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快速退坡趨勢下,整車企業要求動力電池企業大幅降價。今年以來,主流動力電池企業產品價格相比于去年普遍下降20%-30%。
動力電池企業加強成本管控,與之息息相關的電池材料、制造設備、電池結構件、BMS等細分領域深受影響。一方面,企業產品毛利率下跌,整體盈利能力下降;另一方面,行業價格競爭引發一定程度的“混亂”,同時賬期拉長導致資金鏈面臨行業性風險。
動力電池企業快速“降本”
10月26日,國軒高科發布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稱,今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37.55億元,同比增長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0億元,同比下降13.27%。
國軒高科表示,公司上半年度進行了大范圍產線改造與工藝升級,對產能與銷售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雖然公司在新客戶開拓與新產品開發方面取得明顯進步,但隨著2017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價格普遍下降,導致公司動力電池產品毛利率下降明顯,從而影響整體盈利水平。
10月20日,中航鋰電母公司成飛集成在路演推介會上透露,今年電池產品價格下降幅度超過20%甚至更高一些。
無獨有偶,就在上個月,比克一位負責人在一次公開會議上透露,公司產品價格相比于去年下降30%;天能集團副總裁周建中在與中央電視臺就如何降低動力電池價格時表示,公司實現了30%的成本降幅;堅瑞沃能在接受調研時也透露,公司產品每瓦時下降了一毛錢。
梳理發現,動力電池企業快速降低成本主要有這幾個途徑:一是同供應商談判,材料及設備端降低價格,延長賬期;二是在產品設計、制造環節加強內部管控消化;三是產能釋放、規模化效應帶來成本的降低;四是壓低產品毛利率。
以天能集團為例,周建中透露,一方面,天能通過內部管控消化,將成本控制在8%左右,大幅抵消原材料漲價(受上游鈷、鋰等原材料漲價影響,今年動力電池成本增加了15%-20%)的壓力;另一方面,天能通過導入新材料、輕量化等方式,將原有電池產能的比能量從200wh/kg提升至260wh/kg,從而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
據了解,目前天能最新研發的動力電池在多個方面取得了突破,將充電時間從此前的幾小時縮短至7分鐘左右,應用環境擴展在零下50度至零上60度之間,成本從去年的2.3元/wh下降至1.6元/wh,成本降幅達到30%。
針對降成本問題,成飛集成在接受調研者提問時回答:“今年產品價格下降幅度超過20%甚至更高一些。我們采取了很多積極降本的措施,包括和供應商的談判、技術端設計上的一些考量等,從材料端,我們今年也達成了一定的降本目標,但總的來說,成本的下降沒有產品價格下降快,所以影響毛利率。”
成飛集成還表示,不管國企還是民企,在民品充分競爭的市場,隨著我們的技術進步、規模化、產能釋放,我們的成本也應該是具有市場競爭力的。
事實上,由于成本下降不如產品價格下降快,堅瑞沃能也透露毛利率有所下降:“去年公司毛利率39%,凈利率10%。今年上半年上游原材料在漲價,公司產品每瓦時又下降了一毛錢,因此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降到約為32%,凈利率也有所下降。預計全年毛利率會保持在約32%這么一個水平。”
材料/設備/BMS供應商深受影響
面對動力電池企業的強勢議價,四大關鍵材料中除正極和負極材料(原材料價格上漲支撐價格不跌反升)外,隔膜和電解液毛利有所下滑。
隔膜領域——隔膜此前被認為是技術壁壘最高的鋰電池關鍵材料,高門檻自然形成高毛利。今年以來,受技術進步、資本大量投入、產能釋放及下游壓價等多重因素影響,隔膜毛利率下滑幅度較大,同比下滑超過10%。
隔膜領軍企業星源材質在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中稱,鋰離子電池隔膜產業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資金投入形成的規模優勢和產能的迅速增加在推動生產成本逐步降低的同時,也使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報告期內,公司產品銷售價格有一定程度下滑。
公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87億元,同比增加1.1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176.19萬元,同比下滑25.73%。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1.4億元,同比增長8.9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84.46萬元,同比下滑31.79%。
