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国产高清中文手机在线观看-麻豆最新国产av原创精品-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吉林:搶先布局先進新材料、氫能與新型儲能等新領域新賽道

   2024-05-24 吉林省人民政府22410
核心提示:文件提出,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

近日,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美麗吉林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并發出通知。

文件提出,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加快構建體現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特征,符合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要求,具有吉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搶先布局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與高端醫療器械、先進新材料、氫能與新型儲能、衛星及應用等新領域新賽道,加快謀劃一批強基礎、促發展、利長遠的重大項目。

推進清潔能源快速發展。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以太陽能、風能、氫能、水能等為重點,建立多元能源供應體系,打造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加快推進“陸上風光三峽”“山水蓄能三峽”“全域地熱三峽”及東北松遼清潔能源基地送電華北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創建新能源產業“綠電+消納”試點,加快白城、松原、雙遼、通榆“綠電”示范園區建設,提升清潔能源本地消納能力。結合技術發展,適時推廣中深層地熱供暖試點示范項目。持續實施“氫動吉林”“醇行天下”行動,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

原文如下:

美麗吉林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重要指示精神,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推進生態強省建設,全力描繪“白山松水、煥美吉林”的“吉美”畫卷,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先行區,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中發〔2023〕30號)精神,結合吉林實際,制定本規劃綱要。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牢牢把握吉林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深入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培育“四大集群”、發展“六新產業”、建設“四新設施”,持續實施生態強省戰略,高水平建設美麗吉林,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總體目標是:以綠色優美、肥沃富饒、安全現代為總目標,全力打造長空如碧、綠水長流,沃野千里、疏朗有致,鄉愁如畫、詩意宜居的美麗吉林,讓山清水秀、繁星閃爍、鳥語花香、虎嘯鶴鳴常駐白山松水間,讓區域經濟協調穩健、城鄉發展交相輝映、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生態文明熠熠生輝成為老工業基地的嶄新標識。

第一階段(2024—2027年)。深入攻堅、持續改善,美麗吉林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現突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細顆粒物濃度控制在27微克/立方米以下,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保持在85%左右,劣五類水體穩定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黑土地保護成效顯著,典型黑土區保護面積達到3000萬畝,黑土地保護工程項目區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提高1克/千克。生態安全得到有效維護,森林覆蓋率、濕地保護率分別達到45.8%和45.22%,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穩定在72.3%。生態環境現代化治理體系進一步健全,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基本補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基本構建,生態補償、綠色金融等機制逐步完善,國家級“兩山”實踐創新基地達到8個,打造一批美麗吉林建設實踐樣板。

第二階段(2028—2030年)。提質加速、跨越發展,美麗吉林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有效優化,碳達峰目標順利實現。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城鄉人居環境品質顯著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持續性穩定性進一步增強,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穩固。生態環境現代化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生態經濟效益顯著增強,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第三階段(2031—2035年)。全面提升、示范引領,美麗中國吉林樣板基本建成。產業結構全面優化,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綠水青山黑土地、藍天白云好空氣成為高品質生活標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態系統多樣性持續性穩定性顯著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智慧化、數字化、信息化成色更足,美麗吉林建設的文化底蘊更加厚重。

戰略定位是:展望本世紀中葉,生態文明全面提升,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重點領域實現深度脫碳,生態環境品質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生態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吉林全面建成。

錨定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目標,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系統治理、重點攻堅,堅持深化改革、守正創新,堅持生態惠民、共建共享,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進程中走在前列,展現亮麗吉林遼闊風光。要堅持做到:

——全領域推進生態環境系統治理。加強大氣污染物協同控制,鞏固提升環境空氣質量并始終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強化流域“三水統籌”系統治理,全力提升優良水體比例,穩定消除劣五類水體,加強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率先實現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全面提升生態環境現代化治理水平。

——高水平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以提高耕地質量、保障糧食產能、促進黑土地資源永續利用為核心,突出科學利用,堅持種養結合,強化黑土地保護和分區分類整治修復,持續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和蓄水保肥能力,全過程保護好、利用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

——高標準筑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構建統一有序的生態保護空間格局,加強大長白山區域生態保護力度,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全面提升重點區域生態功能,鞏固吉林在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守牢生態安全底線。

——全方位暢通“兩山”雙向轉化渠道。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統籌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著力推動生態與農業、旅游業、文化產業等深度融合,聚焦重點行業,持續推進全產業鏈綠色化轉型,不斷提升綠色產能比重,推動“生態+產業”成為新經濟增長點。

二、綠色引領,建設低碳集約、動力強勁的轉型發展樣板

持續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動工業、能源、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重點領域轉型發展,不斷降低碳排放強度、自然資源消耗強度和環境損耗強度,提高發展“含綠量”“含金量”,增強吉林綠色競爭力。

(一)構建有序和諧的國土空間格局

強化空間布局引領。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構建“一圈四軸、三區兩屏”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全面推進長春現代化都市圈以及琿烏開發開放發展軸、沿邊開發開放發展軸、哈大先進制造業發展軸、集雙南部門戶發展軸成為區域增長極,打造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以東部山地特色農林業發展區、中部糧食和農產品生產核心區、西部生態農牧業發展區為基底,優化農業空間布局,強化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建設,筑牢“糧倉肉庫”安全基石。以東部森林生態安全屏障、西部防風固沙生態安全屏障為依托,優化生態空間布局,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夯實安全永續發展基礎。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體系。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統籌農業、生態、城鎮等各類空間布局。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到2035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944萬畝,力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中有增。堅守生態保護紅線,紅線區域面積保持在53636平方千米以上,并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性質不改變。嚴格管控城鎮開發邊界,推動城鎮空間內涵式集約化綠色發展。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嚴格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

(二)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完善落實“雙碳”工作機制。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確保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加強碳排放雙控基礎能力和制度建設。深入實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動及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舉措。推進碳排放統計核算,逐年編制溫室氣體清單。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完善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推動擴大碳排放權交易行業覆蓋范圍。實施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持續推進重點領域碳中和路徑、機制、科學技術和標準規范研究。

