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心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取得長足發展進步,但仍難以滿足新能源汽車推廣普及需求,尤其在基礎關鍵材料,系統集成技術、制造裝備和工藝等方面還存在欠缺。” 6月21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在“第十八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鋰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上表示。
據21世紀經濟報道6月21日消息,今年的1-5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達到12.9萬輛,同比增長14%,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9.6萬輛,同比增長66%。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1.7萬輛,連續兩年產銷量居世界第一,累計推廣超過10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的50%以上。
據瞿國春介紹,新能源乘用車企業有三家進入全球銷量前十,新能源客車技術水平世界領先已經銷往全球30多個國家和100多個城市。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池材料等領域出現了若干全球知名的供應商。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累計建成公共充電樁17.1萬個,較去年同期增長1.2倍,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建成規模化充電服務的網絡。
其中,動力電池產業化發展水平取得重要進展。到2016年底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已經達到220瓦時每公斤,價格低到1.5元每瓦時,較2002年能量密度提高1.7倍,價格下降60%,建成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中原四大電池產業的集聚區,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國。自主裝備從無到有,不少電池企業裝備國產化水平超過70%,有的達到90%以上。
今年2月,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促進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將進一步加大力度完善協同創新體系,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產業體系。
一是加大動力電池關鍵技術攻關,搭建協同攻關、開放共享的動力電池共享平臺,支持引入優質資源,加快推動動力電池創新中心的建設。實施動力電池提升工程,鼓勵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協同上下游優勢資源,集中力量突破材料、零部件電池單體系統關鍵技術,不斷提高產品性能,加快實現高水平產品裝車應用,推動流電池、金屬電池、固態電池等新體系電池研發工程化開發。
二是推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促進動力電池與材料零部件、裝備、整車等產業協同發展,推動自主可控協調高效適應發展目標的產業鏈體系建設;鼓勵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與裝備生產企業強強聯合,加強關鍵環節制造設備的協同攻關;促進智能化制造成套裝備產業化,有效滿足動力電池生產制造等需求。
三是要加快標準體系以及測試評價能力的建設。完善新能源汽車標準化路線圖,加強動力電池產品性能、壽命、安全性、可靠性等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鼓勵企業創意更高要求的標準體系;加強測試技術及評價方法的研究,加快制定行業通用的測試評價規程,完善企業自主檢測、公共服務檢測、國家認證檢測相結合的評價體系。
四是提升產品質量和安全監管水平。加強產品質量和安全監督的檢查,促進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加強技術和管理創新;健全產品生產規范和質量保證體系;完善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建立產品安全預警制度和安全隱患的定期排查機制,加強安全事故的防范。
“動力電池的發展離不開電池材料的持續健康發展。青海省在礦產資源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現在已探明的鋰資源儲量占全國的80%以上,鋰電產業所需上游資源如鎳、鈷、錳等礦產資源也較為豐富,鋰、鎳、鈷資源產量是全國首位。” 瞿國春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