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光伏會議如果不加上儲能的話,基本上就沒人來了。”7月初,在上海召開的2018中國國際光儲充大會上,一位光伏業內人士對記者感慨的說道。雖然2017年國內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的功率規模尚不及光伏新增規模的0.2%,但是現階段儲能卻熱度更高。
同樣是在7月初,發改委下發《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其中提出要擴大高峰、低谷電價價差和浮動幅度,這一政策又撩撥起儲能行業的一陣熱潮。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俞振華對《能源》記者說:“2018年初,很多儲能企業認為國家電價可能還會下降,擔心會不會影響波峰波谷的電價差,使嚴重依賴電價差的用戶側儲能商業模式面臨政策和市場風險。此次文件的出臺消除了儲能企業部分的顧慮,但最終的影響有多大還要看具體的落地細則。”
一方面,隨著儲能應用案例的不斷增多,商業模式漸漸成熟,在沒有政策補貼激勵的情況下,儲能正在沿著市場化的方向摸索前行。另一方面,雖然儲能的熱度在不斷增加,但是大多數人的觀點是儲能現在仍然處于萌芽時期,儲能產能產業處于初級階段,政策、技術都不明確。
一言以蔽之,儲能在升溫,但是火候還不到。
熱點在哪里?
目前,儲能大都集中在一些細分領域,比如用電側儲能,大都集中在峰谷價差較高的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地區。但是由于用電側峰谷價差帶來的收益回報不是特別理想,所以目前主要是部分技術廠商采取投資加運營的模式,對投資要求不高,又可以自己運營,將一些風險消化在整個體系中。但是從市場價值鏈來看,如果不是在廠商的新體系之內,這種模式的用戶推動力并不足。
俞振華表示:“事實上,儲能的需求一直存在,而且隨著電力電網中新能源的比例越來越高,電動汽車也越來越多,需求開始慢慢強烈起來,像江蘇、河南以及西北的省份都有類似需求。然而雖然有儲能需求,但是缺乏付費買單機制,依靠傳統的電力電網去買單,相對來說產業還不夠成熟。”
在政策方面,不僅僅是上述關于高峰、低谷價差的文件,近幾年來,國家和部分地方省份均發布了一批促進儲能發展的政策。在國家層面,有《關于促進我國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電儲能參與“三北”地區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和《完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工作方案》等一批文件。
在地方,山西省能監辦下發了《關于鼓勵電儲能參與山西省調峰調頻輔助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山西省成為儲能企業項目實戰最為密集的省份。
此外,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下發了《關于組織開展廣東調頻輔助服務市場模擬運行的通知》,現廣東省調頻輔助服務市場已經開始模擬運行。
怎樣加火?
光伏、電動汽車有非常明確的補貼政策,因此會形成一個非常有力的推動和刺激,產業發展會非常快。儲能方面,目前復制光伏的補貼路線前景十分不明朗,最有可能的還是通過市場價格機制推動產業發展。
俞振華認為:“實際上儲能與電改是相互關注的,儲能關注的是電改中電力服務的市場機制和定價,包括現貨交易的輔助服務,甚至光伏新能源上網的機制等等,這些都是未來推動儲能進一步發展的動力。但是電改希望儲能技術能夠先去試點。也就是說市場政策機制什么時候出臺,儲能什么時候就會真正開始爆發。”
技術方面,國內與國外的區別主要在于研發的技術體系上,國外比如日本、美國等國家,并不追逐熱點,技術研究可能也會存在一些判斷失誤,但是判斷失誤之后仍會回歸到理性,持續的研究和積累能夠保證研發的可持續性。
國內的技術研發能力在不斷增強,特別最近十年,技術研發并不遜色于國外,但是比較危險的是我們的集中力量辦大事,未來如果出現技術路線的風險,問題就會比較嚴重。
同樣是在7月初,發改委下發《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其中提出要擴大高峰、低谷電價價差和浮動幅度,這一政策又撩撥起儲能行業的一陣熱潮。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俞振華對《能源》記者說:“2018年初,很多儲能企業認為國家電價可能還會下降,擔心會不會影響波峰波谷的電價差,使嚴重依賴電價差的用戶側儲能商業模式面臨政策和市場風險。此次文件的出臺消除了儲能企業部分的顧慮,但最終的影響有多大還要看具體的落地細則。”
一方面,隨著儲能應用案例的不斷增多,商業模式漸漸成熟,在沒有政策補貼激勵的情況下,儲能正在沿著市場化的方向摸索前行。另一方面,雖然儲能的熱度在不斷增加,但是大多數人的觀點是儲能現在仍然處于萌芽時期,儲能產能產業處于初級階段,政策、技術都不明確。
一言以蔽之,儲能在升溫,但是火候還不到。
熱點在哪里?
目前,儲能大都集中在一些細分領域,比如用電側儲能,大都集中在峰谷價差較高的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地區。但是由于用電側峰谷價差帶來的收益回報不是特別理想,所以目前主要是部分技術廠商采取投資加運營的模式,對投資要求不高,又可以自己運營,將一些風險消化在整個體系中。但是從市場價值鏈來看,如果不是在廠商的新體系之內,這種模式的用戶推動力并不足。
俞振華表示:“事實上,儲能的需求一直存在,而且隨著電力電網中新能源的比例越來越高,電動汽車也越來越多,需求開始慢慢強烈起來,像江蘇、河南以及西北的省份都有類似需求。然而雖然有儲能需求,但是缺乏付費買單機制,依靠傳統的電力電網去買單,相對來說產業還不夠成熟。”
在政策方面,不僅僅是上述關于高峰、低谷價差的文件,近幾年來,國家和部分地方省份均發布了一批促進儲能發展的政策。在國家層面,有《關于促進我國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電儲能參與“三北”地區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和《完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工作方案》等一批文件。
在地方,山西省能監辦下發了《關于鼓勵電儲能參與山西省調峰調頻輔助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山西省成為儲能企業項目實戰最為密集的省份。
此外,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下發了《關于組織開展廣東調頻輔助服務市場模擬運行的通知》,現廣東省調頻輔助服務市場已經開始模擬運行。
怎樣加火?
光伏、電動汽車有非常明確的補貼政策,因此會形成一個非常有力的推動和刺激,產業發展會非常快。儲能方面,目前復制光伏的補貼路線前景十分不明朗,最有可能的還是通過市場價格機制推動產業發展。
俞振華認為:“實際上儲能與電改是相互關注的,儲能關注的是電改中電力服務的市場機制和定價,包括現貨交易的輔助服務,甚至光伏新能源上網的機制等等,這些都是未來推動儲能進一步發展的動力。但是電改希望儲能技術能夠先去試點。也就是說市場政策機制什么時候出臺,儲能什么時候就會真正開始爆發。”
技術方面,國內與國外的區別主要在于研發的技術體系上,國外比如日本、美國等國家,并不追逐熱點,技術研究可能也會存在一些判斷失誤,但是判斷失誤之后仍會回歸到理性,持續的研究和積累能夠保證研發的可持續性。
國內的技術研發能力在不斷增強,特別最近十年,技術研發并不遜色于國外,但是比較危險的是我們的集中力量辦大事,未來如果出現技術路線的風險,問題就會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