推進重點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全面推進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生態建設等重點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探索多領域、多層級各具特色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路徑,在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控煤減排、清潔能源替代等方面實現突破。提升大氣、水、土壤、固廢等領域多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治理水平。以區域、城市、產業園區、企業等為單元,開展多層次協同創新試點。加快實施減污降碳協同工程,支持能源結構低碳化、移動源清潔化、重點行業綠色化、工業園區循環化轉型。到2027年,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結構優化調整和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到2035年,多層次多領域減污降碳協同治理體系全面建成。

充分挖掘資源碳匯潛能。鞏固生態系統固碳作用,不斷提高森林質量、林木蓄積量和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深度挖掘西部地區河湖沼澤碳匯潛力,加強退化耕地治理,提升農田有機質含量,增加農田碳匯,穩定提升森林、草原、濕地、耕地等重要生態空間的固碳能力。推動可再生能源、林草濕碳匯、甲烷回收利用和能效提升等項目溫室氣體減排效果量化核證,鼓勵相關項目主體積極參與溫室氣體減排。積極開發碳匯金融產品。超前推進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應用部署。

(三)加快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推進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嚴把項目準入關口,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上馬。實施清潔生產水平提升工程,系統推進工業、農業、建筑業、服務業等領域清潔生產,引導重點行業深入實施清潔生產改造。嚴格落實重點行業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等相關標準,著力培育一批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綠色示范工廠、綠色示范園區,推動工業重點領域新建項目能效、環保達到標桿水平。高標準建設吉西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加快構建體現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特征,符合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要求,具有吉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搶先布局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與高端醫療器械、先進新材料、氫能與新型儲能、衛星及應用等新領域新賽道,加快謀劃一批強基礎、促發展、利長遠的重大項目。推進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服務型制造,構建交叉滲透、跨界協同的產業生態。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冰雪經濟和休閑度假產業。積極培育壯大環保產業,構建環保產業新格局。到2035年,綠色低碳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廣泛形成。

(四)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推進清潔能源快速發展。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以太陽能、風能、氫能、水能等為重點,建立多元能源供應體系,打造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加快推進“陸上風光三峽”“山水蓄能三峽”“全域地熱三峽”及東北松遼清潔能源基地送電華北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創建新能源產業“綠電+消納”試點,加快白城、松原、雙遼、通榆“綠電”示范園區建設,提升清潔能源本地消納能力。結合技術發展,適時推廣中深層地熱供暖試點示范項目。持續實施“氫動吉林”“醇行天下”行動,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

優化能源消費結構。重點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費,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石油消費“十五五”時期進入峰值平臺期。嚴控新增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消費目標管理和減量替代管理。嚴格控制煤電裝機規模,加快現役煤電機組節能升級和靈活性改造。有序關停改造分散燃煤鍋爐和小火電,逐步減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燒。因地制宜推進煤改電、煤改生物質。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0%左右;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進一步提高。

(五)統籌推進交通運輸和城鄉建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

加快交通運輸體系升級。深入推動大宗貨物“公轉鐵”,加快鐵路專用線規劃建設,提升大宗貨物清潔化運輸水平。推進鐵路場站、民用機場、物流園區等綠色化改造和鐵路電氣化改造。建設綠色鐵路、綠色公路、綠色機場。深入實施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推進城市綠道網絡建設,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服務系統,倡導綠色出行。到2027年,老舊內燃機車基本淘汰;到2035年,鐵路貨運周轉量占總周轉量比例達到25%左右。

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推進新能源、清潔能源車輛在城市公交、城市配送等領域應用,公共交通等領域新增或更換作業車輛優先采用清潔能源車輛。推動超低和近零排放車輛規模化應用、非道路移動機械清潔低碳應用。加快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探索。探索推廣氫能等新能源交通工具。結合城市更新行動和智慧城市建設,加快重點場所充電樁、換電站、加氫站等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充電設施網絡體系。到2027年,新增汽車中新能源汽車占比力爭達到45%。

提升綠色建筑、綠色建造水平。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節能降碳改造,推動超低能耗、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使用近零碳建筑。加快建筑用能電氣化和低碳化,開展建筑屋頂光伏行動,大幅提高建筑采暖、生活熱水、炊事等電氣化普及率。推進綠色農房建設和既有農房節能改造。

(六)推動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加強資源能源節約集約和高效利用。持續深化重點領域節能,加強新型基礎設施用能管理。深入實施節水行動,強化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提高重點用水行業、產品用水效率,積極推動污水資源化利用,加強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統籌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需求,切實推進農業、工業和城鎮節約用水。健全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制度和激勵約束機制,推廣節地技術和模式。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促進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完善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和土地復墾制度,推進礦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到2035年,能源和水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推動原材料和資源循環高效利用。全面推進制造業綠色化轉型,建立綠色制造體系和服務體系。實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全面推行循環生產方式,促進企業、園區、行業間鏈接共生、原料互供、資源共享。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提質增效行動,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促進廢舊風機葉片、光伏組件、動力電池、快遞包裝等廢棄物循環利用。推進資源再生利用產業發展,提高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廢舊金屬、報廢汽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綜合利用水平。到2035年,多層次資源高效循環利用體系全面建成。

專欄1 綠色低碳發展重大工程

1.綠色制造重大工程。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和環保產業,壯大新能源汽車、商用衛星、節能環保、生物產業等戰略新興產業,圍繞新能源裝備制造、智能電網、氫能等重點領域,積極引進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新動能。

2.工業綠色化改造工程。開展清潔生產行動,加快鋼鐵、石化、有色金屬等重點行業全流程綠色化改造。圍繞鋼鐵、石化、化工等重點領域,積極組織創建國家級綠色制造體系示范,創建省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

3.綠色循環化改造工程。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鼓勵工業企業、園區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余能利用和工業綠電微電網建設,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實施電機、變壓器等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提升行動、工業污水資源化利用行動。實施余熱余壓回收、中水回用、廢渣資源化等綠色化改造工程。

4.能源結構優化工程。加快推進“陸上風光三峽”“山水蓄能三峽”“全域地熱三峽”及東北松遼清潔能源基地送電華北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打造國家級新能源生產基地。實施清潔能源替代行動,因地制宜開展煤改電、煤改生物質。

5.交通結構優化工程。開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推進氫燃料電池在公交車、輕重型貨車領域商業化應用。實施交通基礎設施節能改造工程,積極打造綠色鐵路、綠色公路、綠色機場。深入實施綠色出行“續航”工程。實施“氫動吉林”“醇行天下”行動,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

