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新興產業,該產業去年全球市場有500億美元。在市場的刺激下,去年中國光伏產業飛速發展。對于整個產業鏈而言,光伏產業之前的高利潤率一直備受社會“詬病”。說來說去,我們不僅要問:我們的光伏產業利潤又該是怎樣一番情勢?
加州研究機構iSuppli的報告顯示,2008年,光伏產業的利潤率高達40%,而2009年大部分公司利潤率為零。
2010年,權威市場研究機構英國IMSresearch的報告顯示,是年第三季度,尚德電力(STP.NYSE)問鼎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冠軍寶座,其超越的是薄膜電池霸主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Solar)。但是仔細分析尚德電力多年來的財務數據就會發現,其光伏組件利潤率并不高。2005年該公司毛利潤率曾為30.3%,但2009年直線下跌至20%;凈利潤率則從5年前的13.5%下跌到去年的5.1%。今年第三季度雖然其業績有所回升,但毛利潤率仍不如2009年,只有17%左右。
而第一太陽能公司2007年到2009年的毛利率在45%到50%之間,凈利潤率則維持在27.9%到31%。是年一、二季度,第一太陽能的毛利率穩定在48%~49%的水平。
在光伏行業里,據了解,尚德電力目前的毛利潤率低于其他一線光伏組件生產商,如英利綠色能源、天合光能、林洋新能源的毛利潤率分別是33.3%、31.4%和22.7%。
航天機電董事長姜文正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也表示,近年光伏全產業鏈毛利率估計不低于30%,其中組件為5%,而電站及上游業務的毛利率則遠高于這個數字。
江蘇某中型光伏企業有關人士對媒體表示,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上漲不說,海內外市場光伏電池組件價格持續下行,近來企業利潤下滑非常嚴重,已經不足5%。
毫不諱言光伏行業價格戰
據經濟之聲報道,每逢門店開業,企業開張,與會人士總免不了要說幾句道喜的話。然而在5月23日舉行的中國機電商會太陽能光伏產業分會的成立儀式上,記者聽到與會嘉賓更多的卻是警告,他們提得最多的一個詞是“價格戰”。臺下占全國光伏產品出口額95%的186家公司的代表,毫不諱言光伏行業價格戰問題。
在大家普遍覺得光伏產業最壞的事情還未到來的時候——
今年3月份,去年最大的光伏需求增加國意大利突然放棄固有的光伏電價補貼機制,不再對電價補貼進行明確,這極大地提高了光伏電站建設的不確定性。
此外,歐洲主要光伏發電國家市場如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都相繼減少了對光伏發電的補貼和優惠政策。增速最快的國家市場之一捷克更是提出了一系列針對其國內泡沫式光伏電站投資的“懲罰方案”,該方案包括征收26%的“太陽能稅”。
2011年,中國光伏企業在歐洲市場可謂再次遭受打擊,數以百萬兆瓦的光伏組件全部滯留在意大利港口,并被要求普遍降價30%。
據太陽能行業專業網站Solarbe光伏網報道,內部人士透露,這些組件的總量可能達幾百MW,如果算上正在海運的將更多。
在光伏企業暗地里私自憋足了勁,羞于公開自身內在的技術、成本與價格的時候,一次機會便讓他們繳了械。
據經濟之聲報道,在一家美國上市公司工作的陳小姐,23日陪著老板來參加中國機電商會光伏產業分會的成立儀式。他們的公司在天津、河北都有污水處理等綠色環保項目,這次他們想看看光伏行業的市場前景如何?結果會議沒開到一半,老總就起身準備離場。陳小姐私下跟記者說,才到會場一會兒,就有太多的負面信息灌到老板的耳朵里,
我們不能不說是外在逼迫了內在,在國內信息多有杜撰之嫌的時候,國外任何關于光伏產業的風吹草動,都足以讓國內企業膽戰心驚。起碼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這樣一家企業敢發飆說,“我活著的目的不是為了出口”。因為出口豐厚的利潤,沒有企業不想分得一杯羹。至于國內,僧多粥少是一方面,再有這羹之于企業的熱望也是欲壑難填,而利潤之于國外更是不堪比擬。
迫降30%,豈非要了企業的命?
