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是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之一,其漫長的海岸線和低洼地區使該地區容易受到極端天氣和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可影響6億多人。
因此,東南亞國家必須調整其日益加劇全球變暖的發展戰略,例如該地區對煤炭和石油作為主要能源的依賴。如果不加以控制,到本世紀末全球變暖可能會使東南亞GDP減少約11%,并影響農業、旅游業和醫療保健等重要部門。
東南亞有潛力成為可再生能源制造業的全球領導者,同時實現其經濟增長目標。該地區國家在制造業方面已經有了強大的基礎,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制造業可能為東南亞帶來1600億至2000億美元的收入。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一份報告,其中約50-60%的收入將由低碳出行和清潔能源行業驅動。
太陽能光伏制造
到2030年,東南亞有潛力生產125-150吉瓦的光伏組件容量。該地區已經控制了世界2-3%的多晶硅和硅片產能,以及世界9-10%的組件和電池產能,大部分生產集中在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和泰國。
此外,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全球光伏組件出口的三分之一由東南亞國家供應。這些光伏產品出口大多指向美國和歐盟市場。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國家擁有強大的生產能力,同時滿足國內和全球需求,而印度尼西亞則有更多的小型組件組裝公司服務于龐大的國內市場。
電池制造
到2030年,東南亞有巨大的潛力生產140-180 GWh的電池,并成為電池制造中心。考慮到該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東南亞自然有利于發展端到端的鎳錳鈷(NMC)電池生態系統。該地區擁有世界25%的鎳儲量,僅印尼就擁有最大份額的關鍵礦產(約占全球儲量的21%)。
東南亞對電池的需求預計到2030年將以40%的年增長率增長,達到70-80 GWh。電動汽車電池和電池儲能系統(BESS)的發展推動了這一需求。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越南對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不斷增加,而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需求主要由BESS推動。
印尼的電池供應鏈
印尼的鎳儲量使該國成為全球電動汽車行業不可或缺的國家,其目標是成為全球電動車中心之一。印尼海事與投資協調部長Luhut Binsar Pandjaitan表示,包括美國特斯拉和中國比亞迪在內的全球電動汽車制造商正在敲定在印尼投資項目。印尼的目標是到2027年成為世界前三大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國之一。
印度尼西亞于2014年首次對鎳礦出口實施禁令,主要來自中國的外國投資者開始投資印尼鎳供應鏈,特別是冶煉廠的建設。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的目標是擁有30家冶煉廠。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2016年印尼只有兩家冶煉廠。
2022年,印尼加工鎳的出口額估計達到300億美元,比2015年的10億美元大幅增長。預計到2025年,印尼的鎳產量將占世界鎳產量增長的一半。
結論
總之,東南亞正處于一個關鍵時刻,向可再生能源制造業轉型不僅解決氣候脆弱性,還釋放了大量經濟機會。通過利用太陽能光伏和電池生產,這些國家可以率先采取全球可持續能源舉措,同時增強其經濟增長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