6.城鄉建設結構優化工程。推動有條件地區適當提高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綠色生態城區、重點功能區新建建筑中星級綠色建筑建設比例。在清潔取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海綿城市建設等政府投資工程、重點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綠色建筑和生態城區、裝配式建筑中率先采用綠色建材,鼓勵其他工程建設項目使用綠色建材。充分利用建筑本體及附屬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空間資源,推進建筑太陽能光伏一體化。

7.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工程。實施能量系統優化、節能技術改造等工程。推進高效節能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和新材料應用。積極發展集雨灌溉,推廣畜牧漁業節水方式。強化生產用水管理,支持企業和工業園區開展節水技術改造及再生水回用。推動城鎮節水和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與改造。建立礦產資源集約開發和綜合利用機制,實現礦區集中化、規模化開發。

三、環境增彩,建設天藍水碧、寧靜宜居的美麗家園樣板

深化山水生態基底和城鄉發展建設互融互動,以更高標準守護好吉林蔚藍天空、清澈河水、康寧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守護美麗吉林幸福藍天

加強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開展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行動,對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實行差異化、精細化協同管控。聚焦細顆粒物污染防治,以秋冬季為重點時段,以供熱燃煤污染治理、秸稈處置、揚塵精細化管理等為抓手,加強中部城市聯防聯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聚焦臭氧污染防治,以夏季為重點時段,加強揮發性有機物(VOCs)、氮氧化物污染治理,遏制臭氧濃度上升趨勢。強化省際間溝通協作、聯合執法、跨區域執法和交叉執法等聯動合作,協同開展燃煤污染、秸稈焚燒污染等區域共性污染問題治理。

突出重點領域治理。嚴格落實秸稈全域禁燒,積極探索秸稈禁燒新模式,推動完善秸稈全量化處置長效機制,大力推進秸稈還田、“秸稈變肉”等重大工程,持續提高秸稈肥料化、能源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能力。深化燃煤污染綜合整治,深入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嚴控新建燃煤鍋爐,高質量推進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強化散煤污染治理。深入推進工業污染源治理,以鋼鐵、水泥、焦化等行業為重點,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實施玻璃、鑄造、石灰等行業爐窯提標改造工程,推進氮氧化物深度治理;以石化、化工、涂裝、醫藥、包裝印刷、油品儲運銷等行業為重點,實施源頭替代工程,強化揮發性有機物(VOCs)全流程、全環節綜合治理。不斷加強移動源污染治理,持續開展清潔柴油貨車、清潔柴油機、清潔運輸、清潔油品等專項行動,嚴格執行車用汽油質量標準。深化重污染天氣應對績效分級,支持創建A級企業。到2027年,細顆粒物濃度下降到27微克/立方米以下;到2035年,細顆粒物濃度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實現空氣常新、藍天常在。

加強其他涉氣污染物治理。加強重點行業惡臭污染綜合治理,加大垃圾收集、污水集中式處理等設施密閉收集力度,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惡臭污染問題。加強餐飲業油煙精細化管理,餐飲服務場所、機關學校食堂等按規范要求安裝和使用油煙凈化器。開展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調查監測,加強金屬冶煉、危廢焚燒等重點行業排放管控。加強消耗臭氧層物質和氫氟碳化物環境管理。

(二)維護美麗吉林魅力碧水

強化水資源保護利用。加快吉林水網骨干工程建設,提高流域水資源供給能力。推進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力爭縣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全覆蓋。加快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補給區劃定,強化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加強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建設。強化工業節水減排、農業節水增效、城鎮節水降損。推動建設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循環利用有機結合的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體系。

提升水環境質量。深入落實水功能區劃及管理制度。優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加強工業污染防治,推行重點行業企業污水治理與排放水平績效分級。因地制宜開展內源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基本消除城鄉黑臭水體并形成長效機制。基本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建成排污口監測監管體系。加快補齊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推進老舊城區、城鄉接合部和城中村污水管網建設,逐步推動城市污水管網全覆蓋,加強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提升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水平。加快完善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鼓勵以縣(市)為單位整體推進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積極推進美麗河湖建設。到2027年,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保持在85%左右,美麗河湖建成率達到40%左右;到2035年,“人水和諧”美麗河湖基本建成。

推動水生態保護修復。探索建立水生態考核機制,加強河流湖庫生態流量保障,提升松花江主要支流生態流量保障程度,逐步退還遼河被擠占河湖生態用水。持續推進萬里綠水長廊工程建設,因地制宜建設河湖生態隔離帶。深入開展江河源頭區涵養林建設,東部源頭區重點建設水源涵養區、生態緩沖帶,中部地區重點加強生態保護帶、水土保持林建設,西部地區加強河湖連通、濕地修復,穩定擴大濕地面積。積極應對藍藻水華等生態災害。加強漁業資源保護,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豐富水生生物多樣性。

(三)打造美麗吉林康寧環境

全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系統,推進地級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全覆蓋。加強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安全處置和焚燒廠飛灰無害化處置。開展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深化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工作,嚴防各種形式固體廢物走私和變相進口。加強產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推動國家級資源循環利用基地以及各類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強化危險廢物監管,有序提升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加強尾礦庫污染治理,全面推進“無廢礦區”建設。到2027年,固體廢物產生強度明顯下降;到2035年,全域建成“無廢城市”。

加強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和新污染物治理。建立健全有毒有害化學品環境風險管理體系和相關工作機制,嚴格履行化學品環境國際公約要求。持續推進新污染物治理行動,實施新污染物調查監測和環境風險評估。不斷加強新污染物多環境介質協同治理與全生命周期環境風險管控。到2035年,新污染物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

強化生態環境與健康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要求,推進環境健康監測、調查和風險評估工作。推動開展生態環境健康風險識別與排查,加強生物安全、職業衛生等領域環境與健康科學研究。實施公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提升行動,提高公眾環境健康保障水平。

提升聲環境質量。開展聲環境功能區調整,全面落實聲環境功能區劃制度。加強噪聲源頭防控,在相關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噪聲敏感建筑物布局等環節,明確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落實聲環境質量標準和民用建筑隔聲設計標準等要求。明確相關部門噪聲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持續實施噪聲污染防治行動,強化工業生產、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商業經營等重點領域、重點時段噪聲污染管控,完善常態化聯合執法機制。統籌做好監測點位優化布局、自動監測設施建設和組網運行等工作。

