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葉靜宇 萬曉曉 9月18日,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一家名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晶科”)”的廠區門口,貼上了一張紅底《公告》:本公司決定于9月17日9時起,電池片生產線全部停止生產,實施整改。特此公告!
上周,這里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浙江晶科對環境污染問題的處理不力,引發了一起長達三天、數千人次參與的群體性事件。
從事后的反饋來看,騷亂原本可以避免。根據當地官方證實,浙江晶科的環保問題并不嚴重,且當地環保部門已在5個月前就向晶科提出過整改要求。
但讓人疑惑的是,作為紐交所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浙江晶科緣何會把環保部門的紅頭文件當作一張白紙,遲遲不予執行?如果沒有此次事件,浙江晶科的環保問題是否仍將是懸在周邊居民頭上的一顆“定時炸彈”?面對疑問,政府和企業卻均閃爍其詞或避而不談。
浙北第一強市的“大事件”
9月18日,浙江晶科門前的馬路上,數十名當地群眾和外地民工站在路邊,議論著前一晚發生的“大事件”。幾名頭戴橙色安全帽的施工人員,正忙著給廠區安裝新的伸縮門,給門衛室裝上新的玻璃窗。空氣中依舊散發著刺鼻的氣味。
袁花鎮是著名作家金庸的故里,山清水秀。袁花鎮所在的海寧市,向來以經濟發達著稱,號稱“浙北第一強市”,僅在國內A股上市的海寧公司即有6家。
浙江晶科就坐落在離袁花鎮政府所在的鎮中心幾百米處,工廠周圍散居著袁花鎮紅曉村數百戶人家。
與浙江晶科的廠區一路之隔,有一條小河。晶科事件的導火索就源于此。8月26日,連下了兩天大雨之后,當地村民發現,這條小河中的魚群幾乎一夜之間全部死光。部分村民認為,此系浙江晶科排放污染物所致,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出面調查。
9月7日,在相關部門的介入下,浙江晶科能源公司董事長李仙華在袁花鎮綜合治理工作中心與村民組長見面,解答村民提出的問題,但村民對企業的答復不滿。9月8日,紅曉村村民孫海飛在互聯網上發布信息稱,“8月底圍繞該公司(晶科能源)落戶的紅曉村今年的體檢報告出來了,竟然有6個白血病,31個癌癥患者,而紅曉村總共只有人口3300多人”。
在與企業交涉未果及“嚴重病患”信息刺激下,9月15日晚7時30分,500余名群眾聚集在浙江晶科能源公司門前,就環境污染問題討要說法。期間,部分人員沖入浙江晶科能源公司,將8輛汽車掀翻,造成部分辦公用品及財物受損。經公安等部門處置,現場秩序得到控制,晚11時30分,圍觀群眾被勸散。
16日晚8時30分,浙江晶科能源公司門口再次聚集數百人圍觀,在此過程中,4輛警車被損壞,其中2輛警車被掀翻。截至晚上10時,聚集人員散去,事態得到控制。17日晚,又有數百人再次聚集在浙江晶科門口。
據海寧市公安局通報,截至9月19日20時30分,共刑事拘留14人,行政拘留17人。涉及罪名為擾亂公共秩序、故意毀壞財物、涉嫌盜竊等。海寧警方還對其余100名“情節輕微人員”進行了法制教育。
連續三天的群體事件發生后,浙江晶科被要求對產生廢水、廢氣的生產工藝實施停產整治,對受污染的河段進行疏浚,將受污染的河水抽入污水管網進行處理,并被罰款47萬元。
根據海寧市環保部門的監測,發現浙江晶科附件水體中氟化物超標10倍。對此,晶科能源董秘景朝暉表示,這的確是晶科固體廢料處理不當造成的污染,是因為8月20日回收廢料的合作伙伴終止合作,固體廢料沒有新的合作伙伴回收,沒有進入倉庫,導致廢料無處堆放,被雨水滲透進入河流,使氟超標。
晶科方面認為,此次事件是一個“意外”,是公司對惡劣天氣準備不夠充分所致。
支柱產業
浙江晶科是事發地袁花鎮最大的一家企業,也是海寧第一納稅大戶。其前身是成立于2006年的浙江太陽谷能源應用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6月被美國上市公司晶科能源收購,迅速完成廠房擴建和產業鏈垂直化整合,主要生產太陽能光伏電池片及少量組件。浙江晶科的母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也不過五年時間,于2010年5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晶科能源的迅速崛起,緣于2004年后,全球太陽能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期,短短三四年時間,多晶硅價格即翻了十幾倍。
