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美國商務部作出終審判決,認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并設定了18.32%~249.96%的最終反傾銷稅率,以及14.78%~15.97%的最終反補貼稅率。此判決將對中國光伏業產生重大影響,并可能影響歐盟雙反的最終結果。
資料圖: 廉銳博士
資料圖: 廉銳博士
Solarbuzz高級分析師廉銳博士在接受TR采訪時表示,可能一部分人對這個終裁結果存在誤讀。這個裁決不算是一個很壞的結果,原因有兩點:第一,總體來看它跟初裁差不多,沒有提高總稅率或是擴大覆蓋范圍;第二,終裁判決并沒有完全關掉中國的光伏產品,尤其是光伏組件對美國出口的大門。它只是對中國大陸生產的太陽能電池和使用中國大陸太陽能電池的組件出口美國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不僅中國產的組件,其他區域——歐洲、甚至美國產的組件,如果使用原產于中國大陸的電池,出口美國都要征這些稅。但如果中國產的組件,只要用的不是中國大陸產的電池,而是臺灣電池、韓國電池、美國電池等,就不受這個裁決影響,也就不在反傾銷反補貼之列,因此中國的組件出口還是可以繼續的,完全不需要過分悲觀。中國的光伏制造產業里面電池制造這個環節少了出口美國的市場,這方面的損失挺大,但是至少保住了組件、硅片。因此這次終裁不是一個好結果,但也不是最壞的結果。
中國光伏產品90%出口國外,其中70%出口歐洲。南昌大學光伏學院院長周浪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如果歐洲‘雙反’成功,那后果將極其嚴重,美國的‘雙反’與之相比將顯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