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中國商務部決定對美國出口中國的多晶硅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的“雙反”調查,同時對韓國出口中國的多晶硅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這一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僅僅在兩個月前,美國商務部初裁決定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征收“雙反”稅。如今,歐洲也在醞釀啟動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分析人士認為,對美、韓多晶硅的“雙反”是中國的反擊行為,一場太陽能領域的貿易戰爭已經爆發。
“雙反”博弈
近幾年中國進口多晶硅的數量和金額呈爆發式增長。中國海關數據顯示,即使在行業不景氣的2011年,中國仍進口多晶硅6.46萬噸,同比增長36%,進口金額約為26億美元。其中來自美國、韓國的多晶硅占據六成,來自韓國的進口同比增長高達90%。今年上半年,中國從美、韓進口的多晶硅數量仍然保持高增速,其中5月份來自美國的進口量占進口總量的44%,韓國所占比例為24%。中國是韓國OCI、美國Hemlock等國際多晶硅巨頭的主要出口市場,70%的韓國多晶硅產品出口中國。
商務部發起的“雙反”調查緣于國內多家多晶硅企業在數月前向商務部提交的申請,這些企業包括保利協鑫、賽維LDK、大全新能源、洛陽中硅等,其產能在整個行業中約占七成。他們認為,中國之所以進口量那么大,是因為美國為向中國出口多晶硅的企業提供補貼,降低了美國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美國和韓國的企業為了占領中國市場,又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對中國實施產品傾銷。
2010年1月,美國政府對多家多晶硅制造企業進行補貼和減免稅收,補貼金額從4400萬美元到1.5億美元不等。據業內人士介紹,韓國多晶硅領軍企業OCI也享受韓國政府的最優惠稅收待遇,并獲得巨額優惠貸款及政府補貼。一位國內多晶硅業內人士指出,美國上市企業財報顯示的多晶硅產品成本比中國海關統計的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單價還要高,有傾銷的嫌疑。中國應該對美、韓的多晶硅產品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雙反”在國際貿易中十分常見,中國的鋼管、銅版紙等產品都曾遭遇國外的“雙反”調查,部分產品最后被征收了很高的反傾銷或反補貼稅率。去年9月,由美國SolarWorld牽頭的7家光伏企業向美國商務部請求對中國出口美國的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初裁結果,中國光伏產品被征收的“雙反”稅率合計在34.04%至254.69%之間。
國際知名太陽能企業挪威的REC公司認為,美國SolarWorld發起的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是中國此次對美多晶硅產品進行“雙反”調查的主要原因。從歷史經驗來看,征收“雙反”稅很容易引發貿易戰,最后導致雙方受損。同時,“雙反”也是一把雙刃劍。以多晶硅“雙反”為例,如果最后裁定要對美、韓多晶硅產品征收高稅率,那么國內多晶硅價格將反彈,利好國內多晶硅制造企業,不過也會因此影響光伏產業鏈下游企業的業績。因此,國內一些以光伏電池和組件產品為主的企業也在游說商務部不要對美、韓的多晶硅產品征收高反傾銷稅或反補貼稅。
誰能救贖?
