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動力電池業務開放“快馬加鞭”。
距離比亞迪西寧南川動力電池工廠下線僅一周之后,今天(7月5日),比亞迪與長安汽車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聯合在重慶兩江新區設立合資公司,進行動力電池生產、銷售。
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表示,該次戰略合作邁出了比亞迪動力電池對外供應的第一步,是比亞迪開放供銷體系的重要進展。
就在一周前的西寧南川動力電池工廠下線儀式上,比亞迪副總裁、電池事業群首席執行官何龍向高工鋰電證實,比亞迪南川工廠的電池將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基礎上,逐步考慮對外供貨。
而此次與長安的簽約,顯然是比亞迪在動力電池對外開放上邁開了實質性的一步。
高工鋰電獲悉,比亞迪此次與長安汽車建立的合資公司,將在重慶兩江新區落地,將聚焦于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等業務板塊,產能按照10GWh規劃,分階段實施,一期達成5-6GWh,二期達成4-5GWh。
同時,長安汽車還將入股比亞迪電池業務板塊,雙方通過股權關系和資本紐帶建立起更為全面的戰略合作關系。未來,雙方還將圍繞電池回收再制造、電池快充、移動換電、充電高速路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形成國內一流的新能源產業化能力。
這意味著,比亞迪動力電池業務開放速度和廣度接下來還會進一步提升。
王傳福在此次發布會上也明確表示,比亞迪未來還將加快開放步伐,引入更多國內外主機廠,實現包括動力電池銷售、設立合資公司、引入戰略投資在內的一系列戰略舉措,加速動力電池業務發展。
“自2003年比亞迪進入汽車領域開始,就開始同步研究開發汽車動力電池,至今已有15年的研發經驗及與整車廠的無縫對接經驗,這是我們一個最大的優勢。“何龍此前向高工鋰電表示,比亞迪在汽車和電池方面擁有強大的研發和整合能力,擁有全面的預知及應對機制,這是比亞迪將來參與動力電池開放競爭時的“利劍”。
在乘用車動力電池領域開疆辟土的同時,比亞迪在商用車領域的動力電池業務進展也已有所斬獲。高工鋰電數據顯示,比亞迪在第307批和309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分別為東風汽車、成都客車、山東泰開汽車和北京華林特裝車等四家車企的專用車和客車配套動力電池。
而為了備戰動力電池業務的全面開放,比亞迪在產品技術和產能上都在積極儲備,一方面是加大了三元動力電池的比重,其西寧南川動力電池工廠計劃全部生產三元電池,另一方面,在產能規劃上,預計到2020年,其規劃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60GWh。
對外開放“閃電戰”
“調整姿態”,這是2017年以來比亞迪戰略調整的大方向,無論是在供應鏈環節,還是在技術、市場環節,比亞迪都正在打破此前封閉的模式,更為主動的擁抱外界。
“從垂直創新到邁出如此大程度的開放,比亞迪必須主動走向開放,這在比亞迪內部已經是共識。”比亞迪一位內部人士如此表示。
配合著開放供應鏈的大戰略,比亞迪將整體組織架構調整成為“事業群+事業部”,5大事業群包括乘用車、商用車、電子事業群、電池事業群、云軌;9個事業部分別是比亞迪照明、比亞迪模具、比亞迪汽車飾件、比亞迪發動機、比亞迪車載電子、比亞迪電機、比亞迪叉車、比亞迪汽車裝備、比亞迪軟件研究所。
內部架構調整的同時,比亞迪與外部車企、互聯網企業、國際零部件企業的合作也明顯提速。
3月21,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到訪保定,魏建軍親自接待。外界猜測,王傳福的此次造訪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打算與長城汽車探討動力電池業務合作。
3月28日,北汽新能源-比亞迪汽車零部件展主題技術交流會在北京舉行。此次交流會上,雙方團隊就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動力總成、汽車電子、元器件、車身附件、新能源車底盤等核心技術及關鍵零部件方面的成果和經驗展開深入交流。
知情人士透露,早在 2月,北汽集團徐和誼董事長親自率隊到訪比亞迪,就合作方向達成高度共識,并積極促成了上述交流會。
