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關華為前副總裁史耀宏創立儲能企業并高調啟動投資布局的消息不脛而走。這讓“儲能”再度成為業內炙手可熱的焦點話題。放眼國內,儲能市場現實狀況到底怎么樣,其未來發展的機遇窗口究竟開在哪里?
產能過剩 企業分化 現金短缺
為弄清上述問題,記者以313家儲能概念上市公司為樣本,深度分析了這些企業的營收、成本、庫存、應收、主業盈利與現金流情況,結果發現:截至2023年9月末,A股儲能概念上市企業營收與經營成本同步走高,應收賬款和庫存兩極分化,主業盈利整體慘淡,企業現金流普遍短缺。
一、營收與成本同步走高。
首先,絕大多數儲能概念企業營業收入走高。
營業收入:高于1000億元的企業有4家,大于500億元小于1000億元的有6家,大于200億元小于500億元的有18家,大于100億小于200億元的有20家,大于50億元小于100億的有26家,大于20億元小于50億元的有70家,大于10億元小于20億元的有55家,大于1億元小于10億元的有107家。大于0.4億元小于1億元的只有7家。
其次,近半數儲能概念企業營業成本高于80%。
營業成本:與營業收入的比值高于100%的企業有9家,大于90%小于100%的有28家,大于80%小于90%的企業有112家。以上企業數量板塊內占比近50%。此外,比值大于70%小于80%的企業還有90家。
二、應收賬款或庫存兩極分化。
首先,應收賬款與營業收入的比值嚴重分化。
應收賬款與營業收入的比值:高于100%的企業有86家(19家在200%至570%間,67家在100%至200%間);高于80%小于100%的有27家;高于70%小于80%的企業有25家;高于60%小于70%的有26家;比值高于50%小于60%的企業有29家;高于40%小于50%的企業有34家;高于40%小于50%的企業有34家;比值小于40%的企業有87家。
其次,庫存與營業收入的比值嚴重分化。
庫存與營業收入的比值:高于100%的企業有34家(8家在200%至4280%間,26家在100%至200%間);高于90%小于100%的有7家;高于80%小于90%的有12家;高于70%小于80%的有17家;高于60%小于70%的有20家;高于50%小于60%的有22家;高于40%小于50%的有42家;小于40%的有159家。
三、主業盈利情況整體慘淡。
313家儲能概念上市公司的扣非凈利潤,高于6000萬元的0家;大于5000萬元小于6000萬元的1家;大于1000萬元小于5000萬元的68家,大于100萬元小于1000萬元的160家,小于100萬元的23家,指標數為0或負數的59家。
四、企業現金流普遍短缺。
經營性現金流與流動負債的比值:高于50%的企業有0家,其中128家經營性現金流為負,164家總現金流為負。
并購時刻即將到來
“最近,我們到國內很多地方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從北京到山西、陜西、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廣西、廣東,一直到海南。實際走訪、座談、參觀、調研了很多企業和地方政府,了解到大量的一手情況。上述統計數據與我們的調研實感比較吻合。”國家能源局特聘專家、中國水利電力質量管理協會常務理事丁瑞明說,“為什么會出現上述情況?一是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企業經營成本持續增高,二是受行業產能過剩影響,企業生存壓力加大,紛紛壓低競標價格;而原材料與產成品價格剪刀差的存在,必然會讓企業財務狀況加速分化。”
丁瑞明的觀點與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專家、中國化學(601117)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副秘書長、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綠色儲能研究所所長陳永翀所見略同。
“2022年中國新增3.3GW新型儲能,市場規模約140億元,而2023年上半年中國新增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約8.63GW,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容量總和。”陳永翀指出,總體來看,目前儲能產業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國內新型儲能市場收益模式尚不健全,市場規模“有量無利”,低價甩量中標現象較為突出。
上述兩位專家所言不虛。
記者在北京一家從事儲能管理業務的企業A調研時了解到:該企業最近參與了一個大項目的奪標工作,他們按照極端微利模型給出了報價;開標結果顯示,企業A的報價與另一家上市公司B的報價非常接近(總額差距不到2萬元),但兩家竟均未中標;中標企業C的報價,比企業A、B的微利模型報價還低20%。
企業A的總經理張先生(此處應受訪者要求匿名處理)對中國工業報說,現在的市場競爭可以用慘烈來形容。這把利劍不但指向別人,同時也砍向自己。但是企業為了生存,實在沒有辦法,即使虧本也得干,因此大量企業的利潤指標都非常難看。
“市場競爭加劇,行業正在進入生死卡位賽階段。”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決策支撐部處長、民盟參政議政專家何禹橋判斷:市場未來可能由百家爭鳴演變成為頭部引領。
何禹橋的判斷符合規律。
綜合313家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分析,當前儲能市場競爭力度仍在加大,行業分化仍在持續;按照市場規律,合理的并購資產價格應該出現在其實際凈值上下。隨著越來越多待淘汰的企業產能進入破產清算環節,最佳的并購時機離得不遠了。
決勝方向在哪里?
對于儲能產業未來的發展對策,專家們給出了相關建議。
陳永翀認為,儲能是萬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我國產業轉型和升級發展有重要意義;但目前新型儲能技術距離安全、經濟、綠色的綜合發展目標還有差距,未來需要發展本質安全的儲能專用電池和其它儲能技術,通過創新延壽技術降低新型儲能度電成本至抽水蓄能的水平,以及結合易回收儲能產品的開發設計,發展綠色回收技術,確保產業的大規模可持續發展。應該積極建設市場應用導向的綠色儲能技術創新體系;創造有利于技術和產業融合發展的投資環境和創新環境;推動電力體制改革,將調度和電網分離,逐步由計劃性政策電價向競爭性市場電價方向發展,建立有利于新能源和儲能產業健康發展的市場體系。
丁瑞明提出,儲能技術在氫能燃料電池和固態電池方向的發展值得高度關注。這兩種技術路徑,無論哪種創新取得成果,都將是重大突破。而為引導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議適度拉大用電峰谷差,在用能端充分利用儲能來降低能源費用,放開儲能參與電網調度政策限制,降低虛擬電廠容量門檻,積極鼓勵用戶參與用電負荷調節,提高電力系統整體效率,實現用能的柔性化和智能化。
何禹橋認為,未來十年電網側集中儲能仍將以抽水蓄能為主,預計到2030年左右,國內可用的抽水蓄能資源將基本開發完畢,儲能技術路線必然出現多樣化趨勢。而在新型儲能中,合成天然氣、壓縮空氣儲能、超導儲能、超級電容儲能、飛輪儲能、熱儲能等仍處于研發階段,在技術成熟度及經濟性方面需進一步改善;未來能夠突破技術瓶頸又能解決成本問題的廠商才最具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