4年時間里,晶科能源從零開始,快速增長。此間,晶科能源與各級地方政府的關系,亦越走越近。
2010年11月17日下午,晶科能源新投130億擴建3000兆瓦光伏一體化項目在江西上饒開工,江西省省、市領導在當天的致辭中稱,2011年,晶科能源主營業務收入在上饒范圍內將突破100億元,成為上饒第一大企業。晶科能源的產業項目全部建成后,到2014年銷售收入將突破500億元。
海寧市環保局副局長陳洪明表示,相對而言,浙江晶科的環保工作,做得還算可以。
或許是穩坐當地納稅第一大戶的傲慢態度,激化了其與當地民眾的矛盾,加之別的一些因素,最終引發此次事件。
實際上,提起海寧太陽能產業,在業內幾乎無人不知。海寧太陽能產業發展近20年,1992年海寧地區從北京清華陽光買進鍍膜技術,成為全國太陽能熱利用起步最早地區之一。1996年美大從收錄機組裝轉產,開始生產太陽能熱水器,由于投資少、設備簡單,吸引了大批躍躍欲試者。2001年創辦大市場開設窗口,帶動幾百家企業的成長,迅速的形成了產業集群,目前企業數量達到650家左右,2007年產值達到45億元。已經成為中國太陽能產業版圖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
據不完全統計,海寧地區大約有650家太陽能企業,絕大部分企業都是個體工商戶。海寧市經貿局副局長張國強介紹,目前海寧規模以上的太陽能光伏企業就有11家,2010年總產值達到73億元,占海寧GDP的7.3%。今年1至8月,在全球光伏產業不景氣的情況下,海寧太陽能光伏產業已經做到55億元產值,為GDP貢獻了8.1個百分點。
“大躍進”之憂
近年來,由于全球市場對光伏電池需求的不斷提升,各地光伏企業也遍地開花。
今年年初,浙江省經信委發布的該省光伏產業發展政策研究指出,通過近幾年的發展,浙江省光伏制造業的優勢較為明顯,總量規模大。2009年浙江省太陽能電池產量約達到1200MWp,成為國內第二大太陽能電池省份。目前江蘇占全國產能的50%,浙江占25%,其余剩余的市場份額由江西、河北、山東等省瓜分。
2010年,浙江光伏行業呈現了一波爆發式的增長。截至目前,浙江共有光伏企業205家左右,其中近一半成立于去年9月以后。這意味著,短短一年間,浙江光伏企業的數量翻了一番。
盡管企業的銷售收入在不斷上升,且解決了當地的就業,也為政府增加了稅收,但企業環境治理的情況并不令人欣慰。與太陽能光伏產業“大躍進”式發展相對的,是行業內環保事件頻頻發生。
例如,南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就曾在2008年4月被投訴。隨后,東莞市環保局發現,該企業在生產調試過程中產生的清洗廢水簡單處理后就排放,責令其立即停產調試。
設立在張家港的蘇州阿波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也曾被當地環保部門要求拆除其私設的排污口。此外,安徽晶威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也與當地部分企業一起登上了環保黑名單。這些公司存在的問題與污水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有關。
2009年3月,海門瑞高光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水污染防治設施同樣在未經驗收合格的情況下,擅自組織生產,違反了中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有關規定。此外,揚州麥拓卡夫特光伏漿料回收有限公司的總排口也曾被發現有廢水外排,一些指標都超過了《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如何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顯然已成為考驗各地政府執政能力的一大難題。
晶科事件之后,很多人開始對光伏行業大躍進式的發展產生擔憂。浙江省經信委副主任凌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只是個別現象”,該事件不會影響浙江光伏產業的整體發展。
凌云強調,浙江鼓勵發展光伏產業,但并不包括該省資源環境不允許的多晶硅提純項目。
事實上,浙江省早先已明確提出要“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據浙江太陽能行業協會秘書長沈福鑫分析,多晶硅提純屬于高能耗產業,浙江不是能源大省,沒有發展的優勢。
對于晶科能源污染事件,也有一些專家指出,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一件好事。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長卓勇良此前對媒體說:“這是一個契機,讓政府好好思考,企業在發展中如何保護周邊居民健康的問題”,也可以借此對所有光伏企業做一次大的整改,提升整個行業的環保水平。
