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客戶端12月1日電】氣候變化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并已變為現實而緊迫的氣候危機。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并從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等方面做出了戰略部署,為中國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雙碳”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綠色能源企業的助力。就此話題,“東西問”客戶端記者與遠景科技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孫捷展開對話,為“中國智慧”如何推進全球氣候治理探尋答案。
記者:2020年9月,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就企業而言,碳減排還是一個新命題,企業到底能做些什么?該怎么做?
孫捷: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國家提出的重要發展戰略。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制定“雙碳”時間表,在全產業鏈做到低碳或零碳。
目前,全球已有許多企業自愿加入了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RE100倡議等。隨著“雙碳”目標的持續推進、碳市場的建立和完善,會有更多企業加入碳減排行列。雖然有著積極的意愿,但具體如何實現碳管理,仍是一些企業的痛點。
我們認為,碳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的第一步,是通過數字化手段展開摸底盤查,形成“碳賬本”,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舉措,比如節能增效,增加新能源的使用比例,采購“綠電”“綠證”等,以數字化的手段進行能耗和碳排的實時管理,并輔以碳減排、碳交易的手段。最終建立低碳甚至零碳工廠,生產低碳或者零碳的產品,并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的碳中和認證,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80%的風能、90%的太陽能分布于西北地區。(受訪者供圖)
記者:往昔的“煤都”鄂爾多斯近日迎來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解決從資源推動向技術推動轉型的發展模式。請問產業園內是如何實現“零碳”的?
孫捷:鄂爾多斯是一座傳統能源城市,在過去20多年時間里,作為全國最大的煤炭產地,鄂爾多斯發展了一大批煤電、煤化工、電解鋁等高耗能產業,造成碳排放高速增長。但與此同時,豐富的可再生能源也逐漸得到重視。據測算,鄂爾多斯境內具有開發價值的風能資源總儲量在5000萬千瓦以上,如果能充分利用全市荒漠土地建設太陽能并網光伏電站,光伏裝機容量可達6000萬千瓦以上。
鄂爾多斯的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80%的綠色電力直接來自于風電、光伏和儲能,20%將通過在綠電生產過剩時出售給電網,需要時從電網購回的合作模式來獲得,實現100%的零碳能源供給,每年減少1億噸左右的碳排放。
換電重卡的運行成本不足燃油重卡成本一半。(受訪者供圖)
產業園首期建設10.5GWh電池產能,可為當地的電動重卡提供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以及高品質儲能電池,逐步替換鄂爾多斯33萬輛煤炭運輸柴油卡車,每年減少3000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
同時,基于零碳產業園智能物聯的數字化管理體系,對園區內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進行測算,并完成每個批次產品的碳減排、碳中和,最終為產品形成可追蹤溯源、符合各類國際標準、經過權威機構認證的“零碳綠碼”,保證“零碳貿易“在全球暢通無阻。
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外景。(受訪者供圖)
記者:這一模式能否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推廣,助力全球“零碳”目標的實現?
孫捷:“零碳產業園”是“因地施策”讓綠色科技賦能新工業體系的體現。基于在鄂爾多斯的成功實踐,我們正在全國多地推廣和落地零碳產業園。
針對東部沿海地區缺少豐富的風、光和土地資源的問題,我們利用“方舟”能碳雙控管理平臺提前布局和規劃本地新能源資源開發,通過建設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風電、共享儲能、智能充換電基礎設施,實現區域內綠色能源開發利用最大化。
此外,中國零碳產業園模式還在英國、西班牙等國家落地。以西班牙為例,它有著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和巨大的消費市場。作為全歐洲第二大汽車生產基地,西班牙卻沒有一家動力電池的工廠。我們希望能夠將中國的成功經驗運營到西班牙,并在未來十年,在全球建設100個零碳產業園。
記者:作為全球“能源革命”和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一環,您如何看待中國企業的地位和作用?我們在“減碳”方面的貢獻的“中國智慧”,能否助力全球推動“零碳”目標的實現?
孫捷:根據中科院丁仲禮院士以及清華大學關大博教授團隊做的中國碳核算數據庫(CEADs)的估算,我國當前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大約在100億噸左右,約為全球總排放量的四分之一,相當于美國排放峰值60億噸和歐盟排放峰值40億噸的總和。因此,中國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球的神經,中國的減排動作一定會影響全球發展的方向。對于企業而言,更是需要支持和推動國家減排理念,幫助中國成為世界的減排先鋒。(完)
受訪者簡介:
孫捷,遠景科技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擁有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及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MBA學位。服務超過300多家國內外企業和地方政府,協助減排和管理的二氧化碳總量超過10億噸,在綠色能源和數字化領域擁有超過15年的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