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面臨歐美“雙反”制裁,國外市場急劇萎縮的背景下,我國光伏產業度過了“如被冰封”的一年。隨著國家新政策的密集出臺,光伏內需市場已被開啟,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進程開始加速。
光伏產業業內人士期待政府能從三個方面加大“破冰”力度,讓如星星之火散落在各處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形成燎原之勢。
光伏產業“兩頭在外”遭遇尷尬 分布式光伏前景廣闊
2012年,我國光伏產業在“寒冬”中步履維艱。美國、歐盟、印度先后對我國出口光伏產品提出反傾銷、反補貼訴訟,企圖通過貿易壁壘保護本國產業。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國內光伏企業走的多是買設備、擴產能的粗放式發展道路,導致了產能相對過剩,市場依賴外需等問題。
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京安表示,中國光伏企業面臨“兩頭在外”的尷尬。晶硅系列的硅片經過國內粗加工后在國外精加工,然后再到國內生產光伏產品,銷往國外,“這種模式之下,國外不提供太陽能晶硅片原料或不要我們的產品時,國內企業都要看別人眼色。”
“硅片的粗加工還是高污染,高能耗的,相當于清潔能源給了國外,污染留給了自己。”楊京安說。
2012年以來,分布式光伏發電作為打開內需市場的重要手段被多次提起。去年10月,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組織編制了《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暫行)》《關于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管理工作的意見(暫行)》和《分布式光伏發電接入配電網相關技術規定(暫行)》,國家能源局也多次發布文件,明確將重點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
光伏企業普遍認為,如果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等市場大幅成長起來,國內光伏企業可以減少對海外市場依賴,在商業模式上可以更加平衡,企業面臨的風險也會更小一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所研究員王斯成表示,預計未來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年平均增長率將達到20.2%,到2015年,分布式電站裝機量占光伏裝機總容量將達到45%。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光伏的前途不在西部而在屋頂,中國有1000億平方米的屋頂面積,若10%的屋頂裝上光伏電源,相當于再造一個三峽電站。
分布式光伏電站“馬拉松”式并網手續有望變身“沖刺跑”
2012年10月國家電網出臺政策規定,并網工作下放到市級電網公司執行,管理層級得以壓縮,要求電網公司為公共電網改造和接入公共電網的接入系統工程開辟綠色通道,確保電網和光伏項目同步實施。
合肥市要素大市場分布式光伏發電子站經過現場勘查目前已在設計和施工之中,該子站投資方合肥金太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金太陽示范三期工程中最小的項目,裝機容量只有0.2兆瓦,如果按照過去的政策,申報和審批的過程將會像馬拉松一樣漫長。
“合肥供電公司開通了專門的綠色通道,審批速度和溝通效率都大大提高,從項目受理到現場勘查只隔了2天。”該負責人說。
“對分布式光伏電站并網,我們的態度是歡迎、支持和服務,”合肥供電公司總工程師崔保艷說,國家電網要求分布式光伏電站并網工作要在最多40個工作日內完成。
從全國范圍來看,如果說3個月前的政策是提振信心的希望,隨著越來越多,甚至是個人用戶的“袖珍”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并網運行,光伏產業希望的“光”正在逐步照進現實。
2012年年底,中國首個居民用戶分布式光伏電源在青島實現并網發電,從申請安裝到并網發電,整個過程用了18天就全部完成。
1月25日,北京市首個個人申請的分布式光伏電源順利并入首都電網。據該用戶介紹,如果能得到每度電0.4-0.6元的補貼,這樣的小型電站的投資回報率將遠高于銀行利率。
推進分布式光伏發展三點障礙待“破冰”
在天津、上海等地,光伏電站并網項目申報活躍,但除之前獲批的金太陽工程,個人用戶多以咨詢為主。光伏企業和行業專家均看好分布式光伏將成為未來開啟中國光伏市場內需的重要方式,但依然需要國家從三個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首先,國家分布式相關補貼政策與標準還不明朗,是多數人持觀望態度的原因。光伏企業表示,政府應該將硬件設備投資補貼力度轉嫁到每度電的補貼上來,保證“發多少電,補多少錢”,同時簡化不必要的審批程序和相關費用,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光伏發電產業化的發展。
其次,希望國家能對污染嚴重區強制執行光伏發電份額。安徽普樂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嵩泉表示,“當下中國多地被霧霾困擾,政府可以借鑒國外經驗,立法要求如果某地PM2.5數值超標,則必須保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發電量,否則光伏發電的高成本與煤炭發電相比還是難有市場競爭力。”
第三,期待國家對光伏企業對外售電給予“正名”。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國家電網是唯一的合法售電方,政府雖對光伏發電持鼓勵態度,但是光伏企業對外售電實際上還是在打“擦邊球”,需要政府出臺相應規定為其正名。