據相關媒體報道,國內某組件產量排名全球前十的一位經理透露,據其所知,有一家位于昆山的光伏企業已經有一半的員工被無薪放假,而周邊的幾家工廠大多已停產一半左右。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由于銷往歐洲的組件產品的毛利普遍在30%以下,目前,英利和常州天合的產品銷售毛利均達到或超過30%;甚至國內光伏企業的領頭羊無錫尚德的毛利都不到20%。若降價30%,則意味著什么?
據記者在進行信息收集過程中了解到,今年3月初,浙江省內一家代理公司出口一批光伏組件到意大利,但由于該國突然放棄固有的光伏電價補貼機制,這批產品只能滯留在港口倉庫。對方提出,如果降價30%,他們才會接受這批產品,而這樣的降幅就意味著虧本。而去年高峰時光伏企業利潤可達30%至40%,但眼下只剩一半還不到。
如果光伏行業出現不景氣,那么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生產國所受影響不容低估,二三線光伏企業將首當其沖。
“眼下的波折其實可視為一個提前到來的‘壓力測試’。”浙江省太陽能協會秘書長沈福鑫這樣表示,光伏產業所需資金大,技術設備要求高,一些企業經受不住可能會退出。但光伏是朝陽產業這點沒錯,我國到2020年,國內光伏裝機容量將達50吉瓦以上,真正決心大的、耐受力強的企業會留下來。
光伏產業總的來說是一種政策控制下的市場經濟,際通寶分析則認為,因此它會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其一是政策導向的影響,其二是市場經濟規律的影響。現在是歐美等國家的政策制定者與全球光伏產業供應鏈的一種博弈,最終將會達成一種合理而穩定的價格區間,不可能允許任何產業環節長期出現暴利,因此像前幾年出現的那種短期投機及暴利的經營模式不可能長期重復上演。2011年市場競爭必然激化,價格戰將是其是主要的表現手段,未來光伏產品價格將進一步下跌,行業洗牌不可避免。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就此指出,產業鏈產品價格的全線下滑表明光伏行業進入了正常發展軌道。多晶硅、硅片等企業之前享受較高利潤,這輪降價只不過使之讓出一部分高利潤,而受考驗最大的將是光伏組件廠商。
“大魚吃小魚”非吃不可
尚普咨詢預計,到2011年年中或年底,尚德電力、晶澳、天合光能、英利等企業產能都將超過1.5吉瓦,有的甚至超過兩吉瓦;一大批“擠破了頭”闖進來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如中節能、國電集團、宏潤建設、新華光等一路高歌猛進。2011年,世界市場能否消化這些新增產能還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光伏企業殘酷的競爭與廝殺已在所難免。
2011年,各國政府先后在對太陽能光伏項目補貼實施的削減計劃,首先迫使中國光伏產業各環節的產品價格近期應聲下跌。
全球最大光伏一體化生產廠商英利綠色能源董事長苗連生6月27日在接受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國內光伏組件及原料行業已告別過去的暴利時代,光伏市場已進入寒冬期。寒冬過后,光伏市場將逐漸恢復理性。
由于歐洲補貼政策變化以及政策的不確定性,光伏產品制造商庫存出現積壓,6月份以來整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鏈的產品價格整體出現大幅下降。4月1日開始至今,現貨市場多晶硅價格下跌40﹪至53.7美元/公斤,硅片價格下跌40﹪至0.54美元/瓦,組件價格下跌27﹪至1.13美元/瓦。全產業鏈價格的迅速下跌,使得所有光伏企業毛利率大幅下滑,利潤空間迅速收窄,一部分無成本優勢的中小企業出現虧損,開工率一度跌至50﹪以下。
