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早該從過去封閉的垂直整合模式轉向開放式合作了。
7月5日,比亞迪與長安汽車合資設立新能源動力電池公司的消息,再度將業內的視角聚焦在時下火熱的動力電池上。這意味著,一直靠單打獨斗、自給自足的比亞迪,終于正式將旗下電池業務剝離,敞開大門迎接開放銷售了。
然而,這不過是比亞迪電池開放銷售的第一步。董事長王傳福坦言,未來還將引入更多國內外主機廠,實現包括動力電池銷售、設立合資公司、引入戰略投資在內的一系列戰略舉措。
早該開放
事實上,比亞迪已經晚了,并且晚了足足一年。為何這么說?
去年,比亞迪昔日“國內電池之王”的皇冠被一直緊隨其后的寧德時代奪得。比亞迪去年的電池出貨量為5.43GWh,被寧德時代以4.97GWh之差遠超。要知道,2015年,比亞迪以3GWh領先于寧德時代的1.6GWh。2016年雖依舊領先,但雙方差距已經在縮小。當年比亞迪出貨量為7.35GWh,而寧德時代為6.72GWh,僅相差0.63GWh。
從寧德時代步步緊追的形勢來看,2017年對兩家企業來說,應該是尤為關鍵的一年,換言之,就是最需要調整戰略布局,以盡可能拉大差距的一年。
眾所周知,比亞迪是電池起家,成立的23年里,一直自給自足。同樣是做電池的寧德時代則是遍地撒網,不但供應包括北汽新能源、吉利、上汽、東風、長安、廣汽等在內的乘用車企,同時還包括宇通、中通、北汽福田、廈門金龍等多家客車企業。可以說,比亞迪與寧德時代的電池之爭,是汽車銷量“一對多”之爭。
如果說這種“一對多”之爭在2016年之前還不明顯,那么,在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的結果下,就顯而易見了。
數據顯示,2016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0萬輛,遠遠高于其他自主品牌。然而,2017年,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雖有所提升,但增速較緩,增長率僅為13.4%。相比之下,北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車、奇瑞、長安等自主品牌增長率均超過100%。
另據統計,去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超過100家,僅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兩家企業就分別以29%和15%的出貨量占居整個市場44%的份額。由此可以推測,除比亞迪外,其他品牌乘用車所搭載的電池,相當多的一部分都出自寧德時代,以及少部分出自其他電池供應商。
這種超越存在一定的必然。當比亞迪還在閉門造車、自產自銷的時候,寧德時代已經開始通過與主機廠合資,來進一步拓寬電池的銷售渠道了。去年6月,寧德時代與上汽集團成立了專門研發動力電池電芯、電池模塊和系統的電池公司。這種合作意味著,上汽集團的大部分訂單基本上將被寧德時代買斷,而上汽去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僅次于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緊接著去年10月,寧德時代又與東風汽車合資成立了東風時代(武漢)電池系統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動力電池系統。
可以說,去年寧德時代在策略上進行了很大的調整,以致年出貨量遠超比亞迪一大截。進一步說,比亞迪如果依舊將封閉的垂直整合模式進行到底,勢必會被落得更遠。當前,寧德時代已經抱了上汽、東風的“大腿”,比亞迪則與長安聯手,那么,尚且還靠外購電池的其它車企呢?又是否將成為比亞迪與寧德時代競爭的“獵物”?
封閉向全面開放過渡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電池領域,在比亞迪與長安的此次合資合作中,還將圍繞新能源、智能化、共享出行等諸多領域展開全方位深度合作。無獨有偶,在7月4日,比亞迪加入了百度“Apollo計劃”中,雙方將聯手打造自動駕駛車輛認證平臺;7月5日,與長安合資的同一天,比亞迪還與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科技公司佛吉亞合資,共同開發、生產、銷售汽車座椅等產品及服務。
一系列合作動態都表明,比亞迪23年的“自給自足時代”正在遠去,眼下是“開放合作新時代”。正如王傳福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所說,“中國將來的決策,決定了我們要開放。”
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的趨勢下,比亞迪在后三化中尚處于探索初級階段。而與長安、百度的合作,將彌補其短板。不過,合作并非就萬事大吉了。
雖然長安近期剛與華為合作,將在各自技術和產品優勢的基礎上建立聯合創新中心,推進汽車智能化發展,也雖然長安已經自主研發了無人駕駛汽車睿騁,并且先后獲得了美國和中國的無人駕駛測試牌照,或者即便是比亞迪與百度進行無人駕駛領域的合作,但真正的研發自主權都在長安、百度手中,合作也僅是共同探索更多新技術。屬于比亞迪的真正的智能化和共享化路線,仍需要更多的開放和摸索。
不可否認的是,在“互聯網+”與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傳統車企加快轉型的當下,車企之間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競爭關系,而是需要開放合作、抱團取暖。就像此前奧迪與現代為了加快解決燃料電池成本和技術難題而強強聯合那樣。
編輯點評:很多電影結尾部分通常有個俗套的情節:兩個人激烈搏斗,眼看其中一人快要奄奄一息無力反抗時,又不知何來突然迸發的回天之力,再度起身將對方擊敗。汽車產業內部的競爭現狀亦如此。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曾說過:真實的電影即使情節再怎么老套,也比情節跌宕的虛構電影要震撼人心。不過,在激烈的競爭背后,站在大局出發,開放合作、抱團取暖似乎越來越必要。
7月5日,比亞迪與長安汽車合資設立新能源動力電池公司的消息,再度將業內的視角聚焦在時下火熱的動力電池上。這意味著,一直靠單打獨斗、自給自足的比亞迪,終于正式將旗下電池業務剝離,敞開大門迎接開放銷售了。
然而,這不過是比亞迪電池開放銷售的第一步。董事長王傳福坦言,未來還將引入更多國內外主機廠,實現包括動力電池銷售、設立合資公司、引入戰略投資在內的一系列戰略舉措。
早該開放
事實上,比亞迪已經晚了,并且晚了足足一年。為何這么說?
