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2017”上,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修炳林透露,由國家能源局科技司牽頭編制的我國第一部針對儲能的綜合性政策文件———《關于促進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已完成意見征求,目前正在進行修改完善,并爭取盡快發布。展會當天,中國價格協會能源和評審專業委員會會長朱晉平介紹了儲能產業補貼政策第一次征求意見結果。
據悉,2017年3月,國家能源局印發了《指導意見》,首次明確了儲能在我國能源產業中的戰略定位,提出未來10年儲能領域的發展目標并強調了儲能的五大任務。可以說,從最初的蹣跚起步到后期資本的相繼布局,中國儲能產業的發展距離真正爆發仍缺乏“臨門一腳”,而《指導意見》能否促使行業形成突破,值得期待。
“風口期”的儲能產業
修炳林表示,《指導意見》將在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指導技術研發示范、推動商業模式建立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國家能源局還將持續推動配套措施出臺,開展試點示范,完善標準化體系,建立行業信息平臺等相關工作,切實為儲能行業發展提供好支撐,營造好氛圍。”
從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來看,截至2016年底,中國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4.3GW,同比增長4.7%。其中,鋰離子電池的累計裝機規模占比最大,為59%,同比增長78%;熔融鹽儲熱在國內的應用還比較少,去年底僅有在青海投運的10MW熔融鹽儲熱項目,該項目也是全球第三座規模化熔融鹽儲熱塔式光熱電站。
眾所周知,儲能是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發電以及電動汽車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撐環節,隨著我國可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儲能的發展愈發引起各方關注。
據《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光伏發電達到1.05億千瓦,光熱發電達到500萬千瓦,風電達到2.1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6.8億千瓦,發電量1.9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27%。
作為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光伏發電和風電在經歷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因并網消納困難導致的棄風、棄光等問題。而經過十多年的研發和示范應用,大規模儲能建設已成為解決可再生能源并網消納難題的重要手段。
《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17》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4.3GW,同比增長4.7%。2016年,全國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的裝機規模為101.4MW,同比增長299%。從應用分布來看,可再生能源并網仍然是去年國內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應用規模最大的領域,占比55%。《白皮書》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電儲能和熱儲能技術的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44GW,其中電化學儲能技術的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2GW。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超過40多億美元的投資直接投到了儲能領域,主要應用于技術研發或擴大生產,國內也有不少企業從2016年起開始布局儲能市場,推動了儲能產業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征求意見》重申了儲能戰略定位,再次提升其重要性,可以預見未來相應扶持政策會陸續出臺。從儲能發展目標和任務來看,行業依然處于發展示范期,商業化亟待加速。
補貼是國際慣例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研究部人員告訴記者,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相關部門對儲能技術發展以及產業化制定了相關的鼓勵政策,這將會引導儲能相關廠商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國內外電力市場中。而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和完善優化現有電力系統,提高整體能源利用效率,世界主要國家都有支持儲能技術發展的政策措施,大致包括減稅補貼、一次性投資補貼、參與商業化電價競爭、電價補貼等幾方面。
部分專家認為,我國現有的一些產業政策,在推動儲能發展方面,尚未達到深入、切實操作階段,缺乏細化的事實綱要,如可能獲得的補貼、優惠政策、核算等相關措施或實施辦法。
同樣從此次征求意見的企業反饋結果來看,不同性質企業的訴求側重點并不一致,比如有的希望獎勵相應電力需求側調度的儲能,按照相應時間24小時、4小時和30分鐘分別給予150元/千瓦、200元/千瓦、300元/千瓦的獎勵;有的希望政策鼓勵儲能與電動車充電站建設結合,與充電站結合的儲能系統除享受火電上網補貼外,還應享受電網過網費補貼0.1元/kWh;還有的要求按照電池容量的大小給予建設成本一定比例的補貼……
朱晉平表示,從反饋結果來看,各企業對儲能補貼的爭論重點主要在補貼方式上。他希望各家企業能夠多提出建議,在年內的第三次儲能補貼政策征求意見會議上進行充分討論,形成有效的綜合反饋意見,推動儲能行業發展。
記者發現,國內成立儲能企業主要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國內儲能企業攜手國際領先的電池企業成立專業化儲能企業,實現技術和市場優勢的互補,大力開拓國內儲能業務。二是傳統光伏企業借助在光伏系統開發建設和市場渠道方面的優勢,適應市場需求,成立專業化儲能企業,開辟光儲業務。三是電池企業以成立分公司或參股等形式布局專業化儲能系統解決方案業務,在擴張電池產能的同時謀求電動汽車以外的業務突破。
比如引發大眾關注的2016年12月,包括董明珠、萬達集團等在內的5家企業、個人共同增資30億元,介入珠海銀隆事件。銀隆所掌握的鈦酸鋰技術,體現了行業外企業對快速進入儲能領域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期待。
一個現實的問題是,現階段儲能建設成本過高,經濟回報性差成為限制新型化學儲能進一步發展推廣的重要因素。毋庸置疑,經濟型是新型儲能技術進一步發展應用的制約因素。對于國內儲能行業而言,市場需求乏力,限制了裝備制造業工藝改進和技術革新,而原產品的原地踏步導致投資成本居高不下,與低回報一同構成了投資者難以跨越的鴻溝,而融資難、融資貴的境況反過來也凍結市場快速發展。
目前業界的普遍觀點是,儲能技術的持續不斷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國家持續、清晰的發展戰略,儲能的發展與新能源的發展密切相關。中國儲能產業和市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能源政策支持、電改配套措施落地、可再生能源裝機及發電比例增加、儲能技術成本下降以及可持續商業模式建立等因素的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