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江蘇、浙江等多沿海省份陸續出臺“十四五”規劃,積極謀劃海上風電開發,明確進一步擴大裝機規模,數據顯示,未來五年內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將突破30GW。
日前,江蘇省發布“十四五”規劃,提出將“有序推進海上風電集中連片、規模化開發和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陸上風電平價項目,打造國家級海上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在海上風電降本的關鍵時期,近兩個月來,廣東、江蘇、浙江等多沿海省份海上風電規劃已陸續出臺,“十四五”期間我國海上風電裝機量預計將迎來“大爆發”,海上風電集中成片式開發“蓄勢待發”。
海上風電裝機規模擴容
根據規劃,江蘇省未來將“加快能源綠色轉型,全面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并“有序推進海上風電集中連片、規模化開發和可持續發展”。江蘇省能源局此前印發的《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則指出,到2025年,江蘇省風電新增約11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1200億元,其中海上風電新增約8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1000億元。
由此看來,海上風電已然成為江蘇省未來五年里清潔能源規劃發展的重點。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指出,在江蘇、浙江等沿海發達省份,陸上土地資源相對較為稀缺,海上風電將成為各省份實現清潔能源轉型的“必然之選”,同時沿海地區作為耗能大省,其海上風電場消納前景也較為可觀。
事實上,在沿海省份中,除江蘇省外,截至目前,廣東、浙江等沿海海上風電大省也已發布海上風電相關規劃。今年2月,廣東省能源局在相關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將進一步擴大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到2025年底全省累計建成投產裝機容量達1500萬千瓦。浙江省隨后發布的相關文件稱,將“打造近海及深遠海海上風電應用基地+海洋能+陸上產業基地發展新模式,到2025年,力爭全省風電裝機容量達到630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保守估計顯示,未來五年內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將突破30吉瓦。
規模化、基地化開發受期待
規劃紛紛出臺,但造價成本遠高出陸上風電的海上風電,始終面臨著降本難題,因地制宜地進行集中成片式開發“海上風電大基地”,是否能夠成為未來海上風電降本的一大重要途徑?
一位不愿具名的風電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陸上風電平價時代的到來,可再生能源發展對于成本的要求將更加苛刻,因此以規模化、基地化開發來均攤成本是必然趨勢,加上未來海上風電場離岸距離的增加,更需要集中開發來降低海纜、海上升壓站的成本。
上述人士向記者表示:“大基地項目最主要的好處是可以均攤成本。一方面,大基地項目原來可以分成兩個或者多個項目,那么其電網接入、升壓站、海纜、可行性研究、經濟性都需要分別考慮,這其中難免有很多重復性的工作和不必要的投資,而采用大基地項目的形式,可以從統一規劃的角度減少這些不必要的投入。另一方面,大基地項目開發對于產業鏈乃至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也將有更加明確的指導方向。另外,通常情況下,海上項目尾流影響較大,如果以原來的方式各自為政,只考慮已建成的和自己場址范圍內的尾流影響,但對同時建設的處于下游的場址并無統一考慮,可能導致下游場址的發電量與預期相差較大,統一開發則能規避相應風險。”
全產業鏈挑戰尚存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2020年我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達到7167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達到306萬千瓦,截至2020年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約900萬千瓦。海上風電行業迅猛擴張的背后,卻也不斷有隱憂浮現。據了解,因海上風電電價補貼政策變化,過去一年多里,項目方為在最后的補貼窗口期贏得項目收益,各地風電項目建設進入加速階段,但因“搶裝潮”引發的安裝施工能力不足、零部件供應緊缺等問題也直接推高了造價成本。
業內普遍認為,伴隨著今年“搶裝潮”結束,海上風電成本的短期上漲將有望得到緩解,但從長期來看,我國海上風電行業仍面臨著運輸、吊裝、運維等多方面難題,風電機組本身以及運維技術的可靠性都還需要更長時間的驗證。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建議認為,利用海上風電大基地模式實現從葉片開發與制造、主機開發到運輸、基礎制造與安裝、吊裝施工等整個產業鏈同步升級將尤為必要。
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針對海上風電大基地項目,首先應在政策上予以引導,從規劃之初便讓上下游產業鏈內主要的參與方進行定制化聯合設計,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項目成本及風險,第二,大基地項目由于容量大,投資高,電網的接入和消納也是項目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也需要電網在接入和消納方面給予一定的保障。另外,海上項目的軍事、漁業、航線等對場址的限制影響因素也非常多,導致項目的核準手續也十分復雜和困難,這也需要在規劃階段做更多的調研與協調工作。”
