華建盈富在補充質押后,累計質押891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22.94%,占其所持公司股份63.04%。
去年光伏行業業績承壓
2018年可謂是光伏遭遇“寒冬”的一年。受“531新政”影響,整個光伏行業出現劇震。
數據顯示,目前已有25家光伏行業上市公司披露2018年年度業績預告,其中15家企業(含光伏制造企業、EPC電站投資企業等)在凈利潤方面出現同比下降。協鑫集成(002506)、猛獅科技(002684)和首航節能(002665)降幅較大,預計分別同比下降幅度最高達1777%、944%和803%。
協鑫集成預計2018年全年凈利潤為-4億元到5000萬元,同比變動-1776.93%到109.62%。公司表示,壞賬準備是現階段影響公司業績的核心因素,國內光伏行業普遍賬期較長,受近期宏觀經濟形勢及國家光伏“531”政策的影響,客戶回款難度增加。但最終客戶有效回款及訴訟抵賬執行情況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存在商譽金額約4.75億元,由于目前是否發生減值尚存在不確定性,無法確定減值金額及比例。
進入2019年,光伏行業終于迎來政策紅利。今年1月9日,發改委與能源局正式發布了“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的有關工作通知”。通知鼓勵各地開展平價及低價新能源電站項目,并出臺了十二條具體扶持意見。
上海證券表示,光伏平價上網政策給予行業不限規模、不占用補貼指標等多項具體支持政策;疊加海外需求超預期,2019年海外需求有望達80GW,行業需求持續向好。
華創證券認為,受制于補貼資金的掣肘,2018年國內新能源政策出現一些反復,從而導致了新能源發展節奏出現擾動。隨著政策端逐步糾偏,預計未來2-3年國內將呈現補貼項目與平價項目并舉,平價項目逐步取代補貼項目成為國內新能源發電裝機的主流裝機形式。
75億收購晶澳太陽能
晶澳太陽能成立于2005年,并于2007年2月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主要從事高性能太陽能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產業鏈覆蓋硅片、電池、組件及光伏電站,在全球擁有11個生產基地,員工數量2萬名。
財務數據顯示,晶澳太陽能盈利狀況良好,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三季度,晶澳太陽能未經審計的合并營業收入分別為140.19億元、169.40億元、205.50億元和147.68億元。
去年7月,晶澳太陽能宣布完成與控股母公司晶龍集團的合并交易,正式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去年7月24日,天業通聯公告稱,公司與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簽署了《重大資產重組意向協議》,對公司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晶澳太陽能100%的股權相關事宜達成合作意向。
事隔3月后,詳細重組方案揭曉。
1月21日公告稱,天業通聯擬向晶泰福、其昌電子、深圳博源、晶駿寧昱、晶禮寧華、晶仁寧和、晶德寧福、寧晉博納、靳軍淼,購買其合計持有的晶澳太陽能100%股權,各方初步商定晶澳太陽能100%股權的交易對價為75億元,比2018年9月30日賬面凈資產(未經審計)增值36.84%。
交易對價全部由天業通聯以新增股份方式支付,發行價格為7.87元/股擬發行9.53億股。而并購標的的盈利承諾及業績補償則在重組報告書中再予以披露。
同時天業通聯置出資產,以2018年9月30日作為評估基準日,置出資產的預估值為12.7億元。參考上述預估值,公司與華建興業初步商定置出資產的交易對價為12.7億元,全部由華建興業以現金方式支付。
交易完成后,晶澳太陽能的全體股東將成為上市公司股東,持有天業通聯59.73%的股權,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變更為晶泰福,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靳保芳。
重組復牌曾遭游資博弈
公開資料顯示,天業通聯始創于2000年,集研發設計、制造安裝、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重大裝備制造骨干企業。本次交易完成后,天業通聯將從事光伏業務,公司將提高盈利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抗風險能力以及后續發展潛力,為整體經營業績提升提供保證。
受消息刺激,1月21日天業通聯開盤漲停直到收盤,收報9.37元,最新市值36.42億元。
回溯天業通聯這次借殼交易,公司股價經歷一波“過山車”行情。去年7月19日,天業通聯表示因在籌劃購買資產事項,停牌時股價為12.04元。隨后重組意向揭露,晶澳太陽能擬借殼天業通聯登陸A股。
停牌4個月后,去年11月5日天業通聯復牌,隨即迎來三連板。但11月8日股價出現天地板大逆轉,當日天業通聯早間開盤站上17.62元的歷史高位后,隨即掉頭向下,股價閃崩跌停直到收盤。11月8日全日成交額急速放大至6.95億元,振幅達19.98%。
天業通聯11月8日龍虎榜顯示,天地板背后上演游資對倒、機構出逃的戲碼。賣出前五家席位均為營業部,合計減持2.15億元,占當天總成交的31%。
從去年11月8日至今,天業通聯股價累計下跌41.51%。股權質押方面,今年1月11日披露顯示,天業通聯控股股東華建盈富在補充質押后,累計質押891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22.94%,占其所持公司股份63.04%。
去年光伏行業業績承壓
2018年可謂是光伏遭遇“寒冬”的一年。受“531新政”影響,整個光伏行業出現劇震。
數據顯示,目前已有25家光伏行業上市公司披露2018年年度業績預告,其中15家企業(含光伏制造企業、EPC電站投資企業等)在凈利潤方面出現同比下降。協鑫集成(002506)、猛獅科技(002684)和首航節能(002665)降幅較大,預計分別同比下降幅度最高達1777%、944%和803%。
協鑫集成預計2018年全年凈利潤為-4億元到5000萬元,同比變動-1776.93%到109.62%。公司表示,壞賬準備是現階段影響公司業績的核心因素,國內光伏行業普遍賬期較長,受近期宏觀經濟形勢及國家光伏“531”政策的影響,客戶回款難度增加。但最終客戶有效回款及訴訟抵賬執行情況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存在商譽金額約4.75億元,由于目前是否發生減值尚存在不確定性,無法確定減值金額及比例。
進入2019年,光伏行業終于迎來政策紅利。今年1月9日,發改委與能源局正式發布了“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的有關工作通知”。通知鼓勵各地開展平價及低價新能源電站項目,并出臺了十二條具體扶持意見。
上海證券表示,光伏平價上網政策給予行業不限規模、不占用補貼指標等多項具體支持政策;疊加海外需求超預期,2019年海外需求有望達80GW,行業需求持續向好。
華創證券認為,受制于補貼資金的掣肘,2018年國內新能源政策出現一些反復,從而導致了新能源發展節奏出現擾動。隨著政策端逐步糾偏,預計未來2-3年國內將呈現補貼項目與平價項目并舉,平價項目逐步取代補貼項目成為國內新能源發電裝機的主流裝機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