上周,這里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浙江晶科對環境污染問題的處理不力,引發了一起長達三天、數千人次參與的群體性事件。
從事后的反饋來看,騷亂原本可以避免。根據當地官方證實,浙江晶科的環保問題并不嚴重,且當地環保部門已在5個月前就向晶科提出過整改要求。
但讓人疑惑的是,作為紐交所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浙江晶科緣何會把環保部門的紅頭文件當作一張白紙,遲遲不予執行?如果沒有此次事件,浙江晶科的環保問題是否仍將是懸在周邊居民頭上的一顆“定時炸彈”?面對疑問,政府和企業卻均閃爍其詞或避而不談。
浙北第一強市的“大事件”
9月18日,浙江晶科門前的馬路上,數十名當地群眾和外地民工站在路邊,議論著前一晚發生的“大事件”。幾名頭戴橙色安全帽的施工人員,正忙著給廠區安裝新的伸縮門,給門衛室裝上新的玻璃窗。空氣中依舊散發著刺鼻的氣味。
袁花鎮是著名作家金庸的故里,山清水秀。袁花鎮所在的海寧市,向來以經濟發達著稱,號稱“浙北第一強市”,僅在國內A股上市的海寧公司即有6家。
浙江晶科就坐落在離袁花鎮政府所在的鎮中心幾百米處,工廠周圍散居著袁花鎮紅曉村數百戶人家。
與浙江晶科的廠區一路之隔,有一條小河。晶科事件的導火索就源于此。8月26日,連下了兩天大雨之后,當地村民發現,這條小河中的魚群幾乎一夜之間全部死光。部分村民認為,此系浙江晶科排放污染物所致,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出面調查。
9月7日,在相關部門的介入下,浙江晶科能源公司董事長李仙華在袁花鎮綜合治理工作中心與村民組長見面,解答村民提出的問題,但村民對企業的答復不滿。9月8日,紅曉村村民孫海飛在互聯網上發布信息稱,“8月底圍繞該公司(晶科能源)落戶的紅曉村今年的體檢報告出來了,竟然有6個白血病,31個癌癥患者,而紅曉村總共只有人口3300多人”。
在與企業交涉未果及“嚴重病患”信息刺激下,9月15日晚7時30分,500余名群眾聚集在浙江晶科能源公司門前,就環境污染問題討要說法。期間,部分人員沖入浙江晶科能源公司,將8輛汽車掀翻,造成部分辦公用品及財物受損。經公安等部門處置,現場秩序得到控制,晚11時30分,圍觀群眾被勸散。
16日晚8時30分,浙江晶科能源公司門口再次聚集數百人圍觀,在此過程中,4輛警車被損壞,其中2輛警車被掀翻。截至晚上10時,聚集人員散去,事態得到控制。17日晚,又有數百人再次聚集在浙江晶科門口。
據海寧市公安局通報,截至9月19日20時30分,共刑事拘留14人,行政拘留17人。涉及罪名為擾亂公共秩序、故意毀壞財物、涉嫌盜竊等。海寧警方還對其余100名“情節輕微人員”進行了法制教育。
連續三天的群體事件發生后,浙江晶科被要求對產生廢水、廢氣的生產工藝實施停產整治,對受污染的河段進行疏浚,將受污染的河水抽入污水管網進行處理,并被罰款47萬元。
根據海寧市環保部門的監測,發現浙江晶科附件水體中氟化物超標10倍。對此,晶科能源董秘景朝暉表示,這的確是晶科固體廢料處理不當造成的污染,是因為8月20日回收廢料的合作伙伴終止合作,固體廢料沒有新的合作伙伴回收,沒有進入倉庫,導致廢料無處堆放,被雨水滲透進入河流,使氟超標。
晶科方面認為,此次事件是一個“意外”,是公司對惡劣天氣準備不夠充分所致。
支柱產業
浙江晶科是事發地袁花鎮最大的一家企業,也是海寧第一納稅大戶。其前身是成立于2006年的浙江太陽谷能源應用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6月被美國上市公司晶科能源收購,迅速完成廠房擴建和產業鏈垂直化整合,主要生產太陽能光伏電池片及少量組件。浙江晶科的母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也不過五年時間,于2010年5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晶科能源的迅速崛起,緣于2004年后,全球太陽能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期,短短三四年時間,多晶硅價格即翻了十幾倍。
4年時間里,晶科能源從零開始,快速增長。此間,晶科能源與各級地方政府的關系,亦越走越近。
2010年11月17日下午,晶科能源新投130億擴建3000兆瓦光伏一體化項目在江西上饒開工,江西省省、市領導在當天的致辭中稱,2011年,晶科能源主營業務收入在上饒范圍內將突破100億元,成為上饒第一大企業。晶科能源的產業項目全部建成后,到2014年銷售收入將突破500億元。
