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廠商的主戰場一直在歐洲,但目前重病纏身的歐洲各國對光伏產品的需求正持續下滑,失去主要牽引力的全球光伏下游需求增速也已放緩。中國上游廠商近幾年為追逐高額利潤,不斷增加投資、擴充規模,造成了整體產能嚴重過剩。因此,中國廠商急于尋找能夠替代歐洲、消化自身巨大產能的新興市場,美國就是其一。
2011年,中國光伏企業向美國出口的電池及組件額約31億美元,總量約2.2GW。2012年全球裝機總量將達30GW,其中美國雖僅4GW,但潛力很大。而5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向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征收31.14%~249.96%的高額反傾銷稅。如果終裁仍維持此結果,中國一線光伏廠商會面臨31%左右的高額稅率,這對他們不啻(chi,四聲)是一記重擊,意味著上述企業將被關在美國市場大門之外。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政治目的
美國 “雙反”的目的應該是為了保護其本土廠商,以免受到中國廠商的強大沖擊。因為新能源是美國政府非常重視的戰略產業。
太陽能產業研究機構 NPD Solorbuzz的高級分析師廉銳分析指出,美國的“雙反”包括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其中反補貼是依據其修正的國內關稅法案授權,反傾銷則是在WTO框架之下。事實上,美國本土的光伏制造業,尤其是晶體硅光伏電池的產能并不大,因此,“雙反”似乎更多出于政治而不是經濟考慮。而且,在終裁結果公告之前,無法評估此次“雙反”的持續時間。
筆者記得在參加2011年12月6~9日于北京舉行的InterSolar China研討會時,中華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副秘書長史利民在演講中曾明確表示,美國的“雙反”調查沒道理,不公平。希望美國不要在全球經濟低迷時進行貿易保護,不要加入任何政治因素。他還表示,若美國堅持“雙反”,中國也將對美國的多晶硅展開“雙反”調查。研討會上有歐洲專家也表示,中國為美國提供了很多工作機會,“雙反”在傷害中國廠商時,也會傷害美國自己。要公平競爭,不能有偏見。
缺少了中國廠商的美國光伏市場,美國政府將付出更多補貼,同時由于成本原因,光伏裝機量會受較大影響,對美國光伏消費者也不利。無論美國的主動“雙反”還是中國的被迫“雙反”,其實均屬于“雙刃劍”,最終,對中國企業和美國市場都不利。正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不可思議的是,這次美國反傾銷選擇的替代國是泰國。實際上,無論從國家整體經濟還是光伏市場,泰國都遠落后于中國,兩國明顯不具有可比性。據此做出的“雙反”初裁必定不能體現公平與公正的原則。中國廠商有充分理由對此提出強烈質疑。
中國廠商不要太癡情
5月24日,無錫尚德、英利綠色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陽光電力等17家中國光伏企業齊聚上海,研究對美國“雙反”調查的對策。
無錫尚德CEO施正榮表示,盡管對美國商務部的決定非常失望,但仍然希望美國公平了解中國光伏廠商的成本優勢,做出對中國有利的終裁。
筆者感覺此時的中國光伏廠商有些像在深愛中失戀的小伙子,不甘心地想挽回這段“戀情”。但是作為局外人,筆者客觀地提醒施正榮和中國光伏廠商們,那很可能只是一廂情愿,不要再繼續執迷不悟,至少在相當一段時期內不要再這樣“癡情”。雖然為了證明“自身清白”,還需繼續提出申訴,但中國廠商最好暫時拋棄對美國“雙反”終裁結果及美國光伏市場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否則會使自己受傷更深。“天下何處無芳草”,先靜下心來認真反思自身的優勢與不足,然后抓緊時間去尋找可能屬于自己的“心愛姑娘”吧。
走好現實之路