值得一提的是,短期內由于動力電池企業降本壓力很大,已經有企業從使用濕法隔膜轉向成本更低的干法隔膜。消息顯示,當前國內動力電池規模前三企業中的二家(含比亞迪)、比克及LG等國內外動力電池企業均開始加大批量使用干法隔膜。
據調研顯示,2017年國內干法與濕法隔膜價格相差約1-1.5元/每平米。以1GWh電池產能所需隔膜用量(不含損耗)為1550-1850萬平米,加工涂覆價格約1元/每平米計算,采用干法隔膜制造1GWh的動力電池,相較濕法隔膜至少可節省1550萬元成本,對大型動力電池制造企業來說,隔膜成本可降低約40%。
而采用干法隔膜仍然是以保證動力電池安全性及能量密度方面要求為基礎。專家分析,隨著干法隔膜技術的提升,以及電池體系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提升,使用干法隔膜的單電芯能量密度已達到100-110wh/kg,與使用濕法隔膜的電池能量密度差被控制在10-20Wh/kg左右,可以滿足當前政策及市場對動力電池安全、能量密度等方面的需求。
在此趨勢下,預計未來2年國內將出現干法隔膜市場占比階段性上漲的情況,但濕法隔膜并不會因此喪失行業地位。根據國家補貼政策對產品性能要求及國家動力電池技術路線規劃,干法隔膜受限于材料工藝,難以達到該程度的能量密度要求。而性能提升空間更大的濕法隔膜隨著產能規模的擴大、工藝成熟、成本降低,未來仍然會在動力電池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電解液及六氟磷酸鋰領域——從整個行業大環境來看,電解液毛利下滑已成為今年的一大明顯特征。其中,主流電解液廠家在供應鏈管理和成本控制上積累布局得更早,且取得了卓越成效。所以這些廠家下滑幅度并不是很大,不超過3%。
電解液領軍企業天賜材料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中透露,公司主要產品銷量保持穩步增長,但預計部分原材料價格仍將維持高位,產品成本同比上升;受市場競爭環境的影響,預計鋰離子電池材料銷售價格維持下降趨勢。公司1-9月實現營業收入15.34億元,同比增長13.9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8億元,同比下滑12.26%。
受下游市場變化、產能釋放、競爭激烈等多重因素影響,2017年六氟磷酸鋰價格相比去年“腰斬”(從40萬元/噸將至15萬元/噸),毛利下滑也成為行業普遍現象,由此拖累多家上市公司業績。
多氟多前三季度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營業收入約為24.8億元,同比增長17.4%;凈利潤約為2.08億元,同比下滑達到45.02%。同時,多氟多預計2017年全年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20%-50%。
必康股份前三季度也是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營業收入32.9億,同比增長23.75%;凈利潤約為6.9億,同比下滑9.96%,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43.07%。
BMS領域——客觀來看,BMS成本只占到電池包價格的5%-10%,動力電池成本控制主要還是在電芯成本上。但動力電池成本下降正向整個供應鏈傳導,BMS價格也呈下降趨勢。
據了解,動力電池BMS價格相比去年總體降幅在10%-20%。有部分行業新進“攪局”者或者是去年少部分價格較高的產品降價幅度達50%,這部分量對市場影響并不大。
設備及電池結構件領域
新能源車企的補貼到位本來較慢,加之補貼下滑、周期增長趨勢,不得不延遲向動力電池廠商付款,而動力電池行業應收賬款增加,連鎖性地導致其無力向鋰電設備廠商付款。
鋰電設備行業的應收賬款普遍較高,由于行業多采用3331、622等類型的分期回款方式,使得鋰電設備企業后期回款難控。賣出設備卻無法及時收回款項,不僅影響公司當年利潤,對次年的生產及銷售規劃也會有不利影響,一旦出現壞賬、死賬,損失更是難以估計。
以星云股份為例,公司主營鋰電池檢測設備,2014年至2016年,星云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7,968.84萬元、14,121.19萬元、22,661.29萬元,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4,196.30萬元、5,281.28萬元、9,585.78萬元,應收票據分為301.06萬元、2,051.42萬元、2,438.95萬元,招股書顯示賒銷為行業慣例。
今年上半年,動力電池開工率低,一些設備企業為了搶奪客戶、擴大銷售面,甚至不收取預付金先給電池企業使用。設備行業價格競爭也愈演愈烈。
在電池結構件領域,據了解,電池殼體今年的價格相比于去年下降了20%,已經到了將無可降的地步,企業只能依靠“量”賺取微薄利潤。而殼蓋技術含量高些,附加值高,未來或許還存在下降空間。
