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15日,由國家電網西北分部牽頭組織,中國電科院、甘肅電力公司、甘肅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甘肅省電力科學研究院、各酒泉地區風電場、主機廠家和無功補償裝置廠家等數十家單位參與的酒泉風電低電壓穿越能力驗證試驗圓滿完成。本次試驗是國內外首次也是規模最大的專門針對風電機組涉網性能開展的擾動驗證試驗。
該項目以甘肅酒泉風電基地為試驗研究對象,開展了330kV敦煌至橋灣線路橋灣側單瞬擾動、橋灣一場35kV場內饋線電網側兩相永久短路擾動、330kV敦煌至橋灣線路敦煌側單永擾動等試驗測試項目。主要目的是深入掌握風電機組大規模集中接入電網特性,檢驗西北電網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技術應用和無功補償裝置控制策略整改的實際效果。一方面通過試驗手段檢驗了整改措施的效果,另一方面也為后續的風電機組(場)詳細建模和更大規模風電并網等研究工作積累了寶貴數據和經驗。
由于風電固有的隨機與不確定性,為確保試驗的安全可靠、有序進行,確保試驗結果的研究價值,中國電科院電力系統研究所事先進行了充分的實際調研和仿真計算,精心編制試驗方案和技術預案。設置測點40余個,基本涵蓋了國內現已安裝的主力型號風電機組及風電接入系統關鍵技術。同時,為增加試驗可靠性,還在國內首次采用了“倒桿”永久性短路接地擾動方式。
試驗期間的風況預測成為本次試驗的難點,由中國電科院數值預報中心提供的數值天氣預報在本次試驗中大顯身手。為真實反映風電擾動對電力系統的影響,試驗需要在風電出力較高時進行,部分試驗要求風電出力達80萬千瓦。中國電科院數值預報中心為配合試驗建立了專用于酒泉地區的集合預報模式,并每日兩次向總指揮部發布試驗區內未來96小時的風速、風向預報。在試驗指揮部的統一安排下,根據數值天氣預報,利用現有的風功率預測系統,開展短期風情預報,并根據現場測風塔的測量數據,開展超短期預報。最終確定于12月14日風況滿足試驗條件后,陸續開展各項試驗,最終將預計7到10天完成的試驗在3天內完成,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試驗效率并減少了試驗對風電上網電量的影響。
該項目以甘肅酒泉風電基地為試驗研究對象,開展了330kV敦煌至橋灣線路橋灣側單瞬擾動、橋灣一場35kV場內饋線電網側兩相永久短路擾動、330kV敦煌至橋灣線路敦煌側單永擾動等試驗測試項目。主要目的是深入掌握風電機組大規模集中接入電網特性,檢驗西北電網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技術應用和無功補償裝置控制策略整改的實際效果。一方面通過試驗手段檢驗了整改措施的效果,另一方面也為后續的風電機組(場)詳細建模和更大規模風電并網等研究工作積累了寶貴數據和經驗。
由于風電固有的隨機與不確定性,為確保試驗的安全可靠、有序進行,確保試驗結果的研究價值,中國電科院電力系統研究所事先進行了充分的實際調研和仿真計算,精心編制試驗方案和技術預案。設置測點40余個,基本涵蓋了國內現已安裝的主力型號風電機組及風電接入系統關鍵技術。同時,為增加試驗可靠性,還在國內首次采用了“倒桿”永久性短路接地擾動方式。
試驗期間的風況預測成為本次試驗的難點,由中國電科院數值預報中心提供的數值天氣預報在本次試驗中大顯身手。為真實反映風電擾動對電力系統的影響,試驗需要在風電出力較高時進行,部分試驗要求風電出力達80萬千瓦。中國電科院數值預報中心為配合試驗建立了專用于酒泉地區的集合預報模式,并每日兩次向總指揮部發布試驗區內未來96小時的風速、風向預報。在試驗指揮部的統一安排下,根據數值天氣預報,利用現有的風功率預測系統,開展短期風情預報,并根據現場測風塔的測量數據,開展超短期預報。最終確定于12月14日風況滿足試驗條件后,陸續開展各項試驗,最終將預計7到10天完成的試驗在3天內完成,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試驗效率并減少了試驗對風電上網電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