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目前所發生的一切熟視無睹是不可寬恕的。僅從媒體收集信息?這未免有點太草草了事了。前些時日,偶得機會瀏覽阿爾貝托·傅格禮的博客,他的文章猶如一縷清新的空氣。其文風獨特:傅格禮的時事評論不僅適合我們閱讀,還適合中國讀者。因此,阿爾貝托的博客在財新門戶網站——中國廣受推崇的商業和金融媒體平臺,擁有150余博客——位居點擊量前十名就不足為奇了,截至目前擁有199,012讀者。但不要認為,他在財新網發表的文章與在其他地方發表的不同或在中國輿論面前加以淡化。傅格禮向我們透露:“中國讀者只是想知道真相”,以及“大多數受歡迎的文章都是我對中國的批判”。Primo Piano Scala c不會錯失采訪他的機會,當然談及其曼達林基金,但首先關于中國。我們即刻被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的關鍵差異所震驚,關于曼達林基金,他為其收益豐厚的投資者感到驕傲,作為一個貨真價實的博洛尼亞人,阿爾貝托開誠布公地回答了其他三個問題。他很享受,清晰明確,散發著獨特的人格魅力。中國確實是意大利的悲劇,這些尖刻的言辭與眾多意大利企業家的保護主義抱怨形成共鳴(這并不是說我們忽視中國政府多年來的傾銷行為)。傅格禮表明滿足財力雄厚的中國的技術需求的人可以取得的富有吸引力的機會。他表示,中國在境外感到迷失,正如我們在中國的感覺。近期關于中國光伏巨頭尚德的報道印證了這一觀點。尚德成為價值5.54億歐元虛假德國債券的犧牲品。三年前,無錫尚德計劃在意大利西西里和普利亞地區建設大型光伏電站。國家開發銀行進行了正面評估,并向普利亞太陽能二期(尚德持有)發放了價值5.54億歐元的補貼貸款。普利亞太陽能二期以德國債券提供貸款擔保。本項目的小股東是尚德在西班牙的代理人哈維爾·羅梅羅(Javier Romero)。后來,一些事件令尚德疑心,最終,該公司發現,羅梅羅偽造了債券。我們唯一的安慰是,這一次,欺詐僅涉及地理情況,似乎沒有黑手黨的參與!
——《Telos戰略分析》瑪利亞·帕拉佐洛
特洛斯(Telos):您致力推動的曼達林基金所面臨的挑戰是更好地使中國生產能力和意大利卓越的技術相結合。您可以解釋這一策略的靈感源泉,宗旨和主要成就嗎?
阿爾貝托·傅格禮:曼達林基金是最大規模的中意私募股權基金,該基金的誕生得益于恩里克·瑞克塔(與重大的國際金融實體擁有卓著合作)率領的投資團隊的一次幸運的會議。該基金取得3.278億歐元的資助,并明智地投資領先的中意企業,通過中意建立的強有力經濟聯系的國際化工程,提高其盈利能力。在投資階段,我們專注于工業部門,特別是醫療,表現出顯著的市場增長潛力。我們的策略是擔當意大利和中國試圖整合其獨特競爭力的橋梁:意大利擁有創造性、技術訣竅、高新科技和通向發達經濟的分銷渠道,與此同時,中國在生產和國內和亞洲市場拓展方面擁有領導力。曼達林的經營理念是參與投資組合公司的事項:不僅簡單地關注公司治理或財務事項,而且積極主動地管理經營和戰略問題,尤其關注國際擴張。曼達林展示出通過行業整合快速抓住外部增長機會的能力(例如投資組合公司Euticals,生產原料藥的醫藥公司,制定戰略收購Poli集團和Archimica),以及國內增長,正如工業閥門部件生廠商Gasket,其通過綠地項目加快中國市場擴張。此外,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兩家基石投資者的參與促進了中國國際化戰略的實施,這增強了本地行業的篩選能力,同時,我們的知名度和機構支持力。此外,我們投資公司可能從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對曼達林投資活動的支持中獲益。2012年4月,我們的基金完成首次剝離操作,出售所持有的Euticals股份,實現三倍的現金流回報,考慮到當前的經濟形勢,實屬出色的答卷。在成功的剝離和大多數有限合伙人的鼎力支持之下,我們現在發型了新的金融工具,比以前規模更大,活動范圍不僅包括意大利和中國,還包括德國。
