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三五’這幾年(2015—2019年),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發生了大變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韓文科在11月20日舉辦的“十四五”能源電力轉型發展論壇暨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2020年度研究成果發布會上說。
他列出了一組數據,2015年,我國煤炭消費比重為63.7%,2019年為57.6%,下降了6.1%。“十三五”之前,我國能源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主要以煤為主,占比在65%以上。
我國能源加快向綠色低碳轉型。會上發布的《中國能源供需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供需報告》)指出,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提前達到“十三五”規劃目標。預計2020-2021年,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進一步提升。
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發電占比持續上升,其大規模接入會給電力市場化交易帶來新的挑戰。《中國電力市場化改革報告(2020年)》(下稱《市場化報告》)指出,為解決其不穩定性問題,需要引入更多靈活性電源。而這需要在電力市場中建立相應的機制來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會議同期,南網能源院還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電力發展報告(2020年)》、《中國電力行業投資發展報告(2020年)》等八份電力行業年度系列研究報告。
單位能耗下降速度減緩
《供需報告》根據2019年能源發展現狀和2020年指標預測情況,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展目標完成情況進行了評估。
評估結果顯示,能源消費總量和煤炭消費預計可以達標,電力消費超過預期。能源供給、能源安全預計可以達標。2019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48.6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3.3%),比上限目標50億噸標準煤低1.4億噸標準煤,預計2020年消費總量可以達標。
能源供給方面,2019年,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40.8%,超過預期目標1.8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30.4%,與31%的目標值相差0.6個百分點,預計2020年可以達標。
能源消費結構方面,煤炭和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前達標,天然氣消費占比達標壓力較大。天然氣消費總量增長較為緩慢,2019年天然氣消費占比8.2%,較2015年提高2.3個百分點,但距離10%的目標還有1.8個百分點。
能源效率達標有一定的壓力。2019年國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2.5%。根據2019年下降速率測算,2020年國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預計較2015年下降14.8個百分點,與15%目標相差0.2個百分點。近年來單位產值能耗下降速度逐漸減慢,預計“十三五”能源效率達標承壓。
《供需報告》建議,“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需要關注能源供給、能源消費、能源技術、能源體制和價格機制四方面的問題。能源體制和價格機制方面,建設統一開放、層次分明、功能齊全、競爭有序的現代能源市場交易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預計2025年海上風電可平價上網
在韓文科看來,我國“十四五”能源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堅持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電力系統將成為我國現代能源系統的核心。我國電力系統的發展方向是更加綠色、智能、高效和更有韌性。
根據《中國電力行業投資發展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投資報告》),2019年電源投資結構中,風電投資額(11171億元)占比躍升第一,達到40%;其次為水電(814億元),達到28%;火電投資額(630億元)占比從占絕對性的主導地位連續4年大幅下滑,2019年跌至歷史最低,為21%;光伏投資(189億元)連續第二年降低,占比6%。
從電源新增裝機規模結構及發展來看,火電新增裝機容量近4年來持續下降,但截至2019年,在各類電源中火電新增裝機容量占比仍舊第一,為40%;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連續2年持續下降,風電新增裝機連續2年持續增長,光伏、風電新增容量裝機占比分別為26%、25%;水電和核電新增裝機容量相對穩定,新增容量占比均為4%。
