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企業近年來擴張迅速,但自有技術較少,尚未脫離"中國制造"。
中新社援引第一財經日報9月29日的報道稱,短短幾年時間,數千家中國光伏企業突然崛起,讓中國變為無可爭議的全球第一大光伏生產國。這既是一個奇跡,同時也并不會讓人感到意外。因為,較低廉的人力、土地成本及模仿能力,使得我國在制造業方面難逢對手。服裝、玩具、機械零部件、電子信息等產業上,早就應驗過。
但是,太陽能光環的背后,仍有一個疑問始終不能消退:中國企業真的已經是世界光伏巨頭嗎?到底我們是該產業的利益獲得者,還僅僅是產業鏈里不可或缺的零件?
擴張迅速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趙玉文在9月中旬曾表示,去年全球的光伏組件生產量約為10.7G瓦,而中國占40%以上。最近十年內,光伏產業的產值增長率為年均48.5%,近5年的增幅高達55%。盡管近3年全球遭遇了金融危機,但是光伏行業的增長率依然高達35%,這是其他行業難以比擬的增速。
2009 年,全球十大光伏生產企業中,中國有尚德控股、天威英利和晶澳太陽能等公司入選,分別名列第三、第五和第七位。而今年若按發貨量看,尚德控股和晶澳太陽能的座次可能會繼續上升,德國Q-cells將被擠出前三位。尚德控股也有可能僅次于美國First Solar,成為世界第二大生產企業。
不過,這幾年中國光伏企業所實現的成長,主要集中在大規模、低價格的基礎上。
目前,尚德、晶澳、英利等公司的擴張勢頭仍然不減,三家企業總計在今年將有估計5G瓦的產能全線達產,該數字與2008年全年中國的光伏產量旗鼓相當。
除此之外,常州天合、CSI阿特斯、拓日新能、東方日升、江蘇林洋新能源、寧波太陽能、常州億晶光電、正泰太陽能、交大泰陽等一大批國內企業也有各自的大規模擴產計劃。
華電集團一位內部管理層就表示,如果不是G瓦級別的擴產,很多公司都不好意思對外公布。
自有技術較少
對于剛剛起步的光伏行業而言,規模上的擴張確實很重要,但是如果沒有技術作為支撐,那么中國光伏企業也很可能錯過未來的黃金發展時期,只不過是其他公司的后院加工廠罷了。
事實上,不管是尚德、晶澳、常州天合、CSI阿特斯等一線企業,還是億晶光電、交大泰陽、東方日升等,全線主攻的都是成熟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涉足(CIGS、晶硅及非晶硅、碲化鎘)薄膜電池、光熱類及聚光類電池的企業在我國則鳳毛麟角。
當然,一些技術型企業本身也對于薄膜或者其他新型電池產品的前景存在憂慮,而且市場變數將會對生產企業帶來不可預料的后果。
另外,一些新電池技術本身應用領域也存在局限,因而不管是光伏電站投資商,還是相關行業的人士也裹足不前。
但是,上述問題并不能完全成為中國企業不做技術突破的理由。
尚德的施正榮曾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國際上的不少光伏企業,都在尋求不同的技術創新,但是在國內卻很少見到這樣百花齊放的場面。
比如說,美國Advent Solar公司就在進行全背面的電池技術研發,而Solyndra公司也在實驗于熱水器真空管上做薄膜,現在其產能也達500兆瓦之多。再如NanoSolar公司,同樣也是在做印刷式的薄膜太陽能。
中國的創新型企業并不是沒有,可不管是設備還是技術,都需要從國外購買,再到國內來復制。現在看來,現成的“拿來主義”可能會促使企業的業務發展較快,但是一旦技術保密期過期,加上設備供應出現問題,都會對中國企業帶來很大的打擊。
招商證券研究員汪劉勝表示,很多公司不愿意去做創新的重要原因,還在于目前的光伏出口價格能讓企業有利可圖。但是長期而言,隨著最大光伏市場德國需求的逐漸飽和,美國及意大利、法國等市場難以完全填補德國市場的下滑,光伏電池價格的未來發展空間依然不大。因而,光伏也不可能完全靠規模取勝,只有更高技術、更低成本的產品,才可能幫助實現光伏的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