(四)建設美麗吉林宜居家園

建設美麗城市。以綠色低碳、環境優美、生態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為導向,建設新時代美麗城市。立足區域功能定位,發揮城市稟賦優勢,因地制宜、梯次推進美麗吉林建設全域覆蓋,探索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麗城市建設路徑和模式。長春市發揮現代化都市圈核心輻射帶動作用,加強綠色發展協作,全力打造綠色發展高地,積極推進共建共享,引領示范美麗城市建設;吉林市、四平市、遼源市推動現代產業集聚與環境品質同步發展,打造產業興旺、生活舒適的美麗城市建設樣板;松原市、白城市以建設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為契機,充分利用自然生態本底優勢,統籌綠色低碳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轉型振興、活力強勁的生態環境美麗城市;通化市、白山市、延邊州充分彰顯林海雪原、邊境風情,大力推動生態經濟發展,建設獨具特色、幸福宜居的美麗城市。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梅河口市高標準建設生態優美、環境友好的美麗城市。推進美麗城市評估和成果應用。

建設美麗城鎮。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規劃建設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縣城。順應城鎮化發展規律和人口流動趨勢,實施生態環境治理補短板強弱項行動,推動環境公共服務能力與人口和經濟規模相適應。鼓勵各縣(市、區)及經濟強鎮、重點建制鎮,結合地域特色、生態特征、環境基礎,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探索各具特色的生態環境治理模式,建設多姿多彩美麗城鎮。

建設美麗鄉村。深入落實美麗鄉村示范縣建設行動要求。統籌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實施“十縣引領、百村示范、千村美麗、萬村整治”工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以農村生產生活廢棄物處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體治理、畜禽糞污治理為重點,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一體化推進鄉村生態保護修復。建立農村生態環境監測評價制度。科學推進鄉村綠化美化,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和鄉村風貌引導。到2027年,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實現全覆蓋,美麗鄉村整縣建成比例達到40%;到2035年,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應治盡治、應管盡管、應用盡用,基本消除農村黑臭水體,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率、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美麗鄉村基本建成。

建設“美麗細胞”。圍繞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重點領域,夯實“美麗細胞”工程。深入落實綠色辦公、綠色采購、綠色用能,積極創建美麗機關。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創建美麗校園。發揮社區社會治理“神經末梢”作用,綜合整治社區環境衛生,建設美麗社區。推廣先進綠色生產理念和管理模式,建立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導向的采購、生產、營銷、物流及循環利用體系,創建美麗園區、工廠、商場、酒店等。發揮家庭社會細胞作用,營造清潔生活環境,節約家庭資源,建設美麗家庭。

專欄2 環境質量提升重大工程

1.幸福藍天建設工程。實施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石化、焦化等大氣污染重點行業治理工程。開展氮氧化物深度治理,推動大型燃煤鍋爐、鋼鐵、水泥、焦化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工程,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重點行業建設適宜高效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實施散煤清潔化治理、柴油貨車污染防治、秸稈資源綜合化利用等重點工程。

2.魅力碧水建設工程。加快建設吉林水網骨干工程,推進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引嫩入白擴建工程建設。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實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園區及企業污水治理、大型灌區農田退水治理等重點工程。實施“美麗河湖”建設工程,推動河湖水系連通,加快東遼河、招蘇臺河、條子河、渾江、輝發河、飲馬河等重點干支流河道生態修復,深入推進查干湖水生態修復與治理,加強向海、莫莫格、波羅湖等重要濕地保護與恢復。

3.康寧環境建設工程。開展化工、制藥、工業涂裝等行業惡臭污染綜合治理工程。推進實施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城市建筑垃圾、城市生活垃圾、農村固體廢物、廢舊資源循環利用等重點工程。加快推進長春寬城資源循環利用基地,白山市、吉林蛟河經濟開發區(吉林蛟河天崗石材產業園區)等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實施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安全處置工程。實施化學物質替代和減排工程。加快推進聲屏障設施建設。

4.宜居家園建設工程。開展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建設行動,建設美麗機關、美麗校園、美麗社區、美麗工廠、美麗園區等多領域“美麗細胞”工程。

四、黑土強基,建設沃野千里、永續利用的土壤保護樣板

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強化黑土地保護和利用,因地制宜、分區分類施策,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持續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

(一)強化黑土地保護

鞏固提升黑土地質量。以治理黑土地“變薄、變瘦、變硬”問題為導向,按照健全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制度體系要求,逐步恢復地力。依托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編制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實施方案。聚焦農業面源污染突出區域,強化系統治理,對黑土地退化和水資源超載地區開展生態化治理,恢復黑土區田間生物群落。加快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技術集成創新和推廣應用,加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廢舊農膜分類處置。加強食用農產品產地質量安全控制和產品檢測,提升“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能力。

強化分區分類整治修復。中部地區以提質增肥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農田設施保障能力,打造黑土地核心保護區。西部地區以改良培肥為主攻方向,探索改良治理鹽堿化耕地技術路徑,分區分類開展鹽堿耕地治理改良,梯次推進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開發,打造西部生態農業,激發后備耕地資源潛力。加快推進大安市、鎮賚縣、前郭縣、乾安縣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利用國家試點建設。東部地區以固土保肥為主攻方向,治理水土流失,加快東部黑土地綠色轉型。

(二)提升黑土地利用水平

全面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以增加土壤有機質、保水保肥為重點,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保護性耕作、耕地地力培肥等重大工程建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推進“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推動“梨樹模式”提質擴面,集成示范先進技術,探索創新耕作模式,加強肥沃耕作層培育。打造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核心區,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完善科技支撐創新驅動。深入實施“黑土糧倉”科技會戰,發揮3個萬畝級核心基地試驗示范作用。開展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協同攻關,形成與黑土地保護技術需求契合度較高的科技創新體系。結合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黑土地保護體制機制和技術模式創新。完善黑土地保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機制,以規模經營實現黑土地大面積保護。

