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我國首款百公斤級車載液氫系統——“賽道1000”在北京隆重發布。該產品是液氫重卡的核心設備之一,將助力氫能重卡突破1000公里續駛里程,是我國將液氫應用于交通運輸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
北京科技創新促進中心副主任徐琤、航天科技集團資產經營部副部長申強、六院院長王萬軍、科技委主任譚永華、副院長朱奇、總經濟師王楓、科技委副主任曲勝、我所所長王成剛,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雙新中心,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一汽解放、東方電氣氫能公司、北汽福田、億華通、濰柴動力、中國重汽、北奔重汽、金龍汽車、質子汽車、航天萬山公司等重卡產業鏈企業,中關村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聯盟、中石化燕山石化、滬東中華造船公司、商飛北研中心、中車株機公司、暉石能源、攀枝花花城投資等氫能產業鏈相關單位,以及六院兄弟單位的領導出席發布儀式。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楊思鋒主持產品發布儀式。
王萬軍在致辭中指出,航天六院將氫能產業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具體實踐,統籌謀劃氫能產業發展,發揮總體牽引作用,帶動氫能全產業鏈培育,積極構建多維度液氫應用場景及解決方案,營造開放包容的液氫生態。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在車載液氫系統領域進行了大量開拓性的技術創新和工程實踐,解決了重型卡車續駛里程、載重、空間的痛點,在儲氫密度、單位能耗、供氫速率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實現了液氫儲供系統與重型車輛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整車的集成應用,推動重型車輛邁入零排放新時代。希望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進一步加快產品體系迭代升級,推進標準體系建設,以液氫重卡需求為牽引,加快推動液氫重卡示范運行,積極打造氫能產業生態鏈,共同實現創新成果應用轉化,打造“氫能引擎”,推動航天液氫技術在交通強國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促進更多的航天技術產品服務國計民生。
儀式現場,王萬軍、譚永華、徐琤、朱奇、王成剛、彭俊毅共同為車載液氫系統“賽道1000”揭幕
現場播放了產品宣傳視頻,產品技術負責人卜玉對產品進行了介紹
作為我國液氫行業的引領者,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2016年開始車載液氫系統研制。2020年,搭載我所80kg系統的全球首款液氫重卡問世。2023年,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型車輛液氫儲供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順利通過綜合績效評價,突破了總體參數匹配、快響應可靠供氫、能量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通過了試車場多場景實況考核,首次實現了國內液氫系統在重型車輛集成應用。
新一代車載液氫系統,作為我國首款百公斤級車載液氫系統,在多方面形成新的突破,比肩國際先進水平。
采用正向設計和模塊化理念,通過儲供加流程深度優化整合,構建了液氫氣瓶、閥箱、汽化緩沖、控制、承力結構五大模塊,零部件全部實現國產化配套,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構建了我國唯一的車載液氫系統關鍵零部件及系統級測試體系,產品研發和制造過程中開展各類液氫測試驗證,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安全可靠。
新一代產品性能大幅提升。相同外廓尺寸下,有效容積增大20%,攜氫量提升至百公斤級,液氫氣瓶質量儲氫密度達到12%,整體系統儲氫密度超過10%。研制了國內首套專用加氫、回氣接口。
通過產品限價設計、優化制造工藝、強化供應鏈管理,新一代產品成本顯著降低,批量化生產制造后,成本有望進一步大幅降低。
發布會上,朱奇宣讀了《加快推動液氫重卡示范應用倡議》,并與液氫重卡產業鏈相關單位代表共同發起了“加快液氫重卡技術研發、完善液氫的基礎配套布局、開展液氫重卡的示范應用、加大對液氫重卡的政策支持力度”的倡議。
我所百公斤級車載液氫系統的研制成功,是大力發展新能源新質生產力、推動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實踐。隨著產品的批量生產和示范應用,可使我國液氫重卡發展水平躍上新臺階,為推動國家能源結構轉型、踐行綠色低碳交通提供重要技術和裝備基礎,有力助推我國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永無止境。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將依托國家能源液氫技術重點實驗室建設,錨定“一定要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的目標,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持續推動液氫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全力打造液氫開放創新生態,以創新鏈的突破引領液氫產業鏈的快速發展,推動產品持續迭代升級,加速推出車載液氫系統新產品、液氫加氫站、高效加注轉注裝備,為加快發展我國液氫重卡領域新質生產力貢獻航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