去年是光伏行業火爆的一年。IMSResearch的報告顯示,2010年,全球新增光伏安裝量增長了130%,達到17.5GW(1GW=1000兆瓦=100萬千瓦)。
不過今年的增速恐怕就沒這么樂觀了。行業觀察機構Solarbuzz預計,2011年全球光伏電池組件需求量約為20.4GW,增速將大大減緩。2011年的出貨量將達到23.8GW,由于供過于求,組件出廠價可能將面臨高達17%的跌幅。
光伏電池板的主要組成部分——太陽能電池的價格由于大量供給沖擊市場以及歐洲削減光伏發電補貼導致需求被抑制等原因在五月開始下跌。
業界享譽的高盛集團投資的電池制造商Spectrawatt在四月關閉了其位于HopewellJunction和紐約的工廠,裁員117名工人。
可是國內的重點企業確是另一番景象——
各大廠商擴容的步伐卻一點也沒有減緩。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處王世江博士稱,在去年全球光伏市場強勁需求的帶動下,大型光伏企業紛紛擴產,全球產能將再攀新高。全球排名前七的光伏組件企業的總產能將由去年的8.58GW擴產至13.48GW,增長率將達到54.7%。
從龍頭企業到二三線企業,2011年都無一例外地在產能擴張的道路疾馳,似乎誰都沒有察覺過剩的危害或無懼投資的風險。然而,這種怪象背后卻有著行業發展規律的合理注解,產能過剩恰是當前龍頭企業所求,甚至是刻意為之。
以國內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江蘇中能為例,2010年,江蘇中能剛從1.8萬噸擴張到2.1萬噸,今年初又宣布將投資近150億元人民幣進行擴張,硅料產能將達到驚人的6.5萬噸。江蘇中能副總裁呂錦標介紹,今年下游龍頭企業與江蘇中能的多晶硅長單價格約為50美元/公斤,而6月份的市場零售價約為65美元/公斤。
2010年全年的高速發展期內,面對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光伏產業內新生另一個產業模式,即大規模擴張光伏電池生產線規模,快速擠占新增市場空間。2010年無錫尚德的產能也從700兆瓦擴張到了1800兆瓦,而據無錫尚德投資者關系經理張建敏透露,今年產能將達到2.4吉瓦;而英利綠色能源的銷量也從2009年的525兆瓦提升到了去年的950兆瓦以上。
業內人士指出,光伏龍頭企業如無錫尚德、常州天合、英利新能源等都有專業的團隊分析預測市場變化,對今年的行業性產能過剩應是有所預料,但均在去年大肆擴張產能。可見,行業龍頭企業一方面已欲借產能過剩打一場價格戰,另一方面產能過剩下加劇的競爭更利于龍頭企業發揮品牌與售后等優勢要素。
據悉,今年宣布擴大產能的光伏企業為數眾多,一些公司甚至擴產超過1G瓦,去年雖然國家進行了幾次光伏招標,但是能夠發電并網的不過400兆瓦而已。與眾多企業巨大的擴產目標相比微乎其微。
因光伏企業大幅擴產,在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很多光伏企業開始停止一些生產線的產品生產,有人估計,現在光伏企業的開工率在50%-70%,如果市場需求持續下降,那么更多的光伏生產線將停產。
英利集團是光伏行業的龍頭之一,該集團首席戰略官王亦逾就于近期在媒體上表示“去年市場那么好,小公司也要等大公司賣不出貨了才能賣得出去。”盡管今年的光伏市場整體供大于求,但如果將小公司的份額從總的市場供應中去掉,大品牌的廠家對于市場依然是供小于求的。
內需拉動“力不從心”
6月初中國宣布十二五光伏裝機上調5GW至10GW,2020年普遍認為裝機目標將上調至50GW,高于之前的20GW。近日,我們了解到青海省9月份將有1GW規模的光伏電站并網,與十二五裝機目標上調形成呼應,也使2011年中國光伏裝機將超過之前1GW的預期。