既然美國之門近乎關閉,中國光伏產業就應認真思考,走好現實之路,同時不要期望中央政府和財政大規模救助。廠商的出路不外乎注重中國市場的發展,進行行業整合,淘汰產能效率低、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向著平價上網的目標,繼續降低成本;加強技術研發,提高電池效率;進一步拓展新興市場。
NPD Solarbuzz在6月4日公布的季度報告指出,在光伏產業鏈上游存在著長期供過于求的背景下,拉丁美洲、非洲及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仍在推出支持光伏組件本地化制造的優惠或補貼政策。值得欣慰的是,有些中國光伏廠商已經在跟蹤部分這類市場動態。相對這些本地制造,中國廠商的成本優勢非常明顯。如果進行公平市場競爭,中國廠商有望釋放少量產能。
廉銳給中國廠商提出了3點建議:
1. 中國廠商應做好對外采購電池,并評估在境外建廠的可能性。由于目前美國“雙反”針對的是中國生產的光伏電池而不是組件,此次受害最深的是中國的電池生產環節,對采購其他產地電池的組件廠商出貨影響不會很大。
據5月公布的NPD Solarbuzz太陽能設備季度報告,2012年全球已到貨太陽能生產設備的產能在50-60GW,而實際市場需求約30GW。一線晶硅和薄膜電池廠商2012年的有效產能將達到26GW,其中,中國大陸和臺灣廠商占21GW。不過,美國“雙反”提高了臺灣電池廠商的優勢。目前,臺灣廠商的電池價格已經上漲,并提出了繼續漲價的要求。
2. 中國政府應更加完善和明確國內光伏市場激勵政策(如上網電價支付年限等),提高光伏發展目標,并與電網協調改善光伏電站并網情況。由于電網問題涉及面比較廣,而且很多西部光伏電站建在電網基礎設施不足,本地消納能力有限的地點,所以不能完全把責任推給電網。政府可以考慮從東部沿海地區著手,上網電價政策有所傾斜,同時加強對電網接受光伏發電的監管。
3. 國內市場受到的制約因素包括:審批、并網、資金、土地(或屋頂)資源等。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政府的上述協助外,需在光伏電站開發過程中引入新的融資機制。如果激勵政策能夠保證穩定的回報率,有意長期投資的金融機構可能會進入,這將有助于國內光伏市場的擴展。(記者 恩平)
2011年,中國光伏企業向美國出口的電池及組件額約31億美元,總量約2.2GW。2012年全球裝機總量將達30GW,其中美國雖僅4GW,但潛力很大。而5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向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征收31.14%~249.96%的高額反傾銷稅。如果終裁仍維持此結果,中國一線光伏廠商會面臨31%左右的高額稅率,這對他們不啻(chi,四聲)是一記重擊,意味著上述企業將被關在美國市場大門之外。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政治目的
美國 “雙反”的目的應該是為了保護其本土廠商,以免受到中國廠商的強大沖擊。因為新能源是美國政府非常重視的戰略產業。
太陽能產業研究機構 NPD Solorbuzz的高級分析師廉銳分析指出,美國的“雙反”包括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其中反補貼是依據其修正的國內關稅法案授權,反傾銷則是在WTO框架之下。事實上,美國本土的光伏制造業,尤其是晶體硅光伏電池的產能并不大,因此,“雙反”似乎更多出于政治而不是經濟考慮。而且,在終裁結果公告之前,無法評估此次“雙反”的持續時間。
筆者記得在參加2011年12月6~9日于北京舉行的InterSolar China研討會時,中華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副秘書長史利民在演講中曾明確表示,美國的“雙反”調查沒道理,不公平。希望美國不要在全球經濟低迷時進行貿易保護,不要加入任何政治因素。他還表示,若美國堅持“雙反”,中國也將對美國的多晶硅展開“雙反”調查。研討會上有歐洲專家也表示,中國為美國提供了很多工作機會,“雙反”在傷害中國廠商時,也會傷害美國自己。要公平競爭,不能有偏見。