5月2日,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镕到深圳拜訪了比亞迪,此次與比亞迪的會談,被認為是與三星加速汽車電子業務的戰略有關,同時也被認為是比亞迪加大對外開放的姿態,而從目前情況看,雙方的共同利益,未來更多在電動汽車產業鏈上。
7月4日,在2018百度開發者大會上,比亞迪正式成為百度Apollo計劃第一百位合作伙伴。并宣布與百度共同打造開放車輛認證平臺。
7月5日,比亞迪與佛吉亞合資公司揭牌儀式在深圳舉行。該新公司主營生產銷售汽車座椅業務,是比亞迪剝離座椅業務的重要一步,該公司位于比亞迪坪山總部,將繼續租用比亞迪現有廠房。
而此次比亞迪與長安的合作,也并不止與電池業務,雙方還宣布將在新能源汽車整車、新能源產業鏈、智能網聯、智能交互、無人駕駛等細分領域深入展開技術合作,基于各自新能源汽車技術優勢探索整車聯合開發及共享平臺。在共享出行及海外市場業務等領域,雙方將利用“長安出行”平臺,投放比亞迪新能源車型;此外,雙方擬共同探索KD(汽車散件)工廠、渠道、服務等領域的海外市場合作,圍繞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網約車業務的海外推廣展開調研。
比亞迪一位內部人士還透露,比亞迪可能會在今年開一個全球汽車的開發者大會,進一步實施開放平臺戰略。
事實上,比亞迪的開放戰略準確的踩準了行業的趨勢,從國際視角來看,無論是豐田本田等日本車企建立的合作聯盟,還是寶馬戴姆勒在出行業務上的合并,通過車企深度合作的方式的確已經成為電動化背景下提升競爭實力的現實路徑。
“當前中國汽車企業面臨諸多挑戰和風險,不轉型就會死。”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這樣感嘆,GGII分析認為,汽車產業正面臨規模空前的變革,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成為大勢所趨,傳統車企、新勢力造車、產業鏈核心零部件企業、互聯網企業等之間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推進,通過雙邊及多邊的深度合作,進行商業模式、產品技術、產業價值鏈等不同緯度的合作可以不斷探索車企的業務邊界,并可以在此過程中建立大變革時代的競爭壁壘。
距離比亞迪西寧南川動力電池工廠下線僅一周之后,今天(7月5日),比亞迪與長安汽車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聯合在重慶兩江新區設立合資公司,進行動力電池生產、銷售。
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表示,該次戰略合作邁出了比亞迪動力電池對外供應的第一步,是比亞迪開放供銷體系的重要進展。
就在一周前的西寧南川動力電池工廠下線儀式上,比亞迪副總裁、電池事業群首席執行官何龍向高工鋰電證實,比亞迪南川工廠的電池將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基礎上,逐步考慮對外供貨。
而此次與長安的簽約,顯然是比亞迪在動力電池對外開放上邁開了實質性的一步。
高工鋰電獲悉,比亞迪此次與長安汽車建立的合資公司,將在重慶兩江新區落地,將聚焦于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等業務板塊,產能按照10GWh規劃,分階段實施,一期達成5-6GWh,二期達成4-5GWh。
同時,長安汽車還將入股比亞迪電池業務板塊,雙方通過股權關系和資本紐帶建立起更為全面的戰略合作關系。未來,雙方還將圍繞電池回收再制造、電池快充、移動換電、充電高速路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形成國內一流的新能源產業化能力。
這意味著,比亞迪動力電池業務開放速度和廣度接下來還會進一步提升。
王傳福在此次發布會上也明確表示,比亞迪未來還將加快開放步伐,引入更多國內外主機廠,實現包括動力電池銷售、設立合資公司、引入戰略投資在內的一系列戰略舉措,加速動力電池業務發展。
“自2003年比亞迪進入汽車領域開始,就開始同步研究開發汽車動力電池,至今已有15年的研發經驗及與整車廠的無縫對接經驗,這是我們一個最大的優勢。“何龍此前向高工鋰電表示,比亞迪在汽車和電池方面擁有強大的研發和整合能力,擁有全面的預知及應對機制,這是比亞迪將來參與動力電池開放競爭時的“利劍”。