談及中國,將不可避免地要解決貿易政策問題。中國出口是全球化的象征,有時被認為是新一輪競爭狂潮,更多的時候是本土制造商的噩夢。除了外交辭令,中國是威脅還是機遇?你認為,提升意大利利益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過去,中國是意大利工業的悲劇。但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未來,中國將成為偉大的機遇。在輕易取得成熟產品戰爭的勝利以后,這將無疑成為現實。事實上,在兩國重疊的領域,中國在資產方面擁有明顯優勢。對于工業發達國,意大利消費品生產商明顯過剩,難以招架來自中國的低成本和差強人意的品質的競爭。然而,當考慮最尖端的技術,我們國家擁有眾多可以傳授和談判的籌碼。中國渴求技術,這正是意大利是與充滿流動性的中國合作的理想契機。
我們的國內辯論幾乎沒有提及中國企業在意大利市場面臨的威脅,諸如意大利南部可再生能源投資的不確定性。中國企業進入意大利市場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這同我們在中國遇到的障礙一樣:他們感到迷茫,不懂規則,不知道該信任誰,如果沒人引導,他們將受到傷害。整合:試想一下,一個在嚴守紀律、合作型的工會,及與政治權力存在千絲萬縷聯系的司法體系的文化氛圍成長的中國經理人有史以來第一次遭遇其他歐洲人也難以理解的全新、棘手處境!對于中國人來講,失去領土的控制、忽略產業政策,不發揮領導作用是難以想象的。中國政府認為,統治不僅意味著權利,還包括履行有利于人民的責任。
繼經濟融合以后,中歐之間的文化融合是什么景象呢?這是西方人片面地處理與中國對話的另一個領域,偏向于單純的政治領域:審查、人權、一黨制、政府的構成……在成為集權主義國家之前,中國是一個擁有數千年文化傳統的古國,幾乎沒有受到西方的影響。作為一個細心和熱誠的觀察員,您認為有沒有可能在心態如此迥異的國度之間建起溝通的橋梁?
更好的文化理解不僅是經濟融合的結果,還是改善經濟融合的前提。我們已經建立了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具有顯著的雙邊現實主義特點,文化領域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甚至目的在于鞏固經濟關系。中國這樣的大國應該努力讓別人接受而不是簡單地忍受。中國必須培養一個真正的軟實力,不僅從規模上還有文化上。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夠贏得市民、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心。
傅格禮
Alberto Forchielli先生出生于博洛尼亞,在世界各地多個國家有著豐富工作以及生活經歷。
傅格禮先生1981年于哈佛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他是曼達林基金創始合伙人,并且是一家專注于亞洲的非贏利智庫機構—亞洲觀察家(Osservatorio Asia)的創始人和主席,他還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上海企業咨詢顧問委員會成員。
Alberto Forchielli先生是一位國際商業發展方面的專家,特別是在與中國和印度相關的商業領域,這歸功于他長達30多年相關經驗基礎上積累起來的戰略能力。
——《Telos戰略分析》瑪利亞·帕拉佐洛
特洛斯(Telos):您致力推動的曼達林基金所面臨的挑戰是更好地使中國生產能力和意大利卓越的技術相結合。您可以解釋這一策略的靈感源泉,宗旨和主要成就嗎?
