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2024中國風能新春茶話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電促會碳達峰碳中和專業委員會會長、國網發展部原黨總支書記、國網新疆電力公司原董事長劉勁松,獲得年度唯一的“中國風能人·行業建設特別貢獻獎”。頒獎辭中“打造新能源行業的‘最強大腦’,推動風電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助力能源變革乘上數字化快車”,為劉勁松在新能源云所做的努力與貢獻,添加了時代的注腳。
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建中和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施鵬飛為劉勁松頒獎
談及獲獎的感受時,劉勁松坦言,自己完全沒想到。國家電網牢記“國之大者”,爭當清潔低碳的先行者、引領者和推動者。自己作為國網新能源云項目的具體負責人,是在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發展部牽頭相關部門配合開展的這項工作,能夠受到風電行業的嘉獎,這是風電企業、廣大用戶對新能源云平臺的認可與肯定,也為新能源云在風電行業做出的貢獻而感到自豪, 非常感謝廣大客戶對新能源云建設的理解與支持!
劉勁松從大學畢業后即加入國網,從輸變配各專業基本班組的工人到專業技術人員,再到生產管理者,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任職地從遼寧、寧夏、新疆,再到總部,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對能源數字化轉型有著獨到見解。他認為,碳達峰碳中和是目標,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是路徑,建立新型電力系統、新型能源體系和產業鏈供應鏈是具體措施。建立云平臺必須牢固樹立服務觀念,堅持“系統跟隨業務需求走”的理念。客戶在哪里?客戶的需求是什么?我們服務的市場在哪里?這需要大量的調研,再根據市場需求為客戶量身設計、建設(生產)客戶滿意的平臺(產品)。找到客戶急需解決的難題,是設計云平臺構架、流程、模型的前提條件。
新能源早期快速發展時,項目并網流程繁瑣冗長,需要找多個部門跑手續,而拖欠補貼往往造成大量企業資金周轉困難,拿不到貸款,甚至出現資金鏈斷裂。針對新能源發展的痛點、堵點,從頂層制度設計角度出發,國家電網公司在能源局等部門支持下,自2018年10月以發展部牽頭國網電商公司為主,依托國網能源院、中國電科院、南瑞集團、信產集團、許繼集團和相關省電力公司,啟動國網新能源云系統設計建設。有著多年實際工作經驗的劉勁松成為具體項目負責人。
“電網作為連接發電端與用電端的樞紐,通過光纖把信息流、數據流連起來,國網無論從掌握的平臺數據還是硬件條件來說,都是義不容辭的。而且信息的公開有利于公眾參與電網監督,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劉勁松帶領合作團隊深入全國各地新能源企業進行調研,全面掌握企業需求,反復研討新能源全過程管理建設方案和需求設計;多次召集會議,組織平臺架構專家研討技術架構;走訪國家新能源規劃與研究機構,交流新能源規劃、政策研究、消納計算、信息化建設經驗。2019年4月,國網寧夏公司啟動了新能源云第一個試點建設工作,同年11月,試點向13個省份推廣。此后,項目根據試點情況進行總結優化,完善管控機制,推進后續平臺開發。2020年4月,平臺向國網供電區其余14個省份推廣,迭代升級,開展需求報告評審。后續又完成試點項目驗收、集中攻堅數字化建設,確定商業運營方案等。期間,國網公司領導多次對新能源云建設工作做出批示,指出新能源云有利于聚焦政府監管和社會關注重點,解決了可再生能源規劃散亂、管理不統一、過程不透明、服務不普惠等問題,改善了公司內部橫向協調、縱向貫通關系。
2021年4月20日,首個縱向全貫通、橫向全覆蓋的新能源開放服務平臺——“國家電網新能源云”正式上線運行。同年11月,新能源云被列入國家“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由此可見,推進國網“新能源云”向國家級能源云平臺升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密密麻麻的工作日程,200多頁的設計圖表,一摞摞堆積的資料,見證了6年來劉勁松主持新能源云建設的不平凡歷程。
“貢獻最大、認可度高的,恐怕是風光儲氫水火核全流程貫通的線上接網服務,這為全口徑電源企業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提高了效率;全過程補貼項目,實現線上申報、審核、變更、公示、公布等一站式服務,使新能源企業盡快拿到補貼,受到廣大用戶的高度肯定。”劉勁松介紹道,“新能源云依托電網核心業務,聯接供給側與消費側,包含政策體制和技術,國際合作等,共計15個子平臺。像消納計算平臺,運行監測、分布式新能源規劃和配網承載力服務、供需預報警平臺、儲能規劃和安全監測等,為金融機構、上下游企業、行業智庫等提供了輔助決策支持體系,避免巨大的資源浪費。”
目前,該平臺憑借強大的數據功能,累計接入風光場站超過530萬座,裝機容量超過8億千瓦。入駐企業1.7萬余家,與省級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互聯互通,累計為1.2萬余個集中式電源項目提供在線接網服務;累計公布43批約4.5萬個、2.15億千瓦的補貼項目清單,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新能源云平臺。“新能源云助力數字經濟和新基建”也被G20全球基礎設施中心收錄,為G20成員國及全球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參考,與國際同行一道為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彰顯中國智慧。
談到新能源云的最終目標時,劉勁松說,“就是要提高整體資源配置效率,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新型能源數字經濟平臺,服務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服務綠色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
新能源云已經奠定了新能源源網荷儲碳的服務基礎,未來,新能源云還將服務新能源/電網工業互聯網業務、綠色金融業務體系、綠電/綠證業務體系等。例如,在綠電服務方面,通過用戶負荷智能平臺,能夠與全國5億多只智能電表相聯,知道每一戶每個電器的耗電量,使用了多少綠電。每個企業或個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碳賬戶、碳足跡。
“世界競爭是能源與科技之爭,中國只能走新能源發展之路,才能把能源安全緊緊握在自己手中。同時,能源發展也關系到每一個人,決不是某一家企業的事。因此,無論是哪一種能源形式,哪個行業的低碳轉型,都與我們息息相關,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劉勁松對未來能源發展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