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氫是氫能產業中重要的發展路線,近三年來,隨著液氫的發展,全球在液氫方面都開始做重點布局。但國內液氫發展被卡脖子技術限制,氫液化設備成本、運行成本以及到儲運和加注的成本居高不下。
在2024第四屆世紀氫能與燃料電池大會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謝秀娟博士作了關于《液氫工廠規模化發展戰略與產業應用》主題演講。
謝秀娟博士從三個方面分享了液氫發展情況。
一、液氫工廠在國內外發展現狀
謝秀娟博士表示,對于液氫技術鏈條,如何獲得廉價的液氫是核心。當前世界上液氫主要產能集中在北美,接近480噸/天,歐洲總產能33噸/天,日本產能60噸/天。在近幾年氫能產業發展的背景下,國內液氫也開始突飛猛進地發展,逐步從0達到15噸/天的民用規模。
氫液化氣是液氫技術鏈條中的關鍵裝備,美國是最大的氫液化器生產和應用的國家,當前主流的氫液化器規模為10-30噸。國內氫液化裝備早期應用與航空航天領域,其中只有一套是國產,剩下3套是法液空的產品。但2021年至今落地了5套氫液化裝備,國產氫液化器已經突破了1.5-5噸/天,單套大于5噸/天以上的裝備正在研制突破中,在國內氫能驅動下,液氫氫液化器正處于示范井噴的階段。
謝秀娟博士介紹,中科院理化所在1956年首次實現氫液化,1959年實現氦液化,依次突破包括膨脹劑、板翅式換熱器等系列的關鍵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里程碑事件。
第一個里程碑事件,2022年1月1.5噸/天全國產化液氫化系統出口加拿大,這是首次擁有自有技術的成熟產品銷向海外。
第二個里程碑事件,2022年12月首套民用并且獲得生產許可的1.5噸氫液化氣的成功生產,液氫可以作為商品在市場進行銷售的買賣。
2024年3月8日,實現了氦制冷循環的5噸/天的氫液化氣全線的打通,液化率達到了5.17噸每天,電耗總的能效比達到的是12.98,整個氫液化成本大幅度降低。
二、國家重點專項支持
謝秀娟博士表示,依托國家重點專項支持,目前正在進行液氫制取、儲運與加注關鍵裝備技術鏈條的突破。去年,國內首臺民用的液氫罐車成功下線,1噸液氫存儲型加氫站,預計在6月竣工開始進入整體的調試階段。
謝博士將氫液化流程與國際進行了同類對比,目前生產5噸液氫能耗大概在12度電左右,國際上的整體預期為在50噸、100噸到150噸時,消耗能量為6度電,而我們的理論預期能夠達到4度電,并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規模的不斷擴大,整體能耗一劑理論極限能耗都具有非常好低成本優勢。
目前我國國內液氫的總產能不到北美的3%,發展空間巨大,從2021年-2025年“十四五”期間在國內重點項目的支持下液氫工廠正處于一個示范井噴的發展期。謝博士指出,只有真正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夠打破國際的技術壟斷。
三、液氫產業鏈的應用
謝博士介紹,2016-2020之間是技術的發展和自主可控的儲備期,在2020-2023年這三年逐漸實現了國內的示范發展,到2025年整個鏈條示范成功以后技術開始不斷地壯大,預期到2030年在5噸級的工業級的液氫發展將逐漸走向成熟期。
目前國內液氫在交通領域和航天領域應用較多。交通領域,液氫重卡,液氫商用車是發展的主要方向,特別是在高速的固定的路線或者是在一個固定的場景往返的礦山車,液氫叉車在美國應用比較廣泛。在航天航空領域,除了航天應用,在航空領域也采用液氫儲存方式的商用飛機已經開始開發。
在國家重點項目的布局下,我國液氫已慢慢實現了1.5噸、5噸到未來10噸的系列化發展,預計到2025年,工業級液氫工廠將真正實現民用示范。謝博士重點強調,在整個液氫工廠中,需要一個日趨成熟的成套設備,技術成熟意味著可靠性更好,整個成本更加地能夠降低,同時還需要有一個標準規范化EPC的總承包工程和各市級的審批標準,審批的標準化,這樣隨著整個氫能規模化的發展,日后氫液化能耗可以降低到目前的50%以上,成本的進步是非常可觀的。目前液氫鏈條中,最重要的是解決液氫罐車上路的問題,打通這一環節才能使整個鏈條真正有效銜接。
最后,謝博士表示,在未來應用端,液氫的超高純度能夠滿足交通、半導體電子的發展,隨著未來可再生能源比例的逐步放大,它的成本將逐漸降低液氫儲能能夠有效地解決未來氫能長周期的時空轉移的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