中金公司分析師陳華表示,今年4~5月全球主要光伏市場德國、意大利均由于政策預期游移不定導致光伏裝機處于幾乎停滯狀態,產能過剩帶來嚴重的庫存壓力,使得4月1日開始至今現貨市場多晶硅價格下跌40%至53.7美元/公斤,硅片價格下跌40%至0.54美元/瓦,組件價格下跌27%至1.13美元/瓦。全產業鏈價格的迅速下跌,使得所有光伏企業毛利率大幅下滑,利潤空間迅速收窄,一部分無成本優勢的中小企業出現虧損,開工率一度跌至50%以下。
進入6月,德國新補貼政策出臺,由于3~5月僅安裝了700MW的光伏組件,年化裝機低于3.5GW的政策門檻,7月1日將免于下調補貼,好于市場之前3-6%的下調預期。另一亮點來自中國市場。
從全球光伏產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光伏產業90%是政策市場,目前光伏產業還不完全是市場經濟,還主要是政府行為,一旦海外市場產銷平衡時,任何一個國家也不會拿出錢來補貼外國企業,因此對于中國光伏產業來說,發展自己的市場顯得尤為促迫。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紀凡認為,目前太陽能發電仍處在行業發展早期,市場和政策存在不確定性。未來全球光伏市場挑戰巨大。其持續發展仍需社會各方尤其是各國政府的有力支持。2015年前國內的光伏行業將發生大規模兼并重組。
苗連生則指出,任何行業都有發展上升期和低谷期,光伏產業在漸漸告別過去的暴利時代之后,企業的生存正面臨自身研發、管理、成本控制和品牌建設等方面實力的考驗。英利此前就十分注重上述幾方面因素的積累,已經為即將到來的優勝劣汰做好充分準備。他表示,光伏產業未來將回歸理性發展,發電價格會降至常規電力同等水平。
苗連生表示,目前太陽能光伏行業產業鏈各環節單獨形成各自的利潤空間,而從整個產業鏈角度來看,這些利潤空間之間并未有效傳導,各環節之間的利潤率不匹配,令整個產業鏈產品成本的構成不盡合理。可以預見,未來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成本還有很大下降空間。
加州研究機構iSuppli的報告顯示,2008年,光伏產業的利潤率高達40%,而2009年大部分公司利潤率為零。
2010年,權威市場研究機構英國IMSresearch的報告顯示,是年第三季度,尚德電力(STP.NYSE)問鼎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冠軍寶座,其超越的是薄膜電池霸主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Solar)。但是仔細分析尚德電力多年來的財務數據就會發現,其光伏組件利潤率并不高。2005年該公司毛利潤率曾為30.3%,但2009年直線下跌至20%;凈利潤率則從5年前的13.5%下跌到去年的5.1%。今年第三季度雖然其業績有所回升,但毛利潤率仍不如2009年,只有17%左右。
而第一太陽能公司2007年到2009年的毛利率在45%到50%之間,凈利潤率則維持在27.9%到31%。是年一、二季度,第一太陽能的毛利率穩定在48%~49%的水平。
在光伏行業里,據了解,尚德電力目前的毛利潤率低于其他一線光伏組件生產商,如英利綠色能源、天合光能、林洋新能源的毛利潤率分別是33.3%、31.4%和22.7%。
航天機電董事長姜文正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也表示,近年光伏全產業鏈毛利率估計不低于30%,其中組件為5%,而電站及上游業務的毛利率則遠高于這個數字。
江蘇某中型光伏企業有關人士對媒體表示,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上漲不說,海內外市場光伏電池組件價格持續下行,近來企業利潤下滑非常嚴重,已經不足5%。
毫不諱言光伏行業價格戰
據經濟之聲報道,每逢門店開業,企業開張,與會人士總免不了要說幾句道喜的話。然而在5月23日舉行的中國機電商會太陽能光伏產業分會的成立儀式上,記者聽到與會嘉賓更多的卻是警告,他們提得最多的一個詞是“價格戰”。臺下占全國光伏產品出口額95%的186家公司的代表,毫不諱言光伏行業價格戰問題。