(三)加強土壤污染管控

強化農用地風險管控。依法推行農用地分類管理制度,強化優先保護類耕地保護,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嚴格管控區域。扎實推進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風險管控,分階段推進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溯源和整治全覆蓋。全面推廣綠色清潔種養方式,積極推廣農藥減量控害和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模式,提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到2027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推進建設用地安全利用。開展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嚴防新增污染,逐步解決長期累積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問題。依法加強建設用地用途變更和污染地塊風險管控聯動監管,推動大型污染場地風險管控和修復。動態更新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嚴格建設用地污染地塊利用,按年度更新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單,全面開展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周邊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監測,從嚴管控農藥、化工等行業重度污染地塊規劃用途。推動重點地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推進騰退地塊風險管控和修復。到2027年,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5年,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

嚴防地下水污染風險。開展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劃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嚴控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環境風險,實施地下水環境分區管理、分級防治。研究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單位名錄,推動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加強地下水環境自行監測、監管。統籌推進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風險管控,探索地下水污染修復技術。到2035年,地下水國控點位Ⅰ—Ⅳ類水比例達到80%以上。

專欄3 黑土地保護重大工程

1.耕地安全保障工程。開展黑土地資源調查,建立黑土地耕地數量和質量檔案。建設耕地質量監測網絡,構建省縣聯動的耕地(黑土地)質量保護大數據平臺。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修復工程,確保受污染耕地全部實現安全利用。開展土壤環境質量鞏固提升行動,實施水土環境風險協同防控。

2.糧食安全保障工程。全面實施良田建設、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利用、水利保障、種業振興、農業機械化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培育、產糧大縣振興、智慧農業建設“八大工程”。

3.黑土地保護治理工程。實施“吉林省黑土地保護與高效利用科技創新”重大科技專項。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和侵蝕溝專項治理工程。實施鹽堿地改良治理工程,加大西部中低產田改造力度。

4.農用地污染治理工程。實施耕地周邊涉重金屬排放企業提標改造及排污口整治,深入開展有色、電鍍等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治理。開展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和耕地資源質量監測工程。大力實施受污染地塊安全利用修復工程。

5.鹽堿化土壤改良工程。開展西部鹽堿化耕地改良治理示范。建設治理鹽堿化耕地關鍵技術試點。加快推進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利用國家試點。

6.生態循環農業建設工程。實施生態循環農業建設工程,全面推廣綠色清潔種養方式,加大推廣測土配方施肥、保護性耕作、生物防治、飛防作業等農業綠色技術,加快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化。

五、安全筑底,建設命脈相連、持續穩定的生態安全樣板

牢牢把握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職責使命,全面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堅決守好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一)筑牢生態安全格局

鞏固“兩屏兩廊”生態安全屏障。落實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建設要求,東部地區以長白山森林為核心,強化水源涵養、氣候調節、生物多樣性維護等功能,建設東部森林生態安全屏障;西部地區以草原、濕地為主體,提升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等能力,建設西部防風固沙生態安全屏障。加強省域主要河流水系生態保護,串聯東西生態安全屏障,松花江流域以頭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輝發河、牡丹江、拉林河、飲馬河、嫩江為主體,打造松花江水系生態廊道;遼河流域以東遼河、西遼河、招蘇臺河為主體,打造遼河水系生態廊道。

構建分級分類自然保護地網絡。整合優化各類自然保護地,建立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自然公園為補充,類型齊全、布局合理、功能相對完善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按照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有序推進長白山、松嫩鶴鄉國家公園創建。到2035年,全省自然保護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例不低于16.03%。

(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強化生態系統整體性保護修復。遵循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原則,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重要生態廊道、自然保護地、重要河流、生態過渡帶等區域為重點,加快實施森林修復、草原治理、自然濕地恢復、河流沿岸生態修復、沙化土地治理、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等重大工程,深入推進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繼續實施鴨綠江重要源流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持續開展綠美吉林行動,實施林草濕生態連通工程,加強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全面實施森林可持續經營,加強森林草原防滅火。落實生態保護修復監管制度,強化統一監管,開展生態保護修復成效評估,堅決杜絕生態修復中的形式主義。到2035年,森林覆蓋率提高至46%,水土保持率提高至83.66%,生態系統基本實現良性循環。

加強長白山森林生態系統保護。推動長白山森林生態系統自然恢復,實施天然林保護和修復,鞏固和提升森林生態功能,加強東部林區高質量發展。建設長白山國家森林綠道網,促進生態產品轉換,提升生態服務能力。減少人為活動干擾,保障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實施東北虎豹棲息地保護保育、長白山森林植被恢復等重大工程,提升水源涵養功能。

完善生態系統監督管理體系。實施自然生態資源監測評價預警工程。健全生態保護監測體系。開展生態保護紅線、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點區域監測評估。加強自然保護地和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強化生態保護執法監督,嚴格對所有者、開發者乃至監管者的監管,持續推進“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督機制,及時發現和查處各類生態破壞事件,深入開展毀林毀濕毀草等非法侵占破壞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

(三)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進一步建立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強化長白山、松嫩平原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保護,加大東北虎、中華秋沙鴨等珍稀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力度,推進丹頂鶴、白鶴、東方白鸛、大鴇等重點保護鳥類遷飛通道建設,提升生態系統連通性。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等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為重點,加強東北虎、東北豹、中華秋沙鴨、丹頂鶴、白鶴、東方白鸛等珍稀瀕危物種、旗艦物種和指示物種人工繁育研究及野化放歸工作。打造長白山“天然博物館”珍稀植物擴繁保護體系,完善動植物園、瀕危植物擴繁中心等各級各類搶救性遷地保護設施。到2035年,典型生態系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得到全面保護。

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體系。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全面推進重點區域生態系統、重點生物物種及重要生物遺傳資源調查與監測,構建生態監測網絡,開展長期監測和周期性調查,完善《吉林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推動生物多樣性監測信息化、智能化,探索建立生物多樣性預測、預警和應急響應機制,實現長期動態監控。完善生物多樣性評估體系,結合全省生態狀況遙感調查評估,開展生物多樣性綜合評估。

(四)守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健全生態安全工作體系。建立健全生態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加強與經濟安全、資源安全等領域協作,健全生態安全的政策法規、監測預警、應急儲備、應對管理、安全保障和防護等體系,加強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生態安全風險調查、監測、識別、研判、預警和應對。建立生態安全隱患清單,實施清單式管理,定期開展生態環境安全會商和形勢分析,全面提升生態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應急應對和處置能力。