考慮到國補退出、陸上風電紅色預警解除、風電增值稅和所得稅政策環境總體平穩向好,《投資報告》預計2020年和2021年風電在當前較高水平的投資強度下仍將有一定幅度的增長,2022年風電投資會有明顯下降。海上風電方面,國補退出之后,大的發展趨勢并不會發生轉變。國補退出會加速海上風電平價上網進程,預計在2025年可以實現平價上網。
2019年,水電投資額僅次于風電。《投資報告》預計,未來常規水電的開發速度將持續放緩。但隨著風電、光伏在能源供應體系中地位愈發上升,由抽水蓄能應對電力電力負荷變化將是最為安全有效的調峰手段,抽水蓄能電站投資有較大增長空間。
南網能源院有關人士在報告發布會上指出,近幾年是水電投資的一個小高峰,2027年以后將快速跌落。
火電方面,2019年其盈利情況略有好轉,但仍然處境艱難。《投資報告》指出,未來三年,在環保要求不斷提升的大環境下,煤電投資強度將延續當前持續走低的發展態勢。
隨著煤電和大型水電裝機容量增速減緩,核電作為清潔穩定高效的能源形勢,將越來越多承擔基荷作用,投資有較大發展空間。2019年,核電投資金額為335億元。
光伏方面,《投資報告》指出,2020年是我國光伏電站和工商業分布光伏享受國補的最后一年,分布式光伏也有可能是最后一年,會迎來享受補貼鎖定較高電價的搶裝潮。未來三年,光伏發電投資在出現較大波動后企穩。
支撐新能源消納的相關機制尚缺
2019年,全國包含水電在內的全部可再生能源電力實際消納量為19938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27.5%。構建清潔能源市場化交易是各省區促進清潔能源發展的重點舉措。各省區基于自身資源稟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清潔能源市場化交易機制。如四川、蒙西、寧夏開展了“清潔能源+火電”的配額打捆外送交易,云南、甘肅、蒙西、青海等開展了“水火置換”的發電權交易。四川、蒙西、寧夏、云南還采用掛牌交易的方式組織清潔能源市場化交易。
《市場化報告》指出,能源轉型發展背景下,進入電力市場的清潔能源規模不斷擴大,為解決其不穩定性問題,勢必需要引入更多靈活性電源,借助其調節功能保障電力市場的安全穩定;與此同時,傳統能源尤其是煤電的市場空間將受到擠壓,逐步轉向主力電源與調節電源的雙重定位。
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不斷調整風電、光伏發電價格機制,減少補貼,推動新能源參與市場競價。該報告預計,新能源發電指導價將繼續下行,價格水平已逐步具備與傳統能源競爭的能力,但為支撐新能源并網的輔助服務、儲能等成本尚未形成合理的分攤機制,相關價格機制或許將成為未來新能源發展政策的重要突破口。
南網能源院能源戰略與政策研究所所長陳政在報告發布會上指出,當前清潔能源市場化存在與傳統能源系統協同運行難、低邊際成本沖擊、基金補貼缺口問題等。建議通過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等充分發揮調節資源價值,建立相應調節容量補償機制;探索建立容量市場、政府授權合同等新增電源投資激勵機制,保障電力中長期供應安全;逐步完善碳排放權、排污權、綠證等市場建設,構建環境成本市場發現機制,推動外部成本內部化。
他列出了一組數據,2015年,我國煤炭消費比重為63.7%,2019年為57.6%,下降了6.1%。“十三五”之前,我國能源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主要以煤為主,占比在65%以上。
我國能源加快向綠色低碳轉型。會上發布的《中國能源供需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供需報告》)指出,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提前達到“十三五”規劃目標。預計2020-2021年,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進一步提升。
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發電占比持續上升,其大規模接入會給電力市場化交易帶來新的挑戰。《中國電力市場化改革報告(2020年)》(下稱《市場化報告》)指出,為解決其不穩定性問題,需要引入更多靈活性電源。而這需要在電力市場中建立相應的機制來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會議同期,南網能源院還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電力發展報告(2020年)》、《中國電力行業投資發展報告(2020年)》等八份電力行業年度系列研究報告。
單位能耗下降速度減緩
《供需報告》根據2019年能源發展現狀和2020年指標預測情況,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展目標完成情況進行了評估。
評估結果顯示,能源消費總量和煤炭消費預計可以達標,電力消費超過預期。能源供給、能源安全預計可以達標。2019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48.6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3.3%),比上限目標50億噸標準煤低1.4億噸標準煤,預計2020年消費總量可以達標。
能源供給方面,2019年,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40.8%,超過預期目標1.8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30.4%,與31%的目標值相差0.6個百分點,預計2020年可以達標。