在大家普遍覺得光伏產業最壞的事情還未到來的時候——
今年3月份,去年最大的光伏需求增加國意大利突然放棄固有的光伏電價補貼機制,不再對電價補貼進行明確,這極大地提高了光伏電站建設的不確定性。
此外,歐洲主要光伏發電國家市場如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都相繼減少了對光伏發電的補貼和優惠政策。增速最快的國家市場之一捷克更是提出了一系列針對其國內泡沫式光伏電站投資的“懲罰方案”,該方案包括征收26%的“太陽能稅”。
2011年,中國光伏企業在歐洲市場可謂再次遭受打擊,數以百萬兆瓦的光伏組件全部滯留在意大利港口,并被要求普遍降價30%。
據太陽能行業專業網站Solarbe光伏網報道,內部人士透露,這些組件的總量可能達幾百MW,如果算上正在海運的將更多。
在光伏企業暗地里私自憋足了勁,羞于公開自身內在的技術、成本與價格的時候,一次機會便讓他們繳了械。
據經濟之聲報道,在一家美國上市公司工作的陳小姐,23日陪著老板來參加中國機電商會光伏產業分會的成立儀式。他們的公司在天津、河北都有污水處理等綠色環保項目,這次他們想看看光伏行業的市場前景如何?結果會議沒開到一半,老總就起身準備離場。陳小姐私下跟記者說,才到會場一會兒,就有太多的負面信息灌到老板的耳朵里,
我們不能不說是外在逼迫了內在,在國內信息多有杜撰之嫌的時候,國外任何關于光伏產業的風吹草動,都足以讓國內企業膽戰心驚。起碼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這樣一家企業敢發飆說,“我活著的目的不是為了出口”。因為出口豐厚的利潤,沒有企業不想分得一杯羹。至于國內,僧多粥少是一方面,再有這羹之于企業的熱望也是欲壑難填,而利潤之于國外更是不堪比擬。
迫降30%,豈非要了企業的命?
據相關媒體報道,國內某組件產量排名全球前十的一位經理透露,據其所知,有一家位于昆山的光伏企業已經有一半的員工被無薪放假,而周邊的幾家工廠大多已停產一半左右。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由于銷往歐洲的組件產品的毛利普遍在30%以下,目前,英利和常州天合的產品銷售毛利均達到或超過30%;甚至國內光伏企業的領頭羊無錫尚德的毛利都不到20%。若降價30%,則意味著什么?
據記者在進行信息收集過程中了解到,今年3月初,浙江省內一家代理公司出口一批光伏組件到意大利,但由于該國突然放棄固有的光伏電價補貼機制,這批產品只能滯留在港口倉庫。對方提出,如果降價30%,他們才會接受這批產品,而這樣的降幅就意味著虧本。而去年高峰時光伏企業利潤可達30%至40%,但眼下只剩一半還不到。
如果光伏行業出現不景氣,那么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生產國所受影響不容低估,二三線光伏企業將首當其沖。
“眼下的波折其實可視為一個提前到來的‘壓力測試’。”浙江省太陽能協會秘書長沈福鑫這樣表示,光伏產業所需資金大,技術設備要求高,一些企業經受不住可能會退出。但光伏是朝陽產業這點沒錯,我國到2020年,國內光伏裝機容量將達50吉瓦以上,真正決心大的、耐受力強的企業會留下來。
光伏產業總的來說是一種政策控制下的市場經濟,際通寶分析則認為,因此它會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其一是政策導向的影響,其二是市場經濟規律的影響。現在是歐美等國家的政策制定者與全球光伏產業供應鏈的一種博弈,最終將會達成一種合理而穩定的價格區間,不可能允許任何產業環節長期出現暴利,因此像前幾年出現的那種短期投機及暴利的經營模式不可能長期重復上演。2011年市場競爭必然激化,價格戰將是其是主要的表現手段,未來光伏產品價格將進一步下跌,行業洗牌不可避免。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就此指出,產業鏈產品價格的全線下滑表明光伏行業進入了正常發展軌道。多晶硅、硅片等企業之前享受較高利潤,這輪降價只不過使之讓出一部分高利潤,而受考驗最大的將是光伏組件廠商。