確保核與輻射安全。落實國家核安全工作有關要求,構建嚴密的核安全責任體系,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加強輻射安全許可管理,加強核技術應用單位及Ⅲ類以上放射源的安全監管。加快老舊設施退役治理和歷史遺留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加強核技術利用安全管理和電磁輻射環境管理。完善核與輻射應急響應體系,強化風險預警預測和應急響應,不斷提升核與輻射安全保障能力。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制度、能力建設,提升核與輻射環境監管水平。

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強化全鏈條防控和系統治理,健全生物安全監管預警防控體系。加強生物技術及其產品的環境風險識別、評價和檢測。加強有害生物防治,完善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體系。開展外來入侵物種普查、監測預警、影響評估,加強進境動植物檢疫和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健全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加強生物遺傳資源保護與管理,完善長白山物種基因庫,建設北方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

嚴密防范環境風險。完善環境應急協調機制,健全分級負責、屬地為主、部門協同的環境應急責任體系,完善上下游、跨區域的應急聯動機制。堅持預防為主,加強環境風險常態化管理,強化危險廢物、尾礦庫、重金屬等重點領域以及跨國界、跨省界地區環境隱患排查和風險防控。開展重點河流湖庫、水源地、農田等環境敏感區域周邊涉重金屬企業排查整治。開展河湖底泥、灘涂重金屬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或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風險調查與評估。實施一批環境應急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立健全應急響應體系和應急物資儲備體系,提升環境應急指揮信息化水平,及時妥善科學處置各類突發環境事件。

有效應對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堅持減緩和適應并重,開展適應氣候變化“十大行動”,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提升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加強氣候變化觀測網絡建設,提升氣候系統監測分析能力,加強氣候變化預測預警和影響風險評估。持續提升農業、旅游業、能源、健康和公共衛生等領域的氣候韌性,加強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氣候風險管理。建設安全韌性城市、海綿城市,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與洪水風險防控體系,加強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生態保護。到2035年,氣候適應型社會基本建成。

專欄4 生態安全保障重大工程

1.生態環境一體化保護修復工程。實施長白山森林生態保育工程。實施鴨綠江重要源流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實施松花江流域中游綜合治理、西部生態綜合治理、嫩江中游退化草原濕地綜合治理、西部鹽堿地生態治理、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等重點工程。

2.大規模國土綠化工程。加快推進遼源、通化、白山等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實施城鄉綠化美化工程,進一步加強城市公園綠地建設,著力推進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設。

3.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實施全域生態廊道體系建設工程。持續開展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生境恢復工程。實施長白山物種基因庫建設工程。

4.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提升工程。提升全省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建設核與輻射應急監測快速響應裝備庫,升級改造輻射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實施城市放射性廢物庫維護和運營管理工程。

5.環境應急能力建設工程。在松花江建設國家級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庫。在鴨綠江、圖們江等主要跨境河流、重點飲用水水源地河流湖庫建設完善一批環境應急工程。

六、“兩山”驅動,建設糧香果鮮、冰興雪旺的生態發展樣板

充分利用生態資源優勢,打造生態產品品牌、提升生態產品品質,示范“兩山”轉化新模式、新路徑、新成效。

(一)推動農特產品生態價值轉化

豐富生態農特產品供給。推行綠色生態種養模式,著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產業,鞏固“雜糧雜豆之鄉”地位,穩步推進人參產業轉型升級和集群式發展,加快建設延邊黃牛、長白山黑豬、林蛙、鹿、柞蠶等養殖基地。深入實施“千萬頭肉牛”“五千萬頭生豬”“千億元人參”等重大工程,推動查干湖、松花湖、哈爾淖等大水面生態漁業開發。做大做強食藥用菌產業,持續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做優“土特產”文章。聚焦“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畜頭肉尾”,壯大農產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精加工產業,加快延邊中國參谷、梅河皓月肉牛產業園、遼源中國蛋谷等項目建設。

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加快紅松特色資源、特色經濟林、林木種苗花卉、林下中藥材種植、森林食品、林下養殖、非木質林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發展。推動林下經濟三產融合發展,打造一批具有典型示范和帶動作用的高標準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建設“吉林長白山黑木耳”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加強林下經濟產品品牌建設,組織林下經濟產品參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森林生態標志產品認定,積極參與國家地理標準產品、原產地保護標識等認證,不斷提高林下經濟品牌影響力。

完善全鏈條鄉村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并舉、農文旅融合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培育萬億級大農業集群。深入實施品牌提升行動,加快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立足糧食、畜禽和特色優勢產業,打響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長白山人參、吉林梅花鹿、延邊民族食品等品牌,提升“吉字號”農產品品牌市場影響力,打造“吉林肉牛”區域公用品牌和“吉牛”餐食品牌。加強生態產品品牌保護、培育和營銷,培育一批市場信譽度高、國內外影響力大、具有顯著地域特色的生態精品品牌。

(二)推動生態冰雪資源價值轉化提升

提升生態旅游品質。突出吉林自然資源和生態資源的獨特性、唯一性,打造“童話世界”現實版,建設避暑勝地、滑雪天堂、世外桃源、關外福地。以“生態吉林”為主題,依托自然風光、歷史文化遺存,打造冰雪、避暑“雙品牌”,大力發展冰雪旅游、避暑旅游、紅色旅游、鄉村旅游、邊境旅游等生態旅游業。高質量建設“冰雪絲路”創新先導區,著力構建“4+X”冰雪產業體系,做強以“長白天下雪”世界級品牌為主的“霧凇、滑雪、民俗、溫泉”四大冰雪產品體系。提升鄉村旅游品質,打造多種類型的生態鄉村旅游產品。

推動生態旅游資源保護開發協同。嚴格執行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要求,堅決走好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之路。加強生態旅游相關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將森林、草原、湖泊、濕地等生態旅游資源開發控制在生態承載力范圍內。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加強對生態旅游資源的分級分類保護,根據地文景觀、生物景觀、水文景觀、氣象氣候景觀、人文生態景觀的不同特點制定相應保護措施。倡導文明旅游,推動綠色飯店、綠色溫泉、綠色民宿建設,提高游客綠色餐飲、綠色交通比例。

(三)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全面構建生態產品調查監測、登記確權、價值評估、考核應用、權益交易機制。建立完善生態產品動態監測制度。分階段推進重要自然生態空間和單項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明晰產權主體及管理權責。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研究落實生態產品價值評價體系和價值核算規范,適時評估各地生態保護成效和生態產品價值,探索將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基礎數據納入全省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推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在生態保護補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經營開發融資、生態資源權益交易等方面的應用。推進土地、林地、草地、國有農林牧漁場等涉農生態產品產權交易。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和投融資模式創新。

