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之初,國家規劃了九大陸上清潔能源基地,在此基礎上,已經形成大量超10GW的新能源大基地!本文介紹了十個僅新能源規模10GW以上的超級新能源大基地,配套火電、水電規模未計入,這些大基地在全國遍地開花,密集開工建設。
這些超級大基地,主要分布式在八大沙漠之中。
一、內蒙古的超級新能源大基地
內蒙古自治區位于祖國北部邊疆,呈東北、西南向狹長地帶。其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達14.6億千瓦,約占全國的57%;太陽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94億千瓦,約占全國的21%。能源資源富集,發展潛力巨大,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和戰略資源支撐基地。2021-2024年,累計批復新能源22906.37萬千瓦,其中風電12671.5萬千瓦、光伏9510.77萬千瓦、抽水蓄能120萬千瓦、光熱50萬千瓦、生物質40萬千瓦。
【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
新能源總規模12GW,包括風電3.5GW、光伏8.5GW,由三峽集團牽頭建設。是全球最大“沙戈荒”基地工程、國家首個獲批的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大基地項目,也是內蒙古自治區“生態基地+綠色能源”產業鏈示范項目,項目全部投運后預計每年生產綠電400億千瓦時。
【鄂爾多斯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
新能源總規模12GW,包括風電4GW、光伏8GW,由華能集團牽頭建設。該基地8GW光伏項目,200萬千瓦光伏先導工程項目按照“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養殖、治沙改土、鄉村振興、工業旅游”的“光伏+立體化新型產業” 模式設計建設,為構筑“三北” 綠色長城打造光伏治沙新樣板。
【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部新能源基地】
新能源總規模12GW,包括風電3.5GW、光伏8.5GW,由蒙能集團牽頭建設。項目采用板上發電、板間種植、板下固沙相結合的模式,實現光伏+生態治理一體設計、同步實施,將沙漠治理與生態治理深度融合,可實現多種能源協調互補,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該項目全容量并網投運后,預計年發電量可達33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82萬噸,實現沙漠生態治理近4萬畝。
【內蒙古騰格里新能源基地】
新能源總規模12.8GW,包括風電4GW、光伏8.8GW,由華電集團牽頭建設。這是內蒙古自治區4個“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中,首個實現200萬千瓦容量并網發電的工程,也是首個當年開工并實現投產的“沙戈荒”項目。項目總投資約644億元,建成后,每年節約標準煤72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000萬噸。
二、寧夏的超級新能源大基地
【寧夏騰格里沙漠東南部新能源基地】
新能源總規模10.8GW,包括風電1.8GW、光伏9GW,由國家能源集團牽頭建設。
寧夏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成為我國光伏發電的重要基地之一。其戈壁灘光伏基地,成功治沙大約8.8萬畝。寧夏騰格里沙戈荒能源大基地暨“寧湘直流”配套電源基地是我國首個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雙批復”的沙戈荒能源大基地,也是全國最大沙戈荒能源基地,依托寧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配套建設新能源1300萬千瓦,其中風電400萬千瓦、光伏900萬千瓦,調峰煤電464萬千瓦。
三、甘肅的超級新能源大基地
【甘肅巴丹吉林沙漠酒泉新能源基地】,新能源總規模11GW,包括風電4.3GW、光伏6.7GW,由國家能源集團牽頭建設。
【“隴電入魯” 配套隴東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基地】,新能源總規模10.5GW,包括風電6.5GW、光伏4GW,由華能集團牽頭建設。
四、新疆的超級新能源大基地
【“疆電入渝”配套新能源基地】,新能源總規模10.2GW,包括風電7GW、光伏3GW,光熱0.2GW,由華電集團、重慶能源集團牽頭建設。
重慶是長江上游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以及成渝地區重要工業基地,承擔諸多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用電需求增長極快,而重慶50%以上的發電用煤依靠外煤入渝,始終存在運力瓶頸制約。同時,雖然重慶已從四川、河南、甘肅、陜西等地增購電力,但依舊無法完全填補市內日益增加的電力缺口。預計2025年電力缺口可能擴大至1000萬千瓦。而“疆電入渝”項目建成后,有望在2025年底助力重慶實現電力電量平衡。
“疆電入渝”工程總投資約1000億元,工程包括: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配套煤電項目和配套新能源項目三個部分,共接入配套風電、光伏、光熱等新能源1020萬千瓦,支撐性煤電400萬千瓦,新能源電量占比超70%。
而“疆電入渝”重大電力項目既是中國華電與重慶央地攜手打造的標桿性項目,也是華電全面深度布局重慶的一個縮影。
【新疆南疆塔克拉瑪干沙漠新能源基地項目】新能源總規模12.5GW,包括風電4GW、光伏8.5GW,配套建設煤電 6×66 萬千瓦和新型儲能 500 萬千瓦時。由三峽集團牽頭建設。
所發電力擬依托已納規的疆電(南疆)送電川渝特高壓直流工程外送消納。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向川渝地區送電約360億千瓦時,將進一步緩解我國資源稟賦與用電負荷地理分布不均衡的矛盾,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五、四川的超級新能源大基地
【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新能源總規模預期超60GW,由國投集團牽頭建設。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已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基地總規模超1億千瓦,本階段規劃裝機7800萬千瓦,計劃到2035年全面建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基地。此外,雅礱江流域有著四川省內最大的三座水庫,總庫容249億立方米、調節庫容148億立方米,約占四川省總有效庫容的51%,三大水庫滿水位運行聯合蓄能值約300億千瓦時,約占四川省水庫滿水位總蓄能值的三分之二,對電力保供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