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昨天(13日),一家太陽能光伏企業的高層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多晶硅現貨市場價格已經跌到了1500元/公斤以下,這較今年7月份最高點3400元/公斤,下降幅度超過一半。
14日,經Solarbe向業內人士求證目前國內長單價格已經將至1000RMB/KG以下,一些知名公司09年長單價格更達到60美元/KG。下降幅度超過60%。
多晶硅價格暴跌
近幾年來,多晶硅價格一直是行業內最熱的話題,導致其價格沖高到500美元/公斤的原因,是因為太陽能電池需求的快速增長。近10年來太陽能電池產業的增長率是30%~40%。
2007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的產量為3400兆瓦,中國產量將近三分之一,為1100兆瓦,但主要是以出口為主,出口市場集中在歐洲。今年,在西班牙旺盛市場需求的帶動下,全球需求將達到5000兆瓦,同比增速為48%。因此,很多太陽能電池制造企業因為多晶硅不能到位而推遲交貨。
同時,世界主流多晶硅制造商的擴產也相當驚人。Hemlock、MEMC在2009年的擴產計劃分別是12800噸、7700噸,WACKER則是12000噸,REC的擴產計劃是9200噸。
最為重要的是目前冶金法硅料的量產、國內部分有實力的企業出料加之金融危機,為了快速回籠資金是導致硅料價格暴跌的最主要原因。然而我們認為硅料價格還有可能繼續下跌,達到35美金左右!
光伏企業“喜憂參半”
由于多晶硅的大量擴產,以及海外市場風險加大,終端太陽能市場的不景氣,帶來了近期多晶硅價格的暴跌。
CSI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向記者證實,多晶硅現貨價格的確已經出現回落。“今年6、7月份,多晶硅現貨價曾達到最高峰,為400-500美元一公斤。當時,我們就完全停止從現貨市場購買,而采取物理法提純冶金硅和通過長期合作伙伴等其他方式獲得原料。”
“我們當時曾判斷這一現貨價格不會長期維持,光伏企業在這一價位上購買原料風險很大。但也有人對此不以為然。從目前的情況看,市場已經印證了這一判斷。”瞿曉鏵說。
不過,道康寧大中華區總裁柯同德此前曾告訴本報記者,盡管一些多晶硅現貨合同價格已開始回落,但總體上多晶硅市場還未出現產能過剩。
在談及金融危機和國際油價暴跌對光伏產業的影響時,瞿曉鏵認為,影響只是暫時的,“短期看可能對光伏行業有心理上的沖擊,但長期來看,發展趨勢不會改變。畢竟,在太陽能最早興起的2003、2004年,國際油價也不算很高。”
在他看來,一個成熟的政策制定者應該乘當前國際油價相對較低之時調整國家的能源結構。這包括兩方面:一是提高能源自主率和能源安全度;二是調整化石能源與新能源的比例。在高油價條件下,這種調整會因為成本高比較難進行;但當前正好是個機會,可以實現更平穩的調整。
賽維LDK董事長彭小峰近日也向媒體表示,金融危機給公司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原因是金融危機帶來了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下降,公司原料成本有望降低40%-50%。
“在這種情況下,光伏發電成本有望提前與傳統發電成本接軌。”彭小峰指出,電價上漲趨勢不改而光伏成本在不斷下降,這將加快光伏產品的普及,可能之前預期的2012光伏發電1元/度的成本水平會提前兩年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