據記者了解,江蘇省作為我國最早開發海上風電的省份之一,海上風電產業已相對較為成熟。早在去年底,江蘇省如東縣就已建成了國內首個海上風電母港,這也為該地區海上風電機組物流運輸提供了有力支撐。
日前,江蘇省發布“十四五”規劃,提出將“有序推進海上風電集中連片、規模化開發和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陸上風電平價項目,打造國家級海上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在海上風電降本的關鍵時期,近兩個月來,廣東、江蘇、浙江等多沿海省份海上風電規劃已陸續出臺,“十四五”期間我國海上風電裝機量預計將迎來“大爆發”,海上風電集中成片式開發“蓄勢待發”。
海上風電裝機規模擴容
根據規劃,江蘇省未來將“加快能源綠色轉型,全面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并“有序推進海上風電集中連片、規模化開發和可持續發展”。江蘇省能源局此前印發的《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則指出,到2025年,江蘇省風電新增約11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1200億元,其中海上風電新增約8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1000億元。
由此看來,海上風電已然成為江蘇省未來五年里清潔能源規劃發展的重點。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指出,在江蘇、浙江等沿海發達省份,陸上土地資源相對較為稀缺,海上風電將成為各省份實現清潔能源轉型的“必然之選”,同時沿海地區作為耗能大省,其海上風電場消納前景也較為可觀。
事實上,在沿海省份中,除江蘇省外,截至目前,廣東、浙江等沿海海上風電大省也已發布海上風電相關規劃。今年2月,廣東省能源局在相關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將進一步擴大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到2025年底全省累計建成投產裝機容量達1500萬千瓦。浙江省隨后發布的相關文件稱,將“打造近海及深遠海海上風電應用基地+海洋能+陸上產業基地發展新模式,到2025年,力爭全省風電裝機容量達到630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保守估計顯示,未來五年內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將突破30吉瓦。
規模化、基地化開發受期待
規劃紛紛出臺,但造價成本遠高出陸上風電的海上風電,始終面臨著降本難題,因地制宜地進行集中成片式開發“海上風電大基地”,是否能夠成為未來海上風電降本的一大重要途徑?
一位不愿具名的風電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陸上風電平價時代的到來,可再生能源發展對于成本的要求將更加苛刻,因此以規模化、基地化開發來均攤成本是必然趨勢,加上未來海上風電場離岸距離的增加,更需要集中開發來降低海纜、海上升壓站的成本。
上述人士向記者表示:“大基地項目最主要的好處是可以均攤成本。一方面,大基地項目原來可以分成兩個或者多個項目,那么其電網接入、升壓站、海纜、可行性研究、經濟性都需要分別考慮,這其中難免有很多重復性的工作和不必要的投資,而采用大基地項目的形式,可以從統一規劃的角度減少這些不必要的投入。另一方面,大基地項目開發對于產業鏈乃至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也將有更加明確的指導方向。另外,通常情況下,海上項目尾流影響較大,如果以原來的方式各自為政,只考慮已建成的和自己場址范圍內的尾流影響,但對同時建設的處于下游的場址并無統一考慮,可能導致下游場址的發電量與預期相差較大,統一開發則能規避相應風險。”
全產業鏈挑戰尚存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2020年我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達到7167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達到306萬千瓦,截至2020年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約900萬千瓦。海上風電行業迅猛擴張的背后,卻也不斷有隱憂浮現。據了解,因海上風電電價補貼政策變化,過去一年多里,項目方為在最后的補貼窗口期贏得項目收益,各地風電項目建設進入加速階段,但因“搶裝潮”引發的安裝施工能力不足、零部件供應緊缺等問題也直接推高了造價成本。
業內普遍認為,伴隨著今年“搶裝潮”結束,海上風電成本的短期上漲將有望得到緩解,但從長期來看,我國海上風電行業仍面臨著運輸、吊裝、運維等多方面難題,風電機組本身以及運維技術的可靠性都還需要更長時間的驗證。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建議認為,利用海上風電大基地模式實現從葉片開發與制造、主機開發到運輸、基礎制造與安裝、吊裝施工等整個產業鏈同步升級將尤為必要。
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針對海上風電大基地項目,首先應在政策上予以引導,從規劃之初便讓上下游產業鏈內主要的參與方進行定制化聯合設計,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項目成本及風險,第二,大基地項目由于容量大,投資高,電網的接入和消納也是項目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也需要電網在接入和消納方面給予一定的保障。另外,海上項目的軍事、漁業、航線等對場址的限制影響因素也非常多,導致項目的核準手續也十分復雜和困難,這也需要在規劃階段做更多的調研與協調工作。”
據記者了解,江蘇省作為我國最早開發海上風電的省份之一,海上風電產業已相對較為成熟。早在去年底,江蘇省如東縣就已建成了國內首個海上風電母港,這也為該地區海上風電機組物流運輸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