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利集團創新實施的全國首個包縣脫貧貧困村“光伏扶貧農場”項目,在靈璧縣葉廟村并網發電。
據了解,該項目地面占地面積41.6畝,裝機容量1.5兆瓦;水面面積45畝,裝機容量2兆瓦,每年可為周邊7個貧困村,每村帶來“光伏扶貧”凈收益約30萬元。同時,光伏扶貧農場的休閑農業、特色種植和水面養殖,可達1萬元以上的畝均年收益。這一新的扶貧模式,可為貧困村創造20年穩定可靠的“光伏+農業”收益。
經了解,目前全球光伏發電項目普遍都是批準在非農田上建設,主要原因是傳統光伏電站下面無法種植糧食類大田作物。而中利集團創新的“光伏扶貧農場”示范技術破解了這一難題。該項目采取“智能光伏+科技大農業”模式下,通過科學合理地將光伏組件抬到4米以上高度,光伏支架樁距達到10米跨度,采用全新一代“農光互補”單板組件安裝、傾斜度等創新技術,既滿足了農業機械化耕種,又滿足了光伏下面果蔬、小麥等“大農業”的太陽光照條件,實現“光伏+農業”的收益扶貧。目前,村級“光伏扶貧農場”創新模式得到國務院扶貧辦的重視,要求中利集團在產業組團、包縣脫貧項目上加快復制推廣。
另悉,靈璧縣共有73個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村,中利集團計劃為每個貧困村建設“0.5MW光伏+農業”脫貧項目,共建設36.5MW村級光伏電站,總投資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