雖然中國商務部的立案調查吸引了不少光伏企業的關注,但同時也有人對這個決定不以為然,有業內人士認為“雙反”救不了中國的多晶硅企業。
從2011年9月至今,國內80%的多晶硅企業停產。賽迪智庫光伏產業研究所所長高宏玲表示,如果這種情況再持續半年,中國絕大多數的多晶硅企業將面臨徹底倒閉的命運。
一位國內多晶硅行業領軍企業的高管對筆者表示,美、韓多晶硅產品大量進入中國只是造成國內多晶硅行業陷入困境的因素之一,中國多晶硅行業的困境需要從自身找原因。
多晶硅是太陽能光伏電池和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原材料,技術含量高、投資大。在2008年以前,國內多晶硅行業發展薄弱,而多晶硅產品供不應求,其進口價格曾一度高達400美元/千克。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多晶硅行業開始爆發式增長。2006-2011年,國內多晶硅產量從186噸增長到8.3萬噸,翻了400多倍,直至產能嚴重過剩。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由于當時多晶硅產品供不應求并且頂著新能源、新興產業的光環,為了鼓勵行業發展,2009年9月之前多晶硅項目的審批權不歸屬國家發改委,而是下放到地方政府。除此之外,國家發改委還對一些重點扶持企業進行獎勵。在這種形勢下,全國各地的多晶硅項目如野草般瘋長,行業顯現出散亂的特點。直到2009年9月29日,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務院才出臺文件把多晶硅定位為產業過剩行業之一,同時把新建項目的審批權收歸國家發改委。
然而到了2010年,由于流動性過剩以及對太陽能項目發展的鼓勵,市場驟然回暖,全球太陽能產量也在這一年迎來97.2%的爆發式增長,多晶硅產品又一次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據接受筆者采訪的一位多晶硅企業員工說,公司2010年發的年終獎比全年工資還要高,這也是吸引他在2011年初從其他行業跳槽過來的主要原因。
只是他沒有想到,這個行業會在2011年再次走下坡路。就在2011年1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明確了多晶硅項目的規模、能耗等關鍵性指標,并宣布在政府投資項目核準新目錄出臺前,新建多晶硅項目原則上不再批準。不過,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已經形成。那一年,國內多晶硅總產能接近15萬噸,中國一躍成為全球多晶硅生產第一大國,全球十大多晶硅企業中有四家是中國企業。
伴隨產能過剩而來的,是多晶硅產品價格從2007年高峰時的每公斤400美元下降到如今的每公斤20美元左右。按照目前的設備成本和工藝水平,單線年產3000噸的多晶硅項目投資約為15億20億元,按照每公斤2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27元)計算,全年銷售額僅為3.8億元,虧損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原因是,上述多晶硅企業高管表示,中國企業缺乏生產多晶硅產品的核心技術,整個行業仍停留在通過擴大規模來降低成本的粗放式發展階段。目前,多晶硅核心技術由包括美國、德國、日本在內的六七家企業所掌握。中國企業嘗試過多種渠道,但是仍然很難獲得關鍵技術。國內多晶硅企業采用的基本都是從俄羅斯引進的“改良西門子法”,這一技術與美國、日本企業掌握的技術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中國對美、韓多晶硅產品進行“雙反”調查,從表面上看只是貿易問題,但其背后揭示出的卻是中國多晶硅行業自身發展問題。到目前為止,這個行業的發展依然遵循著中國大多數產業的發展模式:從無節制的野蠻生長到借由規模擴張降低成本,卻始終缺乏核心技術。
“雙反”博弈
近幾年中國進口多晶硅的數量和金額呈爆發式增長。中國海關數據顯示,即使在行業不景氣的2011年,中國仍進口多晶硅6.46萬噸,同比增長36%,進口金額約為26億美元。其中來自美國、韓國的多晶硅占據六成,來自韓國的進口同比增長高達90%。今年上半年,中國從美、韓進口的多晶硅數量仍然保持高增速,其中5月份來自美國的進口量占進口總量的44%,韓國所占比例為24%。中國是韓國OCI、美國Hemlock等國際多晶硅巨頭的主要出口市場,70%的韓國多晶硅產品出口中國。
商務部發起的“雙反”調查緣于國內多家多晶硅企業在數月前向商務部提交的申請,這些企業包括保利協鑫、賽維LDK、大全新能源、洛陽中硅等,其產能在整個行業中約占七成。他們認為,中國之所以進口量那么大,是因為美國為向中國出口多晶硅的企業提供補貼,降低了美國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美國和韓國的企業為了占領中國市場,又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對中國實施產品傾銷。
2010年1月,美國政府對多家多晶硅制造企業進行補貼和減免稅收,補貼金額從4400萬美元到1.5億美元不等。據業內人士介紹,韓國多晶硅領軍企業OCI也享受韓國政府的最優惠稅收待遇,并獲得巨額優惠貸款及政府補貼。一位國內多晶硅業內人士指出,美國上市企業財報顯示的多晶硅產品成本比中國海關統計的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單價還要高,有傾銷的嫌疑。中國應該對美、韓的多晶硅產品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雙反”在國際貿易中十分常見,中國的鋼管、銅版紙等產品都曾遭遇國外的“雙反”調查,部分產品最后被征收了很高的反傾銷或反補貼稅率。去年9月,由美國SolarWorld牽頭的7家光伏企業向美國商務部請求對中國出口美國的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初裁結果,中國光伏產品被征收的“雙反”稅率合計在34.04%至254.69%之間。
國際知名太陽能企業挪威的REC公司認為,美國SolarWorld發起的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是中國此次對美多晶硅產品進行“雙反”調查的主要原因。從歷史經驗來看,征收“雙反”稅很容易引發貿易戰,最后導致雙方受損。同時,“雙反”也是一把雙刃劍。以多晶硅“雙反”為例,如果最后裁定要對美、韓多晶硅產品征收高稅率,那么國內多晶硅價格將反彈,利好國內多晶硅制造企業,不過也會因此影響光伏產業鏈下游企業的業績。因此,國內一些以光伏電池和組件產品為主的企業也在游說商務部不要對美、韓的多晶硅產品征收高反傾銷稅或反補貼稅。
誰能救贖?
