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個月,有10家企業表示將會投資擴產鋰電隔膜項目,其中9家企業的擴產規模均在千萬平方米以上。對于電池隔膜產能的急速擴張,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朱文瑋認為,國內隔膜行業可能進入全面虧損狀態,明年底前行業會大洗牌,市場將呈現強者恒強、弱者出局的趨勢。而研發新型生產技術,提升產品性能將引領電池隔膜企業突出重圍。
產能躍進致價格跳水
近年來,我國電動汽車的飛速發展帶動了鋰電隔膜產業的高速增長。據了解,2016年國產隔膜的產量達到1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70.21%。而去年以來,新的投資項目仍在源源不斷上馬。根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調查,2016年已經公開的新線投資超過90條,新增產能超過30億平方米。全國還有20余家企業有意進入鋰電池隔膜行業,到2018年底預計全國鋰電池隔膜總產能將突破60億平方米。
產能的迅速擴張使隔膜價格一路下滑。2013年濕法隔膜平均價格在6.2元/平方米,2016年10月份約4元/平方米,3年間降幅接近50%;干法隔膜2016年10月份的價格約2~3元,較3年前有明顯下滑。除價格下跌外,隔膜行業賬期也不斷延長。由于近年來資金向實體經濟外轉移,致使“三角債”“收賬難”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絕大多數的隔膜廠商。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理事長趙金生表示,鋰動力電池存在的盲目投資、一味求大求全現象,導致部分領域總產能與市場需求失衡,這往往又會向電池材料企業發出誤導信號,引發全產業鏈的產能過剩。缺技術、少品牌、短資金企業將被淘汰出局,尤其是中小企業境地不容樂觀。
技術壁壘難以突破
對于我國電池隔膜企業來說,產品開發與市場營銷還是個短板。國外隔膜企業技術人員了解下游需求,因此在產品開發和營銷上有優勢。同時,國外公司資產規模龐大,也有足夠的財力支持產品技術開發。與之相比,國內隔膜企業則以塑料薄膜加工企業轉型為主力,對電池產品了解不多,這直接影響了產品的開發與應用。
當前,我國電池隔膜原料基本靠進口,成本占比高。隔膜的直接原料主要為高相對分子質量聚乙烯、聚丙烯等。原料指標對隔膜性能影響大,聚烯烴專用樹脂質量特性直接影響隔膜的成膜性、安全性、適用性,但國內始終缺乏穩定的隔膜專用料供應來源。滄州明珠隔膜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于中彬表示,目前國產隔膜原料在灰分、氧化誘導期等指標上與進口料仍有差距。
不僅如此,隔膜行業的技術門檻還很高。事實上,看似普通的隔膜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隔膜涉及無機材料、無機纖維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纖維等多種新型材料。“同時,隔膜廠家采用的進口生產線,在設備采購、產線裝備和調試方面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設備調試和客戶認證評定的過程也較長,整個投入周期長達3~5年。”于中彬表示。
提升性能是主攻方向
雖然目前鋰離子電池隔膜的產品質量已經有了明顯提升,但汽車用鋰電池已經對隔膜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如更高的透過性、更好的耐熱性、優秀的力學性能等。因此,業內專家表示,電池隔膜企業今后要進一步提高現有隔膜實驗產品的各項性能,動力電池隔膜的親水機理和生產工藝將是研究重點。
中國塑協電池隔膜專委會籌委會秘書長、中國塑協電池隔膜專委會籌委會秘書長孫冬泉認為,提高隔膜品質有三個課題要解決:高氣孔率、薄膜化和生產效率。國產隔膜市場會向高氣孔率、薄膜化的高端隔膜產品方向發展,而產量直接影響產品的成本及供貨能力,這也是企業的競爭力所在。
他提到,在改進隔膜性能方面目前有三種思路:一是在PP膜和PE膜的基礎上增加功能性涂層,以滿足對高溫特性等的特殊需求。功能性涂層不但可以改善隔膜的耐熱性能,還可以解決隔膜的親電解液性能;二是無機或有機材料共混PE、PP膜。將PE和耐熱的無機粒子或PP進行混合制備電池隔膜,這樣能夠結合各種材料的優點。三是徹底改變基體材料,如采用聚酰亞胺等材料代替傳統的PP和PE材料。聚酰亞胺成本較高,但可以考慮聚酰亞胺和PE的結合使用,也可以考慮其他類型的聚合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