在乘用車動力電池領域開疆辟土的同時,比亞迪在商用車領域的動力電池業務進展也已有所斬獲。高工鋰電數據顯示,比亞迪在第307批和309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分別為東風汽車、成都客車、山東泰開汽車和北京華林特裝車等四家車企的專用車和客車配套動力電池。
而為了備戰動力電池業務的全面開放,比亞迪在產品技術和產能上都在積極儲備,一方面是加大了三元動力電池的比重,其西寧南川動力電池工廠計劃全部生產三元電池,另一方面,在產能規劃上,預計到2020年,其規劃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60GWh。
對外開放“閃電戰”
“調整姿態”,這是2017年以來比亞迪戰略調整的大方向,無論是在供應鏈環節,還是在技術、市場環節,比亞迪都正在打破此前封閉的模式,更為主動的擁抱外界。
“從垂直創新到邁出如此大程度的開放,比亞迪必須主動走向開放,這在比亞迪內部已經是共識。”比亞迪一位內部人士如此表示。
配合著開放供應鏈的大戰略,比亞迪將整體組織架構調整成為“事業群+事業部”,5大事業群包括乘用車、商用車、電子事業群、電池事業群、云軌;9個事業部分別是比亞迪照明、比亞迪模具、比亞迪汽車飾件、比亞迪發動機、比亞迪車載電子、比亞迪電機、比亞迪叉車、比亞迪汽車裝備、比亞迪軟件研究所。
內部架構調整的同時,比亞迪與外部車企、互聯網企業、國際零部件企業的合作也明顯提速。
3月21,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到訪保定,魏建軍親自接待。外界猜測,王傳福的此次造訪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打算與長城汽車探討動力電池業務合作。
3月28日,北汽新能源-比亞迪汽車零部件展主題技術交流會在北京舉行。此次交流會上,雙方團隊就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動力總成、汽車電子、元器件、車身附件、新能源車底盤等核心技術及關鍵零部件方面的成果和經驗展開深入交流。
知情人士透露,早在 2月,北汽集團徐和誼董事長親自率隊到訪比亞迪,就合作方向達成高度共識,并積極促成了上述交流會。
5月2日,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镕到深圳拜訪了比亞迪,此次與比亞迪的會談,被認為是與三星加速汽車電子業務的戰略有關,同時也被認為是比亞迪加大對外開放的姿態,而從目前情況看,雙方的共同利益,未來更多在電動汽車產業鏈上。
7月4日,在2018百度開發者大會上,比亞迪正式成為百度Apollo計劃第一百位合作伙伴。并宣布與百度共同打造開放車輛認證平臺。
7月5日,比亞迪與佛吉亞合資公司揭牌儀式在深圳舉行。該新公司主營生產銷售汽車座椅業務,是比亞迪剝離座椅業務的重要一步,該公司位于比亞迪坪山總部,將繼續租用比亞迪現有廠房。
而此次比亞迪與長安的合作,也并不止與電池業務,雙方還宣布將在新能源汽車整車、新能源產業鏈、智能網聯、智能交互、無人駕駛等細分領域深入展開技術合作,基于各自新能源汽車技術優勢探索整車聯合開發及共享平臺。在共享出行及海外市場業務等領域,雙方將利用“長安出行”平臺,投放比亞迪新能源車型;此外,雙方擬共同探索KD(汽車散件)工廠、渠道、服務等領域的海外市場合作,圍繞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網約車業務的海外推廣展開調研。
比亞迪一位內部人士還透露,比亞迪可能會在今年開一個全球汽車的開發者大會,進一步實施開放平臺戰略。
事實上,比亞迪的開放戰略準確的踩準了行業的趨勢,從國際視角來看,無論是豐田本田等日本車企建立的合作聯盟,還是寶馬戴姆勒在出行業務上的合并,通過車企深度合作的方式的確已經成為電動化背景下提升競爭實力的現實路徑。
“當前中國汽車企業面臨諸多挑戰和風險,不轉型就會死。”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這樣感嘆,GGII分析認為,汽車產業正面臨規模空前的變革,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成為大勢所趨,傳統車企、新勢力造車、產業鏈核心零部件企業、互聯網企業等之間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推進,通過雙邊及多邊的深度合作,進行商業模式、產品技術、產業價值鏈等不同緯度的合作可以不斷探索車企的業務邊界,并可以在此過程中建立大變革時代的競爭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