動力電池企業加強成本管控,與之息息相關的電池材料、制造設備、電池結構件、BMS等細分領域深受影響。一方面,企業產品毛利率下跌,整體盈利能力下降;另一方面,行業價格競爭引發一定程度的“混亂”,同時賬期拉長導致資金鏈面臨行業性風險。
動力電池企業快速“降本”
10月26日,國軒高科發布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稱,今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37.55億元,同比增長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0億元,同比下降13.27%。
國軒高科表示,公司上半年度進行了大范圍產線改造與工藝升級,對產能與銷售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雖然公司在新客戶開拓與新產品開發方面取得明顯進步,但隨著2017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價格普遍下降,導致公司動力電池產品毛利率下降明顯,從而影響整體盈利水平。
10月20日,中航鋰電母公司成飛集成在路演推介會上透露,今年電池產品價格下降幅度超過20%甚至更高一些。
無獨有偶,就在上個月,比克一位負責人在一次公開會議上透露,公司產品價格相比于去年下降30%;天能集團副總裁周建中在與中央電視臺就如何降低動力電池價格時表示,公司實現了30%的成本降幅;堅瑞沃能在接受調研時也透露,公司產品每瓦時下降了一毛錢。
梳理發現,動力電池企業快速降低成本主要有這幾個途徑:一是同供應商談判,材料及設備端降低價格,延長賬期;二是在產品設計、制造環節加強內部管控消化;三是產能釋放、規模化效應帶來成本的降低;四是壓低產品毛利率。
以天能集團為例,周建中透露,一方面,天能通過內部管控消化,將成本控制在8%左右,大幅抵消原材料漲價(受上游鈷、鋰等原材料漲價影響,今年動力電池成本增加了15%-20%)的壓力;另一方面,天能通過導入新材料、輕量化等方式,將原有電池產能的比能量從200wh/kg提升至260wh/kg,從而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
據了解,目前天能最新研發的動力電池在多個方面取得了突破,將充電時間從此前的幾小時縮短至7分鐘左右,應用環境擴展在零下50度至零上60度之間,成本從去年的2.3元/wh下降至1.6元/wh,成本降幅達到30%。
針對降成本問題,成飛集成在接受調研者提問時回答:“今年產品價格下降幅度超過20%甚至更高一些。我們采取了很多積極降本的措施,包括和供應商的談判、技術端設計上的一些考量等,從材料端,我們今年也達成了一定的降本目標,但總的來說,成本的下降沒有產品價格下降快,所以影響毛利率。”
成飛集成還表示,不管國企還是民企,在民品充分競爭的市場,隨著我們的技術進步、規模化、產能釋放,我們的成本也應該是具有市場競爭力的。
事實上,由于成本下降不如產品價格下降快,堅瑞沃能也透露毛利率有所下降:“去年公司毛利率39%,凈利率10%。今年上半年上游原材料在漲價,公司產品每瓦時又下降了一毛錢,因此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降到約為32%,凈利率也有所下降。預計全年毛利率會保持在約32%這么一個水平。”
材料/設備/BMS供應商深受影響
面對動力電池企業的強勢議價,四大關鍵材料中除正極和負極材料(原材料價格上漲支撐價格不跌反升)外,隔膜和電解液毛利有所下滑。
隔膜領域——隔膜此前被認為是技術壁壘最高的鋰電池關鍵材料,高門檻自然形成高毛利。今年以來,受技術進步、資本大量投入、產能釋放及下游壓價等多重因素影響,隔膜毛利率下滑幅度較大,同比下滑超過10%。
隔膜領軍企業星源材質在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中稱,鋰離子電池隔膜產業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資金投入形成的規模優勢和產能的迅速增加在推動生產成本逐步降低的同時,也使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報告期內,公司產品銷售價格有一定程度下滑。
公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87億元,同比增加1.1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176.19萬元,同比下滑25.73%。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1.4億元,同比增長8.9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84.46萬元,同比下滑31.79%。
