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中國多晶硅行業技術創新聯盟將在上海召開會議,商討對策,近二十家國內主流多晶硅企業、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等均會出席。
“在美韓兩國多晶硅企業的低價傾銷之下,估計今年會有更多的多晶硅企業走向破產。”3月15日,國內一位多晶硅企業高管透露,目前停產企業涉及過萬名員工生計,波及投資過百億元,在面臨破產的重大壓力之下,中國多晶硅企業正在聯合起來,要求國家相關部門對美國、韓國的多晶硅企業發起“雙反”調查。
中國有色金屬協會數據顯示:2011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多晶硅產業出現嚴重的庫存積壓,已投產的43家多晶硅企業僅剩8家企業尚在開工生產,其余企業已經停產,停產率已高達80%;仍開工企業中,多數因虧損運行,正逐步減少產量。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會長趙家生承認,該會正在做多晶硅行業受低價傾銷損害的數據調查工作,“包括美韓企業到底以多低的價格出售,是否低于他們自身的成本價銷售,力求真實準確”。
美韓企業補貼及傾銷
2011年,中國總計進口多晶硅64613.86噸,同比增長36.00%;此中,從韓國進口21361噸,同比增長89.47%,自美國進口僅次于韓國,達到17476.32噸。
前述光伏企業高管透露,目前韓國OCI、美國Hemlock為主的多晶硅巨頭主要市場均是中國,韓國企業70%的多晶硅均運往中國。
該高管舉例,目前給中國企業的硅料最低售價為23-25美元/公斤,市場甚至傳言要降到20美元/公斤,“但是如果加上進出口關稅、船運等費用,到中國的價格,中間還有很多費用,總成本都在25-30美元/公斤之間,已經算是虧本銷售”,而這樣的虧本銷售也可以從各大廠2011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表中有所體現。
2011年1-3月份多晶硅主流價格在90美元/公斤上下浮動,而后隨著3月份意大利補貼政策出臺及歐洲各國需求減少,全球光伏市場急轉而下,11月份多晶硅價格已跌至30美元/公斤,打破中國大多數多晶硅企業成本底線。
前述高管對記者表示,中能硅業、賽維LDK目前的多晶硅成本在20美元/公斤上下,已基本可以與國外巨頭競爭,但大部分多晶硅企業的成本在35美元/公斤以上,“但關鍵是國外企業的低價傾銷是不正常的競爭
中國光伏聯盟調查顯示,美國多個州通過各種扶持政策不斷對美國多晶硅公司進行補貼。例如,2010年,Hemlock公司和REC公司獲得上億美元政府補貼,享受補貼電價甚至低于聯邦平均電價水平。
2010年1月8日,美國宣布了獲益的企業名單和免稅金額,美國6家最大的多晶硅制造企業中有4家榜上有名: Hemlock獲得1.4億美元,Wacker獲得1.28億美元,REC獲得1.5億美元,AE Polysilicon獲得4400萬美元。
獲得優惠貸款及巨額補貼的還有OCI等韓國企業。韓國政府的既定目標是將清潔能源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提高8個百分點,重點是光伏等技術,并計劃在2009-2013年期間將GDP的2%投入到這些行為,同時給予最優惠稅收待遇。
歷史之痛
美國對中國多晶硅出口量從2008年5,371噸增長至2011年17,476噸,增長幅度為225%;出口額從2008年7.5億美元增長至2011年10.4億美元。
韓國方面,多晶硅業內人士多以“韓流兇猛”來評價韓國多晶硅企業所帶來的競爭壓力。如在2011年底,OCI甚至標出了多晶硅料20美元/公斤的價格。一位光伏企業人士卻對此質疑,“以OCI成本計算,一公斤多晶硅應該在30多美元左右,賣20美元純粹是個噱頭。”
目前全國已建成穩定投產的規模以上的多晶硅項目達到43家,2011年總產能14.5萬噸,此中保利協鑫、江西賽維、洛陽中硅、重慶大全等四家位居全球前十大多晶硅企業的規模占據了中國總產能的70%。
“由于中國多晶硅原料的崛起,使多晶硅價格從2008年畸高時期的300美元/公斤回落到2011年30-50美元/公斤。”前述高管表示,國內太陽能企業由于國內原料的充足供應,寧愿支付高額違約金也要紛紛和境外多晶硅企業解除長單。如尚德支付2.12億美元的違約金給MEMC,以解除了已經履行了5年的長期合同;REC和瓦克各獲得4000萬、6000萬歐元的解約合同金,據信均來自中國企業。
洛陽中硅一位高管提醒,中國多晶硅發展到鼎盛時期的七十年代曾經有多達20多家多晶硅企業,但上世紀九十年代歐美國家發起了一輪多晶硅低價傾銷,價格低至20-30美元/公斤,遠低于其生產成本,使得中國多晶硅企業紛紛倒閉,只剩下四川峨眉739廠一家維持每年幾十噸的試驗性生產。