缺少了中國廠商的美國光伏市場,美國政府將付出更多補貼,同時由于成本原因,光伏裝機量會受較大影響,對美國光伏消費者也不利。無論美國的主動“雙反”還是中國的被迫“雙反”,其實均屬于“雙刃劍”,最終,對中國企業和美國市場都不利。正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不可思議的是,這次美國反傾銷選擇的替代國是泰國。實際上,無論從國家整體經濟還是光伏市場,泰國都遠落后于中國,兩國明顯不具有可比性。據此做出的“雙反”初裁必定不能體現公平與公正的原則。中國廠商有充分理由對此提出強烈質疑。
中國廠商不要太癡情
5月24日,無錫尚德、英利綠色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陽光電力等17家中國光伏企業齊聚上海,研究對美國“雙反”調查的對策。
無錫尚德CEO施正榮表示,盡管對美國商務部的決定非常失望,但仍然希望美國公平了解中國光伏廠商的成本優勢,做出對中國有利的終裁。
筆者感覺此時的中國光伏廠商有些像在深愛中失戀的小伙子,不甘心地想挽回這段“戀情”。但是作為局外人,筆者客觀地提醒施正榮和中國光伏廠商們,那很可能只是一廂情愿,不要再繼續執迷不悟,至少在相當一段時期內不要再這樣“癡情”。雖然為了證明“自身清白”,還需繼續提出申訴,但中國廠商最好暫時拋棄對美國“雙反”終裁結果及美國光伏市場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否則會使自己受傷更深。“天下何處無芳草”,先靜下心來認真反思自身的優勢與不足,然后抓緊時間去尋找可能屬于自己的“心愛姑娘”吧。
走好現實之路
既然美國之門近乎關閉,中國光伏產業就應認真思考,走好現實之路,同時不要期望中央政府和財政大規模救助。廠商的出路不外乎注重中國市場的發展,進行行業整合,淘汰產能效率低、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向著平價上網的目標,繼續降低成本;加強技術研發,提高電池效率;進一步拓展新興市場。
NPD Solarbuzz在6月4日公布的季度報告指出,在光伏產業鏈上游存在著長期供過于求的背景下,拉丁美洲、非洲及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仍在推出支持光伏組件本地化制造的優惠或補貼政策。值得欣慰的是,有些中國光伏廠商已經在跟蹤部分這類市場動態。相對這些本地制造,中國廠商的成本優勢非常明顯。如果進行公平市場競爭,中國廠商有望釋放少量產能。
廉銳給中國廠商提出了3點建議:
1. 中國廠商應做好對外采購電池,并評估在境外建廠的可能性。由于目前美國“雙反”針對的是中國生產的光伏電池而不是組件,此次受害最深的是中國的電池生產環節,對采購其他產地電池的組件廠商出貨影響不會很大。
據5月公布的NPD Solarbuzz太陽能設備季度報告,2012年全球已到貨太陽能生產設備的產能在50-60GW,而實際市場需求約30GW。一線晶硅和薄膜電池廠商2012年的有效產能將達到26GW,其中,中國大陸和臺灣廠商占21GW。不過,美國“雙反”提高了臺灣電池廠商的優勢。目前,臺灣廠商的電池價格已經上漲,并提出了繼續漲價的要求。
2. 中國政府應更加完善和明確國內光伏市場激勵政策(如上網電價支付年限等),提高光伏發展目標,并與電網協調改善光伏電站并網情況。由于電網問題涉及面比較廣,而且很多西部光伏電站建在電網基礎設施不足,本地消納能力有限的地點,所以不能完全把責任推給電網。政府可以考慮從東部沿海地區著手,上網電價政策有所傾斜,同時加強對電網接受光伏發電的監管。
3. 國內市場受到的制約因素包括:審批、并網、資金、土地(或屋頂)資源等。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政府的上述協助外,需在光伏電站開發過程中引入新的融資機制。如果激勵政策能夠保證穩定的回報率,有意長期投資的金融機構可能會進入,這將有助于國內光伏市場的擴展。(記者 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