“大魚吃小魚”非吃不可
尚普咨詢預計,到2011年年中或年底,尚德電力、晶澳、天合光能、英利等企業產能都將超過1.5吉瓦,有的甚至超過兩吉瓦;一大批“擠破了頭”闖進來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如中節能、國電集團、宏潤建設、新華光等一路高歌猛進。2011年,世界市場能否消化這些新增產能還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光伏企業殘酷的競爭與廝殺已在所難免。
2011年,各國政府先后在對太陽能光伏項目補貼實施的削減計劃,首先迫使中國光伏產業各環節的產品價格近期應聲下跌。
全球最大光伏一體化生產廠商英利綠色能源董事長苗連生6月27日在接受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國內光伏組件及原料行業已告別過去的暴利時代,光伏市場已進入寒冬期。寒冬過后,光伏市場將逐漸恢復理性。
由于歐洲補貼政策變化以及政策的不確定性,光伏產品制造商庫存出現積壓,6月份以來整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鏈的產品價格整體出現大幅下降。4月1日開始至今,現貨市場多晶硅價格下跌40﹪至53.7美元/公斤,硅片價格下跌40﹪至0.54美元/瓦,組件價格下跌27﹪至1.13美元/瓦。全產業鏈價格的迅速下跌,使得所有光伏企業毛利率大幅下滑,利潤空間迅速收窄,一部分無成本優勢的中小企業出現虧損,開工率一度跌至50﹪以下。
去年是光伏行業火爆的一年。IMSResearch的報告顯示,2010年,全球新增光伏安裝量增長了130%,達到17.5GW(1GW=1000兆瓦=100萬千瓦)。
不過今年的增速恐怕就沒這么樂觀了。行業觀察機構Solarbuzz預計,2011年全球光伏電池組件需求量約為20.4GW,增速將大大減緩。2011年的出貨量將達到23.8GW,由于供過于求,組件出廠價可能將面臨高達17%的跌幅。
光伏電池板的主要組成部分——太陽能電池的價格由于大量供給沖擊市場以及歐洲削減光伏發電補貼導致需求被抑制等原因在五月開始下跌。
業界享譽的高盛集團投資的電池制造商Spectrawatt在四月關閉了其位于HopewellJunction和紐約的工廠,裁員117名工人。
可是國內的重點企業確是另一番景象——
各大廠商擴容的步伐卻一點也沒有減緩。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處王世江博士稱,在去年全球光伏市場強勁需求的帶動下,大型光伏企業紛紛擴產,全球產能將再攀新高。全球排名前七的光伏組件企業的總產能將由去年的8.58GW擴產至13.48GW,增長率將達到54.7%。
從龍頭企業到二三線企業,2011年都無一例外地在產能擴張的道路疾馳,似乎誰都沒有察覺過剩的危害或無懼投資的風險。然而,這種怪象背后卻有著行業發展規律的合理注解,產能過剩恰是當前龍頭企業所求,甚至是刻意為之。
以國內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江蘇中能為例,2010年,江蘇中能剛從1.8萬噸擴張到2.1萬噸,今年初又宣布將投資近150億元人民幣進行擴張,硅料產能將達到驚人的6.5萬噸。江蘇中能副總裁呂錦標介紹,今年下游龍頭企業與江蘇中能的多晶硅長單價格約為50美元/公斤,而6月份的市場零售價約為65美元/公斤。