光伏產業業內人士期待政府能從三個方面加大“破冰”力度,讓如星星之火散落在各處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形成燎原之勢。
光伏產業“兩頭在外”遭遇尷尬 分布式光伏前景廣闊
2012年,我國光伏產業在“寒冬”中步履維艱。美國、歐盟、印度先后對我國出口光伏產品提出反傾銷、反補貼訴訟,企圖通過貿易壁壘保護本國產業。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國內光伏企業走的多是買設備、擴產能的粗放式發展道路,導致了產能相對過剩,市場依賴外需等問題。
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京安表示,中國光伏企業面臨“兩頭在外”的尷尬。晶硅系列的硅片經過國內粗加工后在國外精加工,然后再到國內生產光伏產品,銷往國外,“這種模式之下,國外不提供太陽能晶硅片原料或不要我們的產品時,國內企業都要看別人眼色。”
“硅片的粗加工還是高污染,高能耗的,相當于清潔能源給了國外,污染留給了自己。”楊京安說。
2012年以來,分布式光伏發電作為打開內需市場的重要手段被多次提起。去年10月,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組織編制了《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暫行)》《關于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管理工作的意見(暫行)》和《分布式光伏發電接入配電網相關技術規定(暫行)》,國家能源局也多次發布文件,明確將重點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
光伏企業普遍認為,如果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等市場大幅成長起來,國內光伏企業可以減少對海外市場依賴,在商業模式上可以更加平衡,企業面臨的風險也會更小一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所研究員王斯成表示,預計未來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年平均增長率將達到20.2%,到2015年,分布式電站裝機量占光伏裝機總容量將達到45%。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光伏的前途不在西部而在屋頂,中國有1000億平方米的屋頂面積,若10%的屋頂裝上光伏電源,相當于再造一個三峽電站。
分布式光伏電站“馬拉松”式并網手續有望變身“沖刺跑”
2012年10月國家電網出臺政策規定,并網工作下放到市級電網公司執行,管理層級得以壓縮,要求電網公司為公共電網改造和接入公共電網的接入系統工程開辟綠色通道,確保電網和光伏項目同步實施。
合肥市要素大市場分布式光伏發電子站經過現場勘查目前已在設計和施工之中,該子站投資方合肥金太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金太陽示范三期工程中最小的項目,裝機容量只有0.2兆瓦,如果按照過去的政策,申報和審批的過程將會像馬拉松一樣漫長。
“合肥供電公司開通了專門的綠色通道,審批速度和溝通效率都大大提高,從項目受理到現場勘查只隔了2天。”該負責人說。
“對分布式光伏電站并網,我們的態度是歡迎、支持和服務,”合肥供電公司總工程師崔保艷說,國家電網要求分布式光伏電站并網工作要在最多40個工作日內完成。
從全國范圍來看,如果說3個月前的政策是提振信心的希望,隨著越來越多,甚至是個人用戶的“袖珍”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并網運行,光伏產業希望的“光”正在逐步照進現實。
2012年年底,中國首個居民用戶分布式光伏電源在青島實現并網發電,從申請安裝到并網發電,整個過程用了18天就全部完成。
1月25日,北京市首個個人申請的分布式光伏電源順利并入首都電網。據該用戶介紹,如果能得到每度電0.4-0.6元的補貼,這樣的小型電站的投資回報率將遠高于銀行利率。
推進分布式光伏發展三點障礙待“破冰”
在天津、上海等地,光伏電站并網項目申報活躍,但除之前獲批的金太陽工程,個人用戶多以咨詢為主。光伏企業和行業專家均看好分布式光伏將成為未來開啟中國光伏市場內需的重要方式,但依然需要國家從三個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首先,國家分布式相關補貼政策與標準還不明朗,是多數人持觀望態度的原因。光伏企業表示,政府應該將硬件設備投資補貼力度轉嫁到每度電的補貼上來,保證“發多少電,補多少錢”,同時簡化不必要的審批程序和相關費用,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光伏發電產業化的發展。
其次,希望國家能對污染嚴重區強制執行光伏發電份額。安徽普樂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嵩泉表示,“當下中國多地被霧霾困擾,政府可以借鑒國外經驗,立法要求如果某地PM2.5數值超標,則必須保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發電量,否則光伏發電的高成本與煤炭發電相比還是難有市場競爭力。”
第三,期待國家對光伏企業對外售電給予“正名”。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國家電網是唯一的合法售電方,政府雖對光伏發電持鼓勵態度,但是光伏企業對外售電實際上還是在打“擦邊球”,需要政府出臺相應規定為其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