推動構筑多渠道的“兩山”轉化路徑。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全域推進生態示范創建,強化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構建點面結合,多層級、多區域的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格局。積極推廣以打造區域生態品牌為特點的品牌塑造型“兩山”轉化模式和以擴容提質為核心的生態延伸型“兩山”轉化模式。聚焦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總結、宣傳“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發展經驗,不斷豐富、拓展“兩山”轉化成效。

專欄5 “兩山”轉化重大工程

1.特色品牌提升工程。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和管理,開展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市縣創建活動。實施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長白山人參等品牌躍升工程。打造“吉林肉牛”區域公用品牌和“吉牛”餐食品牌。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建設國際領先的三大作物人工智能育種研究平臺。

2.生態旅游產品建設工程。推動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實施長白山國家森林步道建設工程,推動嫩江灣、龍灣等5A級景區建設,打造長白山、松花江、北大湖、松花湖、蓮花山等世界級生態旅游景區和滑雪度假區。實施鄉村旅游“十百千萬”工程。

3.“兩山”轉化制度建設工程。實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制度建設重大工程。支持延邊州國家林業碳匯試點建設。以延邊州為試點,探索將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基礎數據納入當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探索將生態產品總值指標納入縣(市、區)黨委和人民政府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

七、多元共治,建設智慧高效、現代文明的環境治理樣板

加快生態環境制度體系、監管執法、政策激勵、數字賦能、全民共治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創新步伐,推動以行政手段為主導的治理模式向市場手段、技術手段、法律手段、意識引領手段等多種治理模式轉變。

(一)構建多元共治責任體系

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領導責任。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嚴格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對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依規依紀依法嚴格問責、終身追責。落實國家自然資源督察制度。扎實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發揮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延伸和補充作用,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專項督察和督察“回頭看”。強化河(湖)長制、林(草)長制、田長制作用。

壓實企業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加大清潔生產推行力度,加強全過程管理,提供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產品和服務。加強企業環境治理責任制度建設,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督促企業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加快構建以信用評價為基礎的環保信用監管體系。建立排污企業黑名單制度,將環境違法企業依法依規納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將其違法信息記入信用記錄,納入省社會信用綜合服務平臺,依法依規在“信用中國(吉林)”網站和監管部門門戶網站向社會公開。深化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探索開展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評價,鼓勵企業開展環境、社會、治理(ESG)信息披露。

健全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完善公眾監督、舉報反饋機制,健全環境決策公眾參與機制,利用信、訪、網、電、微等渠道暢通環保監督渠道,鼓勵新聞媒體對各類破壞生態環境問題、突發環境事件、環境違法行為進行曝光。發揮行業協會商會橋梁紐帶作用,鼓勵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協助政府相關部門建立健全行業生態環境保護自律規范。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要積極動員廣大職工、青年、婦女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

(二)健全生態環境監管制度

完善生態環境法規標準體系。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強化美麗吉林建設法治保障,完善生態環境法規標準體系,加快推動生態環境、資源能源等領域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制定(修訂)工作,健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地方標準。

健全生態環境管理制度體系。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一體推進制度集成、機制創新。深入落實國家環境守法行動,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出臺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意見。完善環評源頭預防管理體系,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度。健全森林、耕地、濕地、草原等領域保護補償制度,完善縱向與橫向有機結合的生態補償機制。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加強生態環境領域司法保護,完善公益訴訟制度,強化行政執法與司法協同合作,加大在信息通報、形勢會商、證據調取、糾紛化解、生態修復等方面銜接配合力度。充分發揮生態環境部門職能作用,強化對生態和環境的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深化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市縣生態環境隊伍專業培訓工程,強化人才隊伍專業化培養和裝備現代化配置。

推動構建區域聯保共治機制。充分利用東北亞地方合作圓桌會議機制,開展綠色低碳發展交流與合作。促進東北地區多層次、多方位合作,推動東部通化、白山、延邊地區與遼寧、黑龍江相關地區合作共建東北東部綠色經濟帶,西部松原、白城地區與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相關地區合作共建東北西部生態經濟帶。加強與內蒙古在煤炭、電力等能源領域深度合作。完善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共同加強污染治理與環境保護,推動建立流域協同治理新機制,逐步實現統一規劃、聯合監測、聯合執法、應急聯動、信息共享。

(三)創新市場經濟激勵機制

構建統一規范的市場交易體系。建立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推動將碳排放權、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等納入要素市場化配置。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稅法,按照國家要求,加快推進揮發性有機物納入征收范圍。加強清潔生產審核和評價認證結果應用。綜合考慮企業能耗、環保績效水平,完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落實污水處理收費政策,構建覆蓋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收費機制。完善以農業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經濟激勵政策,支持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整縣推進畜禽糞污收集處理利用。建立企業生態環保費用提取使用制度。

積極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金融工具,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引導金融機構向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重點項目提供長期限優惠利率融資。探索區域性環保建設項目金融支持模式,為美麗吉林建設提供融資支持。依托核心企業創新授信機制,鼓勵支持生態產業鏈金融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上市融資、掛牌融資和再融資。充分發揮省級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方式參與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加快氣候投融資模式、產品和服務創新。

(四)強化數字環保科技支撐

建設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加快構建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全面提高監測自動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鞏固提升環境質量監測能力,加強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加強溫室氣體、地下水、新污染物、噪聲、農村環境、輻射等監測能力建設,實現降碳、減污、擴綠協同監測全覆蓋,建立完善監測預警應急統一平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預測預報水平。健全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機制,完善各環境要素全覆蓋的監測質量監督體系。

