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7月15日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頒布, “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前景變得更加明朗,“太陽能發電”也離普通老百姓越來越近。但不可忽視的是,目前對民用光伏發電的普及工作還任重道遠。
“光伏”普及不夠
日前,記者來到中國傳媒大學附近的定福莊西里小區,隨機采訪了一些小區的住戶。在被問及“個人光伏發電站”時,大多數人表示不了解“光伏是啥”,只有一少部分人能將其與“太陽能發電”聯系在一起。而當記者大體介紹完光伏發電的原理以后,很多人都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并表示會關注“光伏發電”。業主康女士說道:“如果能用太陽光發電那肯定很好,因為陽光是用不完的啊。”
一直在“光伏發電一線”工作的山東禹城航禹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晨暉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也說道:“光伏是啥?很多老百姓都沒怎么聽說。這就說明普及工作跟不上,這對于‘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推廣是很不利的。我們可以回憶一下當初太陽能熱水器推廣的過程。上世紀90年代初熱水器出現以后,沒有多少老百姓買,一是因為當時太貴,二是因為當時老百姓看不到熱水器的好處,即不用電、不用煤,只要有太陽光,就能把水燒開。而大概到了1997年的時候,老百姓的意識跟上了,太陽能熱水器使用也迎來了爆發期。”
同時他還指出,現在來咨詢光伏發電的人大多數都是因為好奇。“他們感覺太陽光也能發電,很新奇,所以來詢問。想要嘗試的人也大多是抱著好奇的心態,而到底能不能省錢、對于整個社會節能減排的好處等都不是他們對光伏感興趣的直接原因。”
面臨三大門檻
雖然國家的光伏政策不斷的出臺,特別《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頒布更為分布式光伏發電帶來了曙光,但是在基層具體實施過程中,老百姓想要安裝個人光伏發電站依然面臨很多問題。晨暉將其稱之為“三大門檻”。
“第一大門檻就是初始投資過大,回報期過長。很多來詢問光伏發電的人在聽說初期投資要好幾萬元的時候,基本上就都打消了安裝光伏電站的念頭。我們可以算一筆賬,比如安裝一個3KW的光伏電站,一年基本上可以發3600度電,初始投資大約33000元左右。而按照目前的上網電價,在沒有國家補貼的情況下,投資回報期需要10-15年,如果國家補貼0.4元的話,大約需要8-9年。”
“第二大門檻就是操作過程手續繁多。在申請安裝的時候需要得到電網公司的許可;并網以后每次賣電的程序也相對復雜,并且個人在售電時沒有開具增值稅發票的資格,而回款期一般也需要一個季度甚至半年之久,幾經波折,業主才能拿到賣電的錢。很多老百姓一看這么復雜的流程,也就望而卻步了。”
“第三大門檻就是老百姓的意識比較落后,光伏知識比較匱乏。如果老百姓認識不到光伏發電的好處,那么分布式發電永遠也形成不了潮流。其實這點我們可以參考下太陽能熱水器在當初推廣時的‘科普大篷車’,進行各種形式的宣傳,來提升百姓的意識和知識。”
此外,針對光伏發電成本過高的問題,晨暉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在百姓購買設備的時候,如果銀行能發揮積極作用提供按揭貸款,然后國家在設備層面再提供一部分補助,業主自己投資一部分。這樣三位一體就能夠緩解初期投資過高的問題。然后每個月賣的電,一部分轉入銀行賬號還貸,一部分打到業主賬戶,直到貸款還完。”
發展前景看好
在談到未來的發展前景時,晨暉顯得很興奮,他表示對未來光伏業的發展很有信心。“最早使用光伏的德國,現在已經進入光伏平價上網時代。普通家庭也早已實現使用光伏發電設備享受清潔能源的夢想。所以德國才那么美,人家用的是清潔能源。”在設想我國未來的“光伏居民區”時,他描述道:“綠草茵茵、藍天白云,我們走在小路上,遠遠的看見屋頂上一塊塊光伏板在陽光下閃耀著七彩的光芒。空氣是清新的,因為煙囪變少了,河水是清澈的,因為污染變少了。多好!這也是我一直投身光伏行業的原因,我覺得它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