雖然中國商務部的立案調查吸引了不少光伏企業的關注,但同時也有人對這個決定不以為然,有業內人士認為“雙反”救不了中國的多晶硅企業。
從2011年9月至今,國內80%的多晶硅企業停產。賽迪智庫光伏產業研究所所長高宏玲表示,如果這種情況再持續半年,中國絕大多數的多晶硅企業將面臨徹底倒閉的命運。
一位國內多晶硅行業領軍企業的高管對筆者表示,美、韓多晶硅產品大量進入中國只是造成國內多晶硅行業陷入困境的因素之一,中國多晶硅行業的困境需要從自身找原因。
多晶硅是太陽能光伏電池和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原材料,技術含量高、投資大。在2008年以前,國內多晶硅行業發展薄弱,而多晶硅產品供不應求,其進口價格曾一度高達400美元/千克。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多晶硅行業開始爆發式增長。2006-2011年,國內多晶硅產量從186噸增長到8.3萬噸,翻了400多倍,直至產能嚴重過剩。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由于當時多晶硅產品供不應求并且頂著新能源、新興產業的光環,為了鼓勵行業發展,2009年9月之前多晶硅項目的審批權不歸屬國家發改委,而是下放到地方政府。除此之外,國家發改委還對一些重點扶持企業進行獎勵。在這種形勢下,全國各地的多晶硅項目如野草般瘋長,行業顯現出散亂的特點。直到2009年9月29日,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務院才出臺文件把多晶硅定位為產業過剩行業之一,同時把新建項目的審批權收歸國家發改委。
然而到了2010年,由于流動性過剩以及對太陽能項目發展的鼓勵,市場驟然回暖,全球太陽能產量也在這一年迎來97.2%的爆發式增長,多晶硅產品又一次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據接受筆者采訪的一位多晶硅企業員工說,公司2010年發的年終獎比全年工資還要高,這也是吸引他在2011年初從其他行業跳槽過來的主要原因。
只是他沒有想到,這個行業會在2011年再次走下坡路。就在2011年1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明確了多晶硅項目的規模、能耗等關鍵性指標,并宣布在政府投資項目核準新目錄出臺前,新建多晶硅項目原則上不再批準。不過,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已經形成。那一年,國內多晶硅總產能接近15萬噸,中國一躍成為全球多晶硅生產第一大國,全球十大多晶硅企業中有四家是中國企業。
伴隨產能過剩而來的,是多晶硅產品價格從2007年高峰時的每公斤400美元下降到如今的每公斤20美元左右。按照目前的設備成本和工藝水平,單線年產3000噸的多晶硅項目投資約為15億20億元,按照每公斤2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27元)計算,全年銷售額僅為3.8億元,虧損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原因是,上述多晶硅企業高管表示,中國企業缺乏生產多晶硅產品的核心技術,整個行業仍停留在通過擴大規模來降低成本的粗放式發展階段。目前,多晶硅核心技術由包括美國、德國、日本在內的六七家企業所掌握。中國企業嘗試過多種渠道,但是仍然很難獲得關鍵技術。國內多晶硅企業采用的基本都是從俄羅斯引進的“改良西門子法”,這一技術與美國、日本企業掌握的技術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中國對美、韓多晶硅產品進行“雙反”調查,從表面上看只是貿易問題,但其背后揭示出的卻是中國多晶硅行業自身發展問題。到目前為止,這個行業的發展依然遵循著中國大多數產業的發展模式:從無節制的野蠻生長到借由規模擴張降低成本,卻始終缺乏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