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秋田大學工學資源學研究科材料工學專業的搦內裕研究小組開發出了將紫外線(UV)轉換成可視光、對可視光呈透明狀態的有機材料。該材料在2010年9月29日~10月1日于東京有樂町東京國際論壇舉行的“Innovation Japan 2010”上做了公開展示。開發該材料的目的在于使目前太陽能電池未能有效利用的紫外線能夠用于光電轉換,由此來提高轉換效率。
該材料為通過對氨基酸之一的精氨酸和色素之一的香豆素進行合成,并溶解在三氯化鋁(AlCl3)水溶液中形成的。對大部分可視光為無色透明形狀,在吸收紫外線后,會以可視光形態發光。吸收波長為320nm以下的UV-B后,會轉換成波長在363nm附近的UV-A。并且還會將這一光線轉換成波長為475nm的藍色光。雖然轉換效率未直接進行測定,但“激勵光譜與吸收光譜的峰值相一致,表明轉換效率較高”(搦內)。
將該材料涂布在非結晶Si型薄膜太陽能電池上時,“轉換效率比原來的數值提高了9%”(搦內)。搦內還表示“用在轉換效率為20%的太陽能電池上的話,有望實現22%的效率”。
據搦內介紹,該材料在大部分可視光波長下具有非常高的光透射率,而且耐久性也很出色。“分子結構非常穩定。制造時還要使用1000kPa高壓加高溫的工藝,可以說是不容易破壞的材料。雖然制成器件后的耐久性的試驗才剛剛開始,但材料在照射1年的UV后也未發生變化”(搦內)。
在太陽能電池以外的用途方面,通過涂布在窗戶上可遮擋紫外線。但這時由紫外線轉換的光會使玻璃發出淡藍色的可視光。不過,“通過減薄涂布膜,可使發光變得不明顯”(搦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