2010年全年的高速發展期內,面對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光伏產業內新生另一個產業模式,即大規模擴張光伏電池生產線規模,快速擠占新增市場空間。2010年無錫尚德的產能也從700兆瓦擴張到了1800兆瓦,而據無錫尚德投資者關系經理張建敏透露,今年產能將達到2.4吉瓦;而英利綠色能源的銷量也從2009年的525兆瓦提升到了去年的950兆瓦以上。
業內人士指出,光伏龍頭企業如無錫尚德、常州天合、英利新能源等都有專業的團隊分析預測市場變化,對今年的行業性產能過剩應是有所預料,但均在去年大肆擴張產能。可見,行業龍頭企業一方面已欲借產能過剩打一場價格戰,另一方面產能過剩下加劇的競爭更利于龍頭企業發揮品牌與售后等優勢要素。
據悉,今年宣布擴大產能的光伏企業為數眾多,一些公司甚至擴產超過1G瓦,去年雖然國家進行了幾次光伏招標,但是能夠發電并網的不過400兆瓦而已。與眾多企業巨大的擴產目標相比微乎其微。
因光伏企業大幅擴產,在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很多光伏企業開始停止一些生產線的產品生產,有人估計,現在光伏企業的開工率在50%-70%,如果市場需求持續下降,那么更多的光伏生產線將停產。
英利集團是光伏行業的龍頭之一,該集團首席戰略官王亦逾就于近期在媒體上表示“去年市場那么好,小公司也要等大公司賣不出貨了才能賣得出去。”盡管今年的光伏市場整體供大于求,但如果將小公司的份額從總的市場供應中去掉,大品牌的廠家對于市場依然是供小于求的。
內需拉動“力不從心”
6月初中國宣布十二五光伏裝機上調5GW至10GW,2020年普遍認為裝機目標將上調至50GW,高于之前的20GW。近日,我們了解到青海省9月份將有1GW規模的光伏電站并網,與十二五裝機目標上調形成呼應,也使2011年中國光伏裝機將超過之前1GW的預期。
中金公司分析師陳華表示,今年4~5月全球主要光伏市場德國、意大利均由于政策預期游移不定導致光伏裝機處于幾乎停滯狀態,產能過剩帶來嚴重的庫存壓力,使得4月1日開始至今現貨市場多晶硅價格下跌40%至53.7美元/公斤,硅片價格下跌40%至0.54美元/瓦,組件價格下跌27%至1.13美元/瓦。全產業鏈價格的迅速下跌,使得所有光伏企業毛利率大幅下滑,利潤空間迅速收窄,一部分無成本優勢的中小企業出現虧損,開工率一度跌至50%以下。
進入6月,德國新補貼政策出臺,由于3~5月僅安裝了700MW的光伏組件,年化裝機低于3.5GW的政策門檻,7月1日將免于下調補貼,好于市場之前3-6%的下調預期。另一亮點來自中國市場。
從全球光伏產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光伏產業90%是政策市場,目前光伏產業還不完全是市場經濟,還主要是政府行為,一旦海外市場產銷平衡時,任何一個國家也不會拿出錢來補貼外國企業,因此對于中國光伏產業來說,發展自己的市場顯得尤為促迫。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紀凡認為,目前太陽能發電仍處在行業發展早期,市場和政策存在不確定性。未來全球光伏市場挑戰巨大。其持續發展仍需社會各方尤其是各國政府的有力支持。2015年前國內的光伏行業將發生大規模兼并重組。
苗連生則指出,任何行業都有發展上升期和低谷期,光伏產業在漸漸告別過去的暴利時代之后,企業的生存正面臨自身研發、管理、成本控制和品牌建設等方面實力的考驗。英利此前就十分注重上述幾方面因素的積累,已經為即將到來的優勝劣汰做好充分準備。他表示,光伏產業未來將回歸理性發展,發電價格會降至常規電力同等水平。
苗連生表示,目前太陽能光伏行業產業鏈各環節單獨形成各自的利潤空間,而從整個產業鏈角度來看,這些利潤空間之間并未有效傳導,各環節之間的利潤率不匹配,令整個產業鏈產品成本的構成不盡合理。可以預見,未來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成本還有很大下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