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資料顯示,中核匯能是是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集團”)全資子公司。中核集團是主要從事核能相關的應用技術等領域的科研開發、建設和生產經營,并涉足對外經濟合作和進出口業務,是一家大型多元化集團。在國資委管理的189個企業里,中核集團排名第一。中核匯能是中核集團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負責代表中核集團進行非核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包括風電及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領域。
中國核電則由中核集團作為控股股東,聯合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和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經營范圍涵蓋核電項目的開發、投資、建設、運營與管理;清潔能 源項目的投資、開發;輸配電項目投資、投資管理;核電運行安全技術研究及相關技術服務與咨詢業務;售電等領域。
作為一家以核電為主的電力企業,早期的中國核電,光伏電站的規模都不算很大。2018年以后,隨著中核集團和中核建集團的成功合并重組,中核集團在光伏領域開始發力。最典型的案例,就是2019年11月,兩天時間內,先后接手了順豐清潔能源11個、490兆,江山控股10個、250.5兆瓦的光伏電站項目,分別花費人民幣6.41億元、11.66億元。
在擴張政策的引領下,2019年,中核集團累計光伏裝機2.87GW,位居全國裝機總量的第六位。
2020年,中核集團持續加碼新能源業務,面對新冠疫情沖擊下諸多不確定因素,在國家能源局組織的平價、競價項目申報中,旗下的子公司中核匯能仍然斬獲了33個項目,共計280.2萬千瓦,行業排名前五,創歷史新高。項目分布在13個省自治區,在貴州、廣東、遼寧等省份實現零的突破,成功躋身新能源開發領域第一梯隊。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中核匯能持有在運新能源裝機148.20萬千瓦,其中風電107.60萬千瓦,光伏40.60萬千瓦;在建裝機規模50萬千瓦。而根據中核匯能的長遠戰略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規模將達到2200萬千瓦。
隨著交易的完成,中國核電在核能和新能源兩大板塊的產能、運營和供應鏈方面的實力都將得到大大增強。特別是新能源裝機方面,裝機容量增長了近一倍:截止 2020 年 12 月 31 日,中國核電新能源裝機容量共計695.23萬千瓦。其中在運裝機容量524.99萬千瓦,包括風電175.69萬千瓦和光伏349.30萬千瓦,在建項目裝機容量170.24萬千瓦,包括風電34.00 萬千瓦和光伏136.24萬千瓦。
2021年,“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核電繼續搶占新能源高地。中核匯能副總經理黃志軍在“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透露,結合2060碳中和目標及2030年之前碳達峰目標,我們判斷出每一年光伏的發展規模會遠遠超過風電。根據這個規模,中核匯能也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大概以每年不低于500萬的規模在發展。
在這一目標指引下,日前,中核匯能、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簽署阿拉善烏蘭布和沙漠生態治理200萬千瓦風光儲熱多能互補大型綜合能源基地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據悉,該項目總投資167億元,在阿拉善烏蘭布和沙漠建設多能互補大型綜合能源園區,利用光伏項目治沙,恢復生態,通過光熱和儲能對新能源電力進行調峰。通過建設多能互補互濟綜合能源利用項目,著力打造綜合能源示范區、新能源調峰示范區和生態環境治理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