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啟動對我國出口的所有光伏組件和部件(包括太陽能電池片、硅片)進行反傾銷調查,涉及金額超過200億美元。這是迄今為止,歐盟委員會立案的最大金額反傾銷調查,也是我國遇到的金額最大的貿易訴訟。
10月8日,歐盟公布反傾銷立案的中國應訴企業名單,共有134家,東陽東磁股份有限公司就在其中。
在生死存亡的巨大壓力下,這家金華光伏企業的“老大”決定應訴,同時積極探索新路。
七成出口訂單來自歐盟,反傾銷調查危及企業生存
東磁隸屬于橫店集團,2009年,東磁投資16億元開始光伏業務,主要做硅片、電池片和組件,在橫店南馬附近就有一個工業園區專門進行生產。
金華商務局的數據顯示,金華共有20多家光伏企業,去年1至9月,出口額為8000萬美元,其中,東磁就占到了將近一半,它的出口業務中,70%是銷往歐盟。
對于歐盟的反傾銷,還有一個數據更能說明問題的嚴重性——去年10月和11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務部已分別對中國產晶硅光伏電池產品進行“雙反”立案,消息一出,金華光伏企業的美國訂單急劇下降,今年1至9月,金華光伏企業出口總額僅為40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一半。
中國應訴企業名單公布后,東磁就開始著手準備應訴,他們的官司要打到歐洲法院(Court of Justice)。
根據歐盟法律,歐洲法院為歐盟的最高法院,負有解釋歐盟法律和確保其在各歐盟會員國間能被平等適用的任務。
為了這次應訴,東磁準備了幾百萬元律師費
歐盟為什么要要啟動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東磁進口業務部部長陸利剛認為,這是因為中國光伏企業的產品——用于太陽能板上的組件,生產成本比國外企業要低15%。
“前幾年原材料硅料價格很高,每噸大約要40萬元,很多國外光伏大公司簽了長單,但現在,硅料只要13萬元一噸。”陸利剛說,中國光伏企業另一個優勢,是專注于性價比很高的產品,比國外企業更有競爭力。
為了這次應訴,東磁集團準備了幾百萬元專門作為律師費用,“國外的律師都是按小時收費的,一個小時300歐元。”陸利剛說,針對應訴所需的各種表格,只有在專業律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
除了表格,還得準備公司性質、銷售價格、財務報表、凈利潤、土地性質等等各種資料,“加起來有我的桌子這么大小。”陸利剛指了指自己1.8米的辦公桌說。
10月25日之前,東磁會將這些表格和資料,通過空運、傳真等各種方法交到歐盟法院。
律師稱勝率不高,東磁已開始拓展其他海外市場
花了這么多心思和費用,這個官司能打贏嗎?
“按照律師的說法,成功率并不高。”陸利剛對此并不樂觀,“最后的結果,至少要到明年6月才知道,不論結果怎么樣,我們都要做一下努力。”
除了和歐盟正面對抗,東磁還有后招。
陸利剛說,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的時候,東磁一開始也損失了好幾筆千萬元訂單,隨后,東磁一邊花4個月時間進行UL認證(美國的一個標準,相當于中國的3C認證,但UL不是強制性的),同時打擦邊球,購買臺灣產的電池片(不受“雙反”制)組裝成成品出售,“通過這些措施,損失少了很多,一些跑掉的訂單又回來一大半。”
另外,東磁也已經展開全球戰略,稀釋歐盟這個大客戶的出口比例,把目標投向了印度、日本、東南亞等沒有飽和的市場。
與東磁相似,金華許多光伏企業都把拓展市場作為應對危機的主要手段。浙江鑫順光伏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90%的光伏產品出口到歐盟,去年在歐債危機訂單減少的情況下,鑫順及時轉向,目前,公司60%的產品已經銷往日本、泰國、印度、非洲等地。
10月8日,歐盟公布反傾銷立案的中國應訴企業名單,共有134家,東陽東磁股份有限公司就在其中。
在生死存亡的巨大壓力下,這家金華光伏企業的“老大”決定應訴,同時積極探索新路。
七成出口訂單來自歐盟,反傾銷調查危及企業生存
東磁隸屬于橫店集團,2009年,東磁投資16億元開始光伏業務,主要做硅片、電池片和組件,在橫店南馬附近就有一個工業園區專門進行生產。
金華商務局的數據顯示,金華共有20多家光伏企業,去年1至9月,出口額為8000萬美元,其中,東磁就占到了將近一半,它的出口業務中,70%是銷往歐盟。
對于歐盟的反傾銷,還有一個數據更能說明問題的嚴重性——去年10月和11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務部已分別對中國產晶硅光伏電池產品進行“雙反”立案,消息一出,金華光伏企業的美國訂單急劇下降,今年1至9月,金華光伏企業出口總額僅為40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一半。
中國應訴企業名單公布后,東磁就開始著手準備應訴,他們的官司要打到歐洲法院(Court of Justice)。
根據歐盟法律,歐洲法院為歐盟的最高法院,負有解釋歐盟法律和確保其在各歐盟會員國間能被平等適用的任務。
為了這次應訴,東磁準備了幾百萬元律師費
歐盟為什么要要啟動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東磁進口業務部部長陸利剛認為,這是因為中國光伏企業的產品——用于太陽能板上的組件,生產成本比國外企業要低15%。
“前幾年原材料硅料價格很高,每噸大約要40萬元,很多國外光伏大公司簽了長單,但現在,硅料只要13萬元一噸。”陸利剛說,中國光伏企業另一個優勢,是專注于性價比很高的產品,比國外企業更有競爭力。
為了這次應訴,東磁集團準備了幾百萬元專門作為律師費用,“國外的律師都是按小時收費的,一個小時300歐元。”陸利剛說,針對應訴所需的各種表格,只有在專業律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
除了表格,還得準備公司性質、銷售價格、財務報表、凈利潤、土地性質等等各種資料,“加起來有我的桌子這么大小。”陸利剛指了指自己1.8米的辦公桌說。
10月25日之前,東磁會將這些表格和資料,通過空運、傳真等各種方法交到歐盟法院。
律師稱勝率不高,東磁已開始拓展其他海外市場
花了這么多心思和費用,這個官司能打贏嗎?
“按照律師的說法,成功率并不高。”陸利剛對此并不樂觀,“最后的結果,至少要到明年6月才知道,不論結果怎么樣,我們都要做一下努力。”
除了和歐盟正面對抗,東磁還有后招。
陸利剛說,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的時候,東磁一開始也損失了好幾筆千萬元訂單,隨后,東磁一邊花4個月時間進行UL認證(美國的一個標準,相當于中國的3C認證,但UL不是強制性的),同時打擦邊球,購買臺灣產的電池片(不受“雙反”制)組裝成成品出售,“通過這些措施,損失少了很多,一些跑掉的訂單又回來一大半。”
另外,東磁也已經展開全球戰略,稀釋歐盟這個大客戶的出口比例,把目標投向了印度、日本、東南亞等沒有飽和的市場。
與東磁相似,金華許多光伏企業都把拓展市場作為應對危機的主要手段。浙江鑫順光伏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90%的光伏產品出口到歐盟,去年在歐債危機訂單減少的情況下,鑫順及時轉向,目前,公司60%的產品已經銷往日本、泰國、印度、非洲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