提升生態環境科技支撐水平。完善生態環境科技創新機制,推動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加強減污降碳、多污染物協同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新污染物治理、核安全等領域基礎研究。聚焦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農業等領域,布局一批前瞻性、引領性技術攻關項目,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核心綠色技術。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引導企業、高校、科研單位在綠色技術領域建設一批創新平臺載體,加大高效綠色環保技術裝備產品供給。加強生態文明領域智庫建設,支持高校和科研單位加強環境學科建設,著力培育生態環境科技人才,培養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態環境人才隊伍。穩步擴大開放型國際合作,促進吉林與東北亞相關國家在綠色技術、綠色裝備、清潔能源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加快美麗吉林數字賦能。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構建美麗吉林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實施生態環境信息化工程,加強數據資源集成共享和綜合開發利用。推動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氣象等相關部門數據共享,建立環境監測、監管執法、企業環境行為和環境信用評價、信訪投訴等信息綜合分析平臺,打通信息和數據綜合應用通道。以“數字吉林”建設為引領,統籌推進“數字吉林”發展和智慧環保系統建設,加快打造智慧環保平臺,推進數字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在美麗建設領域的創新應用。創新“互聯網+環保政務”服務模式,促進環境公共服務便民化。實行排污單位分類執法監管,大力推行非現場執法,加快形成智慧執法體系。

(五)加強生態文化道德引領

培育全社會生態意識。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闡釋,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黨政領導干部培訓體系。深化環保設施開放,充分利用博物館、展覽館、科教館等實踐基地,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深刻內涵和美麗吉林建設的生動實踐。加強《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十條》傳播,充分利用各類平臺,積極建設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場館,舉辦形式多樣的生態教育研修和培訓活動,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深入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和“吉林好人·最美基層環保人”等優秀典型推選活動。

繁榮弘揚生態文化。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培育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實施生態文化弘揚工程,推動冰雪文化、紅色文化、工業文化、農耕漁獵文化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等生態文明實踐經驗相融合。傳承和發揚長白山生態文化、黑土地現代農業文化、查干湖漁獵文化、河湖濕地保護文化,不斷豐富新時代生態文化體系的內涵和外延。推進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體系建設,發展壯大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力量。研發推廣生態文化產品,推出一批生態文學精品力作,促進生態文化繁榮發展。

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依托“美麗細胞”建設,開展綠色低碳社會行動,持續推進綠色低碳辦公、綠色旅游、綠色出行。著力推進綠色產品消費,推行綠色認證、綠色標識,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眾參與機制。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升垃圾分類管理水平。開展商品過度包裝全鏈條治理。持續推進“光盤行動”。

專欄6 生態文化培育重大工程

1.生態文化弘揚工程。謀劃一批生態文明模式創新試點。研發推廣環境文化產品,開展“大地文心”生態文學作家采風等活動,推出一批生態文學精品力作。

2.生態教育基地建設工程。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詮釋,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成果。積極建設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場館,舉辦形式多樣的生態教育研修和培訓活動。

3.生態文明宣傳工程。組織開展生態環境主題宣傳實踐活動。加大環境公益廣告宣傳力度,開展“生態強省”“美麗吉林”等主題宣傳、“白山松水行”等主題采訪報道。開展“吉林好人·最美基層環保人”“最美生態環境志愿者”等優秀典型推選活動、“生態環境小博士”“優秀生態文化作品巡演”等品牌社會宣傳活動。

4.綠色生活引領工程。組織開展各類環保實踐活動,鼓勵綠色旅游、綠色消費。全面推廣使用節能、節水、環保、再生等綠色產品。

5.多元參與共治工程。推廣綠色低碳辦公。搭建經營主體、社會工作者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類平臺和載體,推進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體系建設。暢通信、訪、網、電、微等渠道,持續推動生態環境信息公開,完善公眾生態環境監督和舉報反饋機制。

八、組織實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

堅持和加強黨對美麗吉林建設的全面領導,完善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不斷加強整體部署和組織實施。分階段謀劃美麗吉林建設行動,進一步分解目標任務、細化工作舉措、明確職責分工。各地區各部門要把美麗吉林建設作為事關全局的重大任務來抓,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立法工作和法律實施監督。各級政協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協商和民主監督力度。各地區、省直有關部門每年向省委、省政府報告推進美麗吉林建設工作情況。

二是強化落地實施。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自覺承擔本規劃綱要實施的主體責任,把美麗吉林建設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要聚焦減污降碳協同、環境品質提升、生態保護修復、現代化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謀劃實施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重大工程。各市(州)黨委和政府可以結合本地區資源稟賦制定配套文件,各縣(市、區)原則上不制定配套文件。省直有關部門要加強工作銜接,協調推進、相互帶動,加強對美麗吉林建設重大工程的財稅、金融、價格等政策支持。省級專項資金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給予美麗吉林建設資金獎補。各級財政部門要統籌安排專項資金、投資基金、政府債券,支持美麗吉林建設。

三是開展成效考核。

開展美麗吉林監測評價,實施美麗吉林建設進程評估。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做好與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強省建設成效考核工作的銜接,適時將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強省建設成效考核過渡到美麗吉林建設成效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參考。

四是推動典型示范。

堅持“點面結合、多層推進”,分模式、分梯隊開展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美麗河湖建設及美麗社區、美麗園區、美麗機關、美麗工廠、美麗學校等“美麗細胞”實踐探索,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和單位申報有關美麗中國建設各類示范試點。鼓勵開展美麗建設規劃政策、投融資等工作創新,推動將美麗吉林建設融入基層治理創新。對美麗吉林建設過程中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按有關規定進行表彰。

五是加大宣傳力度。

充分利用政府網站、官方媒體和“兩微一端”等進行宣傳報道,通過“六五環境日”“全國生態日”等多種形式加強生態文明和美麗吉林建設宣傳。持續開展美麗吉林建設典型模式、示范樣板的宣傳和推廣。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推動多層次、多維度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建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強榜單全面開啟【申報入口】 2024第四屆中國高比例風光新能源電力 發展研討會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肉丝袜视频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影音先锋人妻啪啪av资源网站| 国产99在线 | 中文| 医院人妻闷声隔着帘子被中出|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 国产美女视频国产视视频|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孕妇特级毛片ww无码内射|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国产午夜伦鲁鲁| 亚洲av无码乱观看明星换脸va|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1|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影院 | 国产 | 欧洲野花视频555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 久久精品极品盛宴观看| 国产精品第12页| 久久国产色av免费观看| 国产无遮挡18禁网站免费| 激情综合五月| 特级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www| 国产裸体xxxx视频| 中国老熟妇506070| 国产精品jizz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播放| 韩国午夜理论在线观看| 琪琪色原网站在线观看| 各种少妇正面着bbw撒尿视频| 日本欧美大码a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放荡的闷骚娇妻h| av天堂永久资源网|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