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來,光伏行業跨界者已屢見不鮮,今年被光伏高景氣度吸引進入市場的至少有50+企業,主營業務遍及各行各業,包括建筑、房地產、化工、養殖、互聯網等。
若談及企業跨界初衷,“增強公司抵御行業周期變動風險的能力,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這一類似表述多次出現于企業宣布布局光伏的公告之中。上市公司想要尋找新的投資機會,光伏產業是被重點關注的領域。
不同行業、不同實力企業跨界方式各有不同。一些傳統行業與光伏產業存在交叉點,例如家電行業與分布式光伏相契合,在跨界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出企業的供應鏈、銷售渠道、組裝整合等方面優勢,助推企業成功開辟第二成長曲線。光伏正泰系已隱隱成型,受限于家電行業天花板,美的、格力、海爾等也紛紛邁入分布式光伏領域。
有行業龍頭通過合作方式入局,新玩家攜手光伏老玩家如阿里巴巴牽手華能、中石油與國電投合作共同持股、天邦食品與阿特斯固德威簽訂戰略合作等。
另有跨界企業選擇直接收購光伏企業立足光伏市場,成功者如TCL科技已占據硅片半壁市場,正在進行收購活動的有主營獸藥的綠康生化將資產收購江西緯科100%股權,金屬箱柜制造商通潤裝備將現金對價收購正泰電器旗下光伏逆變器及儲能業務相關資產。
也有企業選擇成立光伏子公司布局光伏市場,如康佳集團、飛鹿股份等。
除以上外,光伏產業的火熱推動著企業加速擴充產能,也有新跨界的企業迎著上游擴產的東風,大力推動多晶硅、電池片和組件的產能落地,如皇氏集團、其亞集團、江蘇陽光等。
筆者整理了2022年內跨界光伏的公司,如下:
通過整理筆者發現在以上上市公司發布跨界光伏消息后,多數公司股價都迎來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兩家主業虧損的公司首航高科和綠康生化借助跨界光伏股價分別逆勢上揚兩成和四成,寶馨科技在宣布了鈣鈦礦技術領域的布局后股價大漲,通潤裝備股價截至12月5日已實現十連板……
但沾光即漲的背后亦讓人警醒,必須要關注這些“追光者”是借光伏炒作還是真的要借此轉型。不可忽視以上部分跨界公司主業已陷入困境甚至出現業績爆雷,其跨界光伏的布局大多也處在規劃和落實的初期階段,少有明確的項目落地及業績反饋。
一些企業百億跨界光伏引來的不只是市場關注,交易所和監管機構也對此下發了問詢函。紙面上野心勃勃,但落實到實處市場如何來買單都是一個問號。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曾表示,對于跨界企業入局制造端,挑戰主要來自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部分環節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
除此之外,新企業跨界也面臨著光伏行業日益上升的競爭壓力和面對光伏老玩家在資金、技術與人才上的競爭劣勢。部分企業雖選擇跨界光伏但缺少人才儲備,如中貝通信宣布變更企業經營范圍的同時,通過網絡招聘方式招聘光伏系統工程師;沐邦高科公告表示公司無TopCon光伏電池生產技術儲備,亦無TopCon電池人才團隊,正在積極聯絡引進相關領域人才,可能存在人才引進不達預期的風險。
“產業本質還是要可持續發展,一時熱鬧并不代表什么。”尤其對于降本增效為第一性原理的光伏產業而言,進入行業只是第一步。跨界企業光伏業績如何,還是要等待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