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年底,上海市擁有新能源汽車102725輛,超過倫敦,成為世界上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最高的城市。
上海的實踐是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一個縮影。在日前舉行的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CEM8)和第二屆創新使命部長級會議(MI-2)上,來自世界各國的政府代表、企業家和能源專家齊聚一堂,探討清潔能源的發展議題,我國近年來在普及交通電動化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成為會議關注的一大焦點。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和保有量均占世界一半
“2016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之年。”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給出了一連串令人振奮的數字,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了50萬輛,保有量超過了100萬輛,這兩者在全球的占比都達到了50%。
萬鋼介紹,在整車技術方面,我國純電動主流汽車的續航里程達到了250公里以上,插電式的混合動力保證了具有50公里以上的純電動零排放的續駛里程。“盡管在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中,國家給予了財政補貼,但是補貼之后的成本和銷售價格也在不斷下降,一體化、電動化的底盤,輕量化、智能化的技術都得到了逐步應用。”
此外,在關鍵零部件方面,每隔4年左右,電動汽車電池能量密度就提高了一倍,成本降低約50%。“當前,我國的電動汽車正逐步向理想中的、將來完全能夠具有市場競爭性的產品發展。”萬鋼說。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歐陽明高認為,從目前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出現了不可逆轉的拐點,產品導入期基本結束,現在已經進入一個成長期。
加速電動汽車產業化尚需破除障礙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廣泛共識和共同行動。2010年,在20國清潔能源部長會議上,中美兩國共同提出了電動汽車倡議(EVI),而在本次會議上,我國宣布牽頭加入EV30@30挑戰行動,主要目標是到2030年新增汽車銷售量中30%為電動汽車,旨在加速全球電動汽車的發展。
歐陽明高認為,要想達到這一目標,當下的新能源汽車推廣尚需努力。他指出,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入成長期,相應的鼓勵政策也從前端購置補貼逐漸向后端使用過渡。“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實現了爆發式增長。而從去年開始,電動汽車的發展已逐步趨于理性。”
國際能源署可持續發展、技術與展望部主任卡梅爾·本·納瑟爾指出,2015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速約為70%,而2016年的這一數值為40%左右。“不同國家的趨勢各有不同,但增速放緩的跡象應予以關注。”
對此,萬鋼認為,在應對大氣污染、氣候變化、能源革命等帶來的全球性挑戰方面,發展新能源汽車無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新能源汽車在推廣中也面臨著一些需要克服的障礙,比如基礎設施、成本挑戰,甚至包括觀念和文化上的轉變,“其中解決體制機制方面的問題更為重要”。
示范帶動推廣將迎來高速成長期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長期不可動搖的目標。”萬鋼表示,為了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目前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已明確目標規劃,可克服未來所預見的制度性障礙,其中示范帶動推廣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2010年電動汽車倡議框架下,2011年,上海被確定為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城市,嘉定區為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區。6年來,嘉定區已實現了1萬輛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同時,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的共享新模式也在這一地區順利試點推廣。“上海嘉定的示范試點讓我們看到,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不僅為清潔空氣作出了貢獻,它的租賃共享更為解決大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提供了新思路,這種示范作用十分顯著,可以成為未來電動汽車推廣的一個很好的方向。”萬鋼說。
當下,許多人對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仍心懷疑慮。萬鋼認為,消費者對于續駛里程的擔憂,實際上就是對于充電樁這一基礎設施便利性的擔憂。“充電樁安在哪里,能不能為大家所用,如何解決付費問題等都是未來基礎設施建設中需要解決的。同時,氫燃料汽車也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方向,加氫站建設也將要從現在開始規劃。”
此外,未來我國將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還是燃料電池汽車,也是外界關心的一個話題。“政府規劃時是將兩者放在一起考慮的,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燃料電池汽車都是用電來驅動,同時達到零排放,哪個發展得更好就給予更多支持,將這兩件事一起推動,可為未來交通領域提供更多選擇可能性。”萬鋼說。
對于電動汽車在我國的未來發展,歐陽明高認為,在產品導入期結束之后,當前我國的新能源產業的推廣應用還需要補貼,需要政府“扶上馬”之后再“送一程”,“再經過5年左右時間我們的新能源車產業將會進入高速成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