“在美韓兩國多晶硅企業的低價傾銷之下,估計今年會有更多的多晶硅企業走向破產。”3月15日,國內一位多晶硅企業高管透露,目前停產企業涉及過萬名員工生計,波及投資過百億元,在面臨破產的重大壓力之下,中國多晶硅企業正在聯合起來,要求國家相關部門對美國、韓國的多晶硅企業發起“雙反”調查。
中國有色金屬協會數據顯示:2011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多晶硅產業出現嚴重的庫存積壓,已投產的43家多晶硅企業僅剩8家企業尚在開工生產,其余企業已經停產,停產率已高達80%;仍開工企業中,多數因虧損運行,正逐步減少產量。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會長趙家生承認,該會正在做多晶硅行業受低價傾銷損害的數據調查工作,“包括美韓企業到底以多低的價格出售,是否低于他們自身的成本價銷售,力求真實準確”。
美韓企業補貼及傾銷
2011年,中國總計進口多晶硅64613.86噸,同比增長36.00%;此中,從韓國進口21361噸,同比增長89.47%,自美國進口僅次于韓國,達到17476.32噸。
前述光伏企業高管透露,目前韓國OCI、美國Hemlock為主的多晶硅巨頭主要市場均是中國,韓國企業70%的多晶硅均運往中國。
該高管舉例,目前給中國企業的硅料最低售價為23-25美元/公斤,市場甚至傳言要降到20美元/公斤,“但是如果加上進出口關稅、船運等費用,到中國的價格,中間還有很多費用,總成本都在25-30美元/公斤之間,已經算是虧本銷售”,而這樣的虧本銷售也可以從各大廠2011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表中有所體現。
2011年1-3月份多晶硅主流價格在90美元/公斤上下浮動,而后隨著3月份意大利補貼政策出臺及歐洲各國需求減少,全球光伏市場急轉而下,11月份多晶硅價格已跌至30美元/公斤,打破中國大多數多晶硅企業成本底線。
前述高管對記者表示,中能硅業、賽維LDK目前的多晶硅成本在20美元/公斤上下,已基本可以與國外巨頭競爭,但大部分多晶硅企業的成本在35美元/公斤以上,“但關鍵是國外企業的低價傾銷是不正常的競爭
中國光伏聯盟調查顯示,美國多個州通過各種扶持政策不斷對美國多晶硅公司進行補貼。例如,2010年,Hemlock公司和REC公司獲得上億美元政府補貼,享受補貼電價甚至低于聯邦平均電價水平。
2010年1月8日,美國宣布了獲益的企業名單和免稅金額,美國6家最大的多晶硅制造企業中有4家榜上有名: Hemlock獲得1.4億美元,Wacker獲得1.28億美元,REC獲得1.5億美元,AE Polysilicon獲得4400萬美元。
獲得優惠貸款及巨額補貼的還有OCI等韓國企業。韓國政府的既定目標是將清潔能源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提高8個百分點,重點是光伏等技術,并計劃在2009-2013年期間將GDP的2%投入到這些行為,同時給予最優惠稅收待遇。
歷史之痛
美國對中國多晶硅出口量從2008年5,371噸增長至2011年17,476噸,增長幅度為225%;出口額從2008年7.5億美元增長至2011年10.4億美元。
韓國方面,多晶硅業內人士多以“韓流兇猛”來評價韓國多晶硅企業所帶來的競爭壓力。如在2011年底,OCI甚至標出了多晶硅料20美元/公斤的價格。一位光伏企業人士卻對此質疑,“以OCI成本計算,一公斤多晶硅應該在30多美元左右,賣20美元純粹是個噱頭。”
目前全國已建成穩定投產的規模以上的多晶硅項目達到43家,2011年總產能14.5萬噸,此中保利協鑫、江西賽維、洛陽中硅、重慶大全等四家位居全球前十大多晶硅企業的規模占據了中國總產能的70%。
“由于中國多晶硅原料的崛起,使多晶硅價格從2008年畸高時期的300美元/公斤回落到2011年30-50美元/公斤。”前述高管表示,國內太陽能企業由于國內原料的充足供應,寧愿支付高額違約金也要紛紛和境外多晶硅企業解除長單。如尚德支付2.12億美元的違約金給MEMC,以解除了已經履行了5年的長期合同;REC和瓦克各獲得4000萬、6000萬歐元的解約合同金,據信均來自中國企業。
洛陽中硅一位高管提醒,中國多晶硅發展到鼎盛時期的七十年代曾經有多達20多家多晶硅企業,但上世紀九十年代歐美國家發起了一輪多晶硅低價傾銷,價格低至20-30美元/公斤,遠低于其生產成本,使得中國多晶硅企業紛紛倒閉,只剩下四川峨眉739廠一家維持每年幾十噸的試驗性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