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年太陽能產業景氣蕭條,過去高利潤的上游多晶矽領域也不再享有高獲利率,倒是下游太陽能系統電廠市場,因為各國政府的躉購電價補助,還有至少5%以上的報酬率,吸引業者搶進,再加上今年政府大力推動的陽光屋頂百萬座太陽能系統裝置目標,國內業者也積極搶進,炒熱市場,但除了國內市場,臺廠是否可以挾全球第二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國,赴海外享有更高補助費率的國家大搶太陽能系統安裝商機,產學論戰不同調。
2012年臺灣陽光屋頂百萬座的目標100MW競標作業,已于上周完成所有競標,依估計,臺灣今年累計太陽光電裝置量為180MW,依政府訂定的美麗目標,到2030年時,累計裝置量要達3.1GW的水準。國內目前主要跨足太陽能系統廠商包括茂迪(6244)、友達(2409)、有成(4949)、新日光(3576)、國碩(2406)、旭晶(3647),其它還包括提供系統內元件的太陽能連接器廠或擁有電廠承包工程能力的機電廠商。
對于下游系統市場商機是否看的到、吃的到,或者暗藏風險,產學論戰代表看法不同,但財務狀況考量,似乎為重要疑慮。
? 產業代表
1. 跨足電廠代表A公司:太陽能電廠報酬率穩定,依各國日照狀況、融資條件、補助費率,投報率也不同,若以美國來說,報酬率約有8-12%,但希望國內政府可以幫助產業,設立規模約百億臺幣的基金赴海外投資電廠,或鼓勵國內壽險基金投資電廠,賺取穩定報酬率,另外可以提供50億臺幣作為信保基金,提供國內廠商赴海外蓋電廠的融資擔保條件,不但可助國內太陽能業者有出海口、創造產業就業機會以及發展,也可有穩定投資報酬率和收益。
2. 非跨足電廠代表B公司:最適合做太陽能電廠事業的是各國的電力公司,太陽能制造商除非有金山銀山的家產,怎么有實力去花大錢去各地標電廠、蓋電廠(1MW電廠耗資近1億),但電力公司本來主要的工作就是要發電,所以應該由電力公司蓋電廠,再發包給其它太陽能制造商提供矽晶圓、電池、模組,各司其職,而不是由太陽能制造商去承接電廠,并不適合。
? 研究機構代表
1. 工研院IEK:不建議。若沒有銀行支援,臺廠去標大型地面地廠將會使負債比惡化,以臺廠過去在太陽能產業多是以制造、代工的身份來看,從事太陽能系統市場欠缺對太陽能當地市場法規、 EPC營運模式、當地通路的了解,再加上目前臺廠多半現金狀況也不佳,不適合切入電廠市場,最好還是讓當地系統業者去接標案,現階段,臺廠還是以代工為最佳出路。
2. 光電科技協進會PIDA:制造商跨足系統,目前臺灣仍有幾大障礙,其一為政策仍偏頗,系統中元件的品質是否可以支撐20年的回報仍有疑慮,電廠并網后要找到有興趣接手的投資者還有難度,目前看來,是壽險業者最適合來投資電廠,但現在的電廠發電實績還沒有穩定的成果以及輸出,壽險業者還不敢介入接手,以致于太陽能系統廠需要自己營運該電廠,使資金周轉不易,目前臺廠的財務狀況也并不適合。
然就在國內業者踴躍搶進系統標案的同時,一如過去的殺價搶標案的情況再度發生,第7期競標平均折扣率升至12.74%,相關業者的利潤將大幅萎縮,恐將加速2013年太陽光電躉購費率下調的幅度,太陽能系統的報酬率恐也將被進一步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