值得一提的是,短期內由于動力電池企業降本壓力很大,已經有企業從使用濕法隔膜轉向成本更低的干法隔膜。消息顯示,當前國內動力電池規模前三企業中的二家(含比亞迪)、比克及LG等國內外動力電池企業均開始加大批量使用干法隔膜。
據調研顯示,2017年國內干法與濕法隔膜價格相差約1-1.5元/每平米。以1GWh電池產能所需隔膜用量(不含損耗)為1550-1850萬平米,加工涂覆價格約1元/每平米計算,采用干法隔膜制造1GWh的動力電池,相較濕法隔膜至少可節省1550萬元成本,對大型動力電池制造企業來說,隔膜成本可降低約40%。
而采用干法隔膜仍然是以保證動力電池安全性及能量密度方面要求為基礎。專家分析,隨著干法隔膜技術的提升,以及電池體系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提升,使用干法隔膜的單電芯能量密度已達到100-110wh/kg,與使用濕法隔膜的電池能量密度差被控制在10-20Wh/kg左右,可以滿足當前政策及市場對動力電池安全、能量密度等方面的需求。
在此趨勢下,預計未來2年國內將出現干法隔膜市場占比階段性上漲的情況,但濕法隔膜并不會因此喪失行業地位。根據國家補貼政策對產品性能要求及國家動力電池技術路線規劃,干法隔膜受限于材料工藝,難以達到該程度的能量密度要求。而性能提升空間更大的濕法隔膜隨著產能規模的擴大、工藝成熟、成本降低,未來仍然會在動力電池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電解液及六氟磷酸鋰領域——從整個行業大環境來看,電解液毛利下滑已成為今年的一大明顯特征。其中,主流電解液廠家在供應鏈管理和成本控制上積累布局得更早,且取得了卓越成效。所以這些廠家下滑幅度并不是很大,不超過3%。
電解液領軍企業天賜材料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中透露,公司主要產品銷量保持穩步增長,但預計部分原材料價格仍將維持高位,產品成本同比上升;受市場競爭環境的影響,預計鋰離子電池材料銷售價格維持下降趨勢。公司1-9月實現營業收入15.34億元,同比增長13.9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8億元,同比下滑12.26%。
受下游市場變化、產能釋放、競爭激烈等多重因素影響,2017年六氟磷酸鋰價格相比去年“腰斬”(從40萬元/噸將至15萬元/噸),毛利下滑也成為行業普遍現象,由此拖累多家上市公司業績。
多氟多前三季度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營業收入約為24.8億元,同比增長17.4%;凈利潤約為2.08億元,同比下滑達到45.02%。同時,多氟多預計2017年全年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20%-50%。
必康股份前三季度也是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營業收入32.9億,同比增長23.75%;凈利潤約為6.9億,同比下滑9.96%,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43.07%。
BMS領域——客觀來看,BMS成本只占到電池包價格的5%-10%,動力電池成本控制主要還是在電芯成本上。但動力電池成本下降正向整個供應鏈傳導,BMS價格也呈下降趨勢。
據了解,動力電池BMS價格相比去年總體降幅在10%-20%。有部分行業新進“攪局”者或者是去年少部分價格較高的產品降價幅度達50%,這部分量對市場影響并不大。
設備及電池結構件領域
新能源車企的補貼到位本來較慢,加之補貼下滑、周期增長趨勢,不得不延遲向動力電池廠商付款,而動力電池行業應收賬款增加,連鎖性地導致其無力向鋰電設備廠商付款。
鋰電設備行業的應收賬款普遍較高,由于行業多采用3331、622等類型的分期回款方式,使得鋰電設備企業后期回款難控。賣出設備卻無法及時收回款項,不僅影響公司當年利潤,對次年的生產及銷售規劃也會有不利影響,一旦出現壞賬、死賬,損失更是難以估計。
以星云股份為例,公司主營鋰電池檢測設備,2014年至2016年,星云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7,968.84萬元、14,121.19萬元、22,661.29萬元,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4,196.30萬元、5,281.28萬元、9,585.78萬元,應收票據分為301.06萬元、2,051.42萬元、2,438.95萬元,招股書顯示賒銷為行業慣例。
今年上半年,動力電池開工率低,一些設備企業為了搶奪客戶、擴大銷售面,甚至不收取預付金先給電池企業使用。設備行業價格競爭也愈演愈烈。
在電池結構件領域,據了解,電池殼體今年的價格相比于去年下降了20%,已經到了將無可降的地步,企業只能依靠“量”賺取微薄利潤。而殼蓋技術含量高些,附加值高,未來或許還存在下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