去年,比亞迪昔日“國內電池之王”的皇冠被一直緊隨其后的寧德時代奪得。比亞迪去年的電池出貨量為5.43GWh,被寧德時代以4.97GWh之差遠超。要知道,2015年,比亞迪以3GWh領先于寧德時代的1.6GWh。2016年雖依舊領先,但雙方差距已經在縮小。當年比亞迪出貨量為7.35GWh,而寧德時代為6.72GWh,僅相差0.63GWh。
從寧德時代步步緊追的形勢來看,2017年對兩家企業來說,應該是尤為關鍵的一年,換言之,就是最需要調整戰略布局,以盡可能拉大差距的一年。
眾所周知,比亞迪是電池起家,成立的23年里,一直自給自足。同樣是做電池的寧德時代則是遍地撒網,不但供應包括北汽新能源、吉利、上汽、東風、長安、廣汽等在內的乘用車企,同時還包括宇通、中通、北汽福田、廈門金龍等多家客車企業。可以說,比亞迪與寧德時代的電池之爭,是汽車銷量“一對多”之爭。
如果說這種“一對多”之爭在2016年之前還不明顯,那么,在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的結果下,就顯而易見了。
數據顯示,2016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0萬輛,遠遠高于其他自主品牌。然而,2017年,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雖有所提升,但增速較緩,增長率僅為13.4%。相比之下,北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車、奇瑞、長安等自主品牌增長率均超過100%。
另據統計,去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超過100家,僅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兩家企業就分別以29%和15%的出貨量占居整個市場44%的份額。由此可以推測,除比亞迪外,其他品牌乘用車所搭載的電池,相當多的一部分都出自寧德時代,以及少部分出自其他電池供應商。
這種超越存在一定的必然。當比亞迪還在閉門造車、自產自銷的時候,寧德時代已經開始通過與主機廠合資,來進一步拓寬電池的銷售渠道了。去年6月,寧德時代與上汽集團成立了專門研發動力電池電芯、電池模塊和系統的電池公司。這種合作意味著,上汽集團的大部分訂單基本上將被寧德時代買斷,而上汽去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僅次于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緊接著去年10月,寧德時代又與東風汽車合資成立了東風時代(武漢)電池系統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動力電池系統。
可以說,去年寧德時代在策略上進行了很大的調整,以致年出貨量遠超比亞迪一大截。進一步說,比亞迪如果依舊將封閉的垂直整合模式進行到底,勢必會被落得更遠。當前,寧德時代已經抱了上汽、東風的“大腿”,比亞迪則與長安聯手,那么,尚且還靠外購電池的其它車企呢?又是否將成為比亞迪與寧德時代競爭的“獵物”?
封閉向全面開放過渡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電池領域,在比亞迪與長安的此次合資合作中,還將圍繞新能源、智能化、共享出行等諸多領域展開全方位深度合作。無獨有偶,在7月4日,比亞迪加入了百度“Apollo計劃”中,雙方將聯手打造自動駕駛車輛認證平臺;7月5日,與長安合資的同一天,比亞迪還與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科技公司佛吉亞合資,共同開發、生產、銷售汽車座椅等產品及服務。
一系列合作動態都表明,比亞迪23年的“自給自足時代”正在遠去,眼下是“開放合作新時代”。正如王傳福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所說,“中國將來的決策,決定了我們要開放。”
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的趨勢下,比亞迪在后三化中尚處于探索初級階段。而與長安、百度的合作,將彌補其短板。不過,合作并非就萬事大吉了。
雖然長安近期剛與華為合作,將在各自技術和產品優勢的基礎上建立聯合創新中心,推進汽車智能化發展,也雖然長安已經自主研發了無人駕駛汽車睿騁,并且先后獲得了美國和中國的無人駕駛測試牌照,或者即便是比亞迪與百度進行無人駕駛領域的合作,但真正的研發自主權都在長安、百度手中,合作也僅是共同探索更多新技術。屬于比亞迪的真正的智能化和共享化路線,仍需要更多的開放和摸索。
不可否認的是,在“互聯網+”與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傳統車企加快轉型的當下,車企之間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競爭關系,而是需要開放合作、抱團取暖。就像此前奧迪與現代為了加快解決燃料電池成本和技術難題而強強聯合那樣。
編輯點評:很多電影結尾部分通常有個俗套的情節:兩個人激烈搏斗,眼看其中一人快要奄奄一息無力反抗時,又不知何來突然迸發的回天之力,再度起身將對方擊敗。汽車產業內部的競爭現狀亦如此。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曾說過:真實的電影即使情節再怎么老套,也比情節跌宕的虛構電影要震撼人心。不過,在激烈的競爭背后,站在大局出發,開放合作、抱團取暖似乎越來越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