阿爾貝托·傅格禮:曼達林基金是最大規模的中意私募股權基金,該基金的誕生得益于恩里克·瑞克塔(與重大的國際金融實體擁有卓著合作)率領的投資團隊的一次幸運的會議。該基金取得3.278億歐元的資助,并明智地投資領先的中意企業,通過中意建立的強有力經濟聯系的國際化工程,提高其盈利能力。在投資階段,我們專注于工業部門,特別是醫療,表現出顯著的市場增長潛力。我們的策略是擔當意大利和中國試圖整合其獨特競爭力的橋梁:意大利擁有創造性、技術訣竅、高新科技和通向發達經濟的分銷渠道,與此同時,中國在生產和國內和亞洲市場拓展方面擁有領導力。曼達林的經營理念是參與投資組合公司的事項:不僅簡單地關注公司治理或財務事項,而且積極主動地管理經營和戰略問題,尤其關注國際擴張。曼達林展示出通過行業整合快速抓住外部增長機會的能力(例如投資組合公司Euticals,生產原料藥的醫藥公司,制定戰略收購Poli集團和Archimica),以及國內增長,正如工業閥門部件生廠商Gasket,其通過綠地項目加快中國市場擴張。此外,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兩家基石投資者的參與促進了中國國際化戰略的實施,這增強了本地行業的篩選能力,同時,我們的知名度和機構支持力。此外,我們投資公司可能從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對曼達林投資活動的支持中獲益。2012年4月,我們的基金完成首次剝離操作,出售所持有的Euticals股份,實現三倍的現金流回報,考慮到當前的經濟形勢,實屬出色的答卷。在成功的剝離和大多數有限合伙人的鼎力支持之下,我們現在發型了新的金融工具,比以前規模更大,活動范圍不僅包括意大利和中國,還包括德國。
談及中國,將不可避免地要解決貿易政策問題。中國出口是全球化的象征,有時被認為是新一輪競爭狂潮,更多的時候是本土制造商的噩夢。除了外交辭令,中國是威脅還是機遇?你認為,提升意大利利益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過去,中國是意大利工業的悲劇。但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未來,中國將成為偉大的機遇。在輕易取得成熟產品戰爭的勝利以后,這將無疑成為現實。事實上,在兩國重疊的領域,中國在資產方面擁有明顯優勢。對于工業發達國,意大利消費品生產商明顯過剩,難以招架來自中國的低成本和差強人意的品質的競爭。然而,當考慮最尖端的技術,我們國家擁有眾多可以傳授和談判的籌碼。中國渴求技術,這正是意大利是與充滿流動性的中國合作的理想契機。
我們的國內辯論幾乎沒有提及中國企業在意大利市場面臨的威脅,諸如意大利南部可再生能源投資的不確定性。中國企業進入意大利市場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這同我們在中國遇到的障礙一樣:他們感到迷茫,不懂規則,不知道該信任誰,如果沒人引導,他們將受到傷害。整合:試想一下,一個在嚴守紀律、合作型的工會,及與政治權力存在千絲萬縷聯系的司法體系的文化氛圍成長的中國經理人有史以來第一次遭遇其他歐洲人也難以理解的全新、棘手處境!對于中國人來講,失去領土的控制、忽略產業政策,不發揮領導作用是難以想象的。中國政府認為,統治不僅意味著權利,還包括履行有利于人民的責任。
繼經濟融合以后,中歐之間的文化融合是什么景象呢?這是西方人片面地處理與中國對話的另一個領域,偏向于單純的政治領域:審查、人權、一黨制、政府的構成……在成為集權主義國家之前,中國是一個擁有數千年文化傳統的古國,幾乎沒有受到西方的影響。作為一個細心和熱誠的觀察員,您認為有沒有可能在心態如此迥異的國度之間建起溝通的橋梁?
更好的文化理解不僅是經濟融合的結果,還是改善經濟融合的前提。我們已經建立了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具有顯著的雙邊現實主義特點,文化領域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甚至目的在于鞏固經濟關系。中國這樣的大國應該努力讓別人接受而不是簡單地忍受。中國必須培養一個真正的軟實力,不僅從規模上還有文化上。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夠贏得市民、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心。
傅格禮
Alberto Forchielli先生出生于博洛尼亞,在世界各地多個國家有著豐富工作以及生活經歷。
傅格禮先生1981年于哈佛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他是曼達林基金創始合伙人,并且是一家專注于亞洲的非贏利智庫機構—亞洲觀察家(Osservatorio Asia)的創始人和主席,他還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上海企業咨詢顧問委員會成員。
Alberto Forchielli先生是一位國際商業發展方面的專家,特別是在與中國和印度相關的商業領域,這歸功于他長達30多年相關經驗基礎上積累起來的戰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