能源消費結構方面,煤炭和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前達標,天然氣消費占比達標壓力較大。天然氣消費總量增長較為緩慢,2019年天然氣消費占比8.2%,較2015年提高2.3個百分點,但距離10%的目標還有1.8個百分點。
能源效率達標有一定的壓力。2019年國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2.5%。根據2019年下降速率測算,2020年國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預計較2015年下降14.8個百分點,與15%目標相差0.2個百分點。近年來單位產值能耗下降速度逐漸減慢,預計“十三五”能源效率達標承壓。
《供需報告》建議,“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需要關注能源供給、能源消費、能源技術、能源體制和價格機制四方面的問題。能源體制和價格機制方面,建設統一開放、層次分明、功能齊全、競爭有序的現代能源市場交易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預計2025年海上風電可平價上網
在韓文科看來,我國“十四五”能源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堅持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電力系統將成為我國現代能源系統的核心。我國電力系統的發展方向是更加綠色、智能、高效和更有韌性。
根據《中國電力行業投資發展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投資報告》),2019年電源投資結構中,風電投資額(11171億元)占比躍升第一,達到40%;其次為水電(814億元),達到28%;火電投資額(630億元)占比從占絕對性的主導地位連續4年大幅下滑,2019年跌至歷史最低,為21%;光伏投資(189億元)連續第二年降低,占比6%。
從電源新增裝機規模結構及發展來看,火電新增裝機容量近4年來持續下降,但截至2019年,在各類電源中火電新增裝機容量占比仍舊第一,為40%;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連續2年持續下降,風電新增裝機連續2年持續增長,光伏、風電新增容量裝機占比分別為26%、25%;水電和核電新增裝機容量相對穩定,新增容量占比均為4%。
考慮到國補退出、陸上風電紅色預警解除、風電增值稅和所得稅政策環境總體平穩向好,《投資報告》預計2020年和2021年風電在當前較高水平的投資強度下仍將有一定幅度的增長,2022年風電投資會有明顯下降。海上風電方面,國補退出之后,大的發展趨勢并不會發生轉變。國補退出會加速海上風電平價上網進程,預計在2025年可以實現平價上網。
2019年,水電投資額僅次于風電。《投資報告》預計,未來常規水電的開發速度將持續放緩。但隨著風電、光伏在能源供應體系中地位愈發上升,由抽水蓄能應對電力電力負荷變化將是最為安全有效的調峰手段,抽水蓄能電站投資有較大增長空間。
南網能源院有關人士在報告發布會上指出,近幾年是水電投資的一個小高峰,2027年以后將快速跌落。
火電方面,2019年其盈利情況略有好轉,但仍然處境艱難。《投資報告》指出,未來三年,在環保要求不斷提升的大環境下,煤電投資強度將延續當前持續走低的發展態勢。
隨著煤電和大型水電裝機容量增速減緩,核電作為清潔穩定高效的能源形勢,將越來越多承擔基荷作用,投資有較大發展空間。2019年,核電投資金額為335億元。
光伏方面,《投資報告》指出,2020年是我國光伏電站和工商業分布光伏享受國補的最后一年,分布式光伏也有可能是最后一年,會迎來享受補貼鎖定較高電價的搶裝潮。未來三年,光伏發電投資在出現較大波動后企穩。
支撐新能源消納的相關機制尚缺
2019年,全國包含水電在內的全部可再生能源電力實際消納量為19938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27.5%。構建清潔能源市場化交易是各省區促進清潔能源發展的重點舉措。各省區基于自身資源稟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清潔能源市場化交易機制。如四川、蒙西、寧夏開展了“清潔能源+火電”的配額打捆外送交易,云南、甘肅、蒙西、青海等開展了“水火置換”的發電權交易。四川、蒙西、寧夏、云南還采用掛牌交易的方式組織清潔能源市場化交易。
《市場化報告》指出,能源轉型發展背景下,進入電力市場的清潔能源規模不斷擴大,為解決其不穩定性問題,勢必需要引入更多靈活性電源,借助其調節功能保障電力市場的安全穩定;與此同時,傳統能源尤其是煤電的市場空間將受到擠壓,逐步轉向主力電源與調節電源的雙重定位。
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不斷調整風電、光伏發電價格機制,減少補貼,推動新能源參與市場競價。該報告預計,新能源發電指導價將繼續下行,價格水平已逐步具備與傳統能源競爭的能力,但為支撐新能源并網的輔助服務、儲能等成本尚未形成合理的分攤機制,相關價格機制或許將成為未來新能源發展政策的重要突破口。
南網能源院能源戰略與政策研究所所長陳政在報告發布會上指出,當前清潔能源市場化存在與傳統能源系統協同運行難、低邊際成本沖擊、基金補貼缺口問題等。建議通過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等充分發揮調節資源價值,建立相應調節容量補償機制;探索建立容量市場、政府授權合同等新增電源投資激勵機制,保障電力中長期供應安全;逐步完善碳排放權、排污權、綠證等市場建設,構建環境成本市場發現機制,推動外部成本內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