海寧市環保局副局長陳洪明表示,相對而言,浙江晶科的環保工作,做得還算可以。
或許是穩坐當地納稅第一大戶的傲慢態度,激化了其與當地民眾的矛盾,加之別的一些因素,最終引發此次事件。
實際上,提起海寧太陽能產業,在業內幾乎無人不知。海寧太陽能產業發展近20年,1992年海寧地區從北京清華陽光買進鍍膜技術,成為全國太陽能熱利用起步最早地區之一。1996年美大從收錄機組裝轉產,開始生產太陽能熱水器,由于投資少、設備簡單,吸引了大批躍躍欲試者。2001年創辦大市場開設窗口,帶動幾百家企業的成長,迅速的形成了產業集群,目前企業數量達到650家左右,2007年產值達到45億元。已經成為中國太陽能產業版圖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
據不完全統計,海寧地區大約有650家太陽能企業,絕大部分企業都是個體工商戶。海寧市經貿局副局長張國強介紹,目前海寧規模以上的太陽能光伏企業就有11家,2010年總產值達到73億元,占海寧GDP的7.3%。今年1至8月,在全球光伏產業不景氣的情況下,海寧太陽能光伏產業已經做到55億元產值,為GDP貢獻了8.1個百分點。
“大躍進”之憂
近年來,由于全球市場對光伏電池需求的不斷提升,各地光伏企業也遍地開花。
今年年初,浙江省經信委發布的該省光伏產業發展政策研究指出,通過近幾年的發展,浙江省光伏制造業的優勢較為明顯,總量規模大。2009年浙江省太陽能電池產量約達到1200MWp,成為國內第二大太陽能電池省份。目前江蘇占全國產能的50%,浙江占25%,其余剩余的市場份額由江西、河北、山東等省瓜分。
2010年,浙江光伏行業呈現了一波爆發式的增長。截至目前,浙江共有光伏企業205家左右,其中近一半成立于去年9月以后。這意味著,短短一年間,浙江光伏企業的數量翻了一番。
盡管企業的銷售收入在不斷上升,且解決了當地的就業,也為政府增加了稅收,但企業環境治理的情況并不令人欣慰。與太陽能光伏產業“大躍進”式發展相對的,是行業內環保事件頻頻發生。
例如,南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就曾在2008年4月被投訴。隨后,東莞市環保局發現,該企業在生產調試過程中產生的清洗廢水簡單處理后就排放,責令其立即停產調試。
設立在張家港的蘇州阿波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也曾被當地環保部門要求拆除其私設的排污口。此外,安徽晶威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也與當地部分企業一起登上了環保黑名單。這些公司存在的問題與污水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有關。
2009年3月,海門瑞高光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水污染防治設施同樣在未經驗收合格的情況下,擅自組織生產,違反了中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有關規定。此外,揚州麥拓卡夫特光伏漿料回收有限公司的總排口也曾被發現有廢水外排,一些指標都超過了《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如何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顯然已成為考驗各地政府執政能力的一大難題。
晶科事件之后,很多人開始對光伏行業大躍進式的發展產生擔憂。浙江省經信委副主任凌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只是個別現象”,該事件不會影響浙江光伏產業的整體發展。
凌云強調,浙江鼓勵發展光伏產業,但并不包括該省資源環境不允許的多晶硅提純項目。
事實上,浙江省早先已明確提出要“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據浙江太陽能行業協會秘書長沈福鑫分析,多晶硅提純屬于高能耗產業,浙江不是能源大省,沒有發展的優勢。
對于晶科能源污染事件,也有一些專家指出,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一件好事。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長卓勇良此前對媒體說:“這是一個契機,讓政府好好思考,企業在發展中如何保護周邊居民健康的問題”,也可以借此對所有光伏企業做一次大的整改,提升整個行業的環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