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月1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宋禮教授團隊,基于插層型鋅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同步輻射譜學表征,提出了插層劑誘導軌道占據的概念,開發出具有快速充電性能的銨根插層五氧化二釩鋅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水系鋅離子電池憑借安全、無毒以及較高的理論容量,成為最具潛力的可持續儲能技術之一。在眾多水系鋅離子電池電極材料中,層狀釩氧化物具有晶體結構可調、容量高等特點,是現階段廣泛研究的正極材料。基于離子或分子預插層策略可以有效解決正極材料的晶格空間不足、電子傳導性低等問題,從而進一步提升電池性能。然而,目前對插層型正極材料的研究多關注于層間空間膨脹對容量的貢獻。因此,發展先進的原位表征技術,從原子軌道方面深入理解由插層劑引起的電極材料內在結構變化,是未來高性能正極材料設計和開發的關鍵所在。
科研人員發揮同步輻射光源綜合性實驗平臺的優勢,結合多種原位與非原位同步輻射譜學實驗技術,深入揭示了銨根離子插層,以及充放電過程中的可逆演變規律。研究發現,銨根離子插層在很大程度上誘發了釩—氧鍵的結構畸變,進一步導致電子結構的重排,促使軌道中空態的占據。這種軌道占據極大地提高了材料的電導率,聯合銨根離子插層后拓寬的層間距,從而顯著加速了鋅離子的轉移,實現了鋅離子電池的超高倍率性能。測試結果表明,在電流密度為200倍率時,銨根插層五氧化二釩正極材料的比容量仍維持在101.0毫安時每克,且充電時間僅需18秒。
該成果不僅從原子軌道方面對插層型五氧化二釩材料中鋅離子儲能機制的理解提供了依據,也為高性能鋅離子電池在快充儲能器件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