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斯成表示,雖然國家電網已發文積極解決分布式光伏的上網問題, 這會使光伏行業會受益,但國家電網會有一些損失,因為它以前收錢,現在不收錢了。王海生也認同此觀點,他稱:“重要的是,各省市電網分公司并未將分布式光伏發電上網列入年度內部業績考核指標,因此具體落實效果很難預料。”
王斯成還擔心地強調:“要防止企業做事一窩蜂,以免今后出現電站過剩的情況。”
研討會上也存在著另外的觀點。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吳福保針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對配電網規劃設計、運行控制和繼電保護等方面產生的影響,提出了規模化發展的相應措施和建議。不過,他還表示,德國配電網的負載率約60%,中國的負載率達80%或更高,留給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空間不大,且屋頂資源不多,因此,中國東部地區的分布式光伏發電不會有太好的前景。
地面電站方面,對于業內傳說的“六大六小”授信支持及國家和地方政府對企業的直接緊急救助,王海生表示:“這種可能性較小,應該只是傳聞,因為救助對產業弊大于利,得不償失,且會為歐美發動貿易戰提供借口。”
他在分析市場供需情況時表示,對中國企業可接觸的市場(見圖4),考慮到歐美“雙反”的影響,2013年的市場需求容量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供給方面,2013上半年可能是行業最差時期。10~20%的GW級大廠、30%的100~500MW級中型廠、60~80%的100MW級小廠會被迫退出。預計2013年底,全球產能55~60GW,中國大陸廠商的產能降至30~40GW,而國內產能通常占全球產能的一半以內,產能過剩仍將持續。
此外,無效擴產轉固定資產,當產量下降時,產成品轉至庫存,導致存貨大幅增加,現金流持續惡化,銷售凈利潤下滑。因此,企業的業績和盈利能力在短期內看不到改善跡象。
不過王海生也指出,國內電站開發已具備核心條件,電站開始具備盈利能力,投資風險在降低,中廣核、中節能、招商局新能源和上海實業等大型央企開始投資光伏電站,開發商退出機制初步形成,2012年下半年,部分電站開發商將通過出售電站獲得快速投資回報。
國內行業如此艱難之時,廠商對任何一絲機會都不應放過,再瘦再小的肉都要吃。筆者在國家能源局網站最新公布的2012年中國金太陽示范工程第二批項目目錄中,發現英利獲批項目超過298MW。王斯成表示:“按用戶側發電項目補助5.5元/瓦的標準,英利的利潤相當可觀。此前,英利一直在跟進該項目,而尚德、阿斯特等大廠商卻無意或有意忽略了這部分‘小’業務。”
不過,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資源專委會秘書長李俊峰認為,十二五期間的太陽能規劃目標意義不大,它只是一個底線。在中國,更重要的是機制。
王斯成還擔心地強調:“要防止企業做事一窩蜂,以免今后出現電站過剩的情況。”
研討會上也存在著另外的觀點。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吳福保針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對配電網規劃設計、運行控制和繼電保護等方面產生的影響,提出了規模化發展的相應措施和建議。不過,他還表示,德國配電網的負載率約60%,中國的負載率達80%或更高,留給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空間不大,且屋頂資源不多,因此,中國東部地區的分布式光伏發電不會有太好的前景。
地面電站方面,對于業內傳說的“六大六小”授信支持及國家和地方政府對企業的直接緊急救助,王海生表示:“這種可能性較小,應該只是傳聞,因為救助對產業弊大于利,得不償失,且會為歐美發動貿易戰提供借口。”
他在分析市場供需情況時表示,對中國企業可接觸的市場(見圖4),考慮到歐美“雙反”的影響,2013年的市場需求容量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供給方面,2013上半年可能是行業最差時期。10~20%的GW級大廠、30%的100~500MW級中型廠、60~80%的100MW級小廠會被迫退出。預計2013年底,全球產能55~60GW,中國大陸廠商的產能降至30~40GW,而國內產能通常占全球產能的一半以內,產能過剩仍將持續。
圖4 無論是否“雙反”,中國組件廠可接觸的市場均無增長。(來源:民生證券) |
此外,無效擴產轉固定資產,當產量下降時,產成品轉至庫存,導致存貨大幅增加,現金流持續惡化,銷售凈利潤下滑。因此,企業的業績和盈利能力在短期內看不到改善跡象。
不過王海生也指出,國內電站開發已具備核心條件,電站開始具備盈利能力,投資風險在降低,中廣核、中節能、招商局新能源和上海實業等大型央企開始投資光伏電站,開發商退出機制初步形成,2012年下半年,部分電站開發商將通過出售電站獲得快速投資回報。
國內行業如此艱難之時,廠商對任何一絲機會都不應放過,再瘦再小的肉都要吃。筆者在國家能源局網站最新公布的2012年中國金太陽示范工程第二批項目目錄中,發現英利獲批項目超過298MW。王斯成表示:“按用戶側發電項目補助5.5元/瓦的標準,英利的利潤相當可觀。此前,英利一直在跟進該項目,而尚德、阿斯特等大廠商卻無意或有意忽略了這部分‘小’業務。”
不過,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資源專委會秘書長李俊峰認為,十二五期間的太陽能規劃目標意義不大,它只是一個底線。在中國,更重要的是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