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時間我的電站發了42度電!”30日,福建省南安英都鎮坪山村71歲的農民阮水應滿臉笑容地對記者說:“我的電站建好4天了,除一天出現故障外,三天時間,發電量從8度、9度到昨天的25度,如果不是遇上今天陰天,我的發電設備會發出更多的電!”。
走進阮水應位于坪山村的5層新建樓房,樓頂上閃閃發光的太陽能光伏玻璃(1302, -20.00, -1.51%)板顯得格外奪目,這就是這位七旬老人自今年7月起投資6萬5千元在自家屋頂建起的總容量7.7千瓦的“家庭光伏發電站”。
據阮水應介紹,他的光伏發電站共用了33塊太陽能光伏玻璃板,總面積達52.8平方米,一年發8000至9000度電不成問題,按照目前國家光伏發電補貼政策,居民發1度電可賣0.87元計算,自己坐在家里每年便可有1萬多元的收入。
“要跟得上時代!”在采訪中,阮水應反復強調,自己雖然沒有念多少書,但平日很關心國家時事,看到電視新聞上報道國家提倡環保綠色的生活,他便萌生了自己建光伏電站的念頭。
剛開始老人提出要掏錢在自己新建的屋頂上搞“家庭光電站”,家人都紛紛反對,兒子對他說,你有錢建電站還不如把錢花在房子的裝修上。面對眾人的反對,老人堅持下來,他獨自一人從偏遠的鄉村跑到廈門去參觀福建第一家個人光伏電站,當看到雖然天下著雨,但光電發電站依然能發出電來,老人更堅定了自建電站的信念。
“我從7月3日提出申請,很快國家電網[微博]泉州供電公司人就到我家里進行勘察,非常感謝這些小伙子,為了我的光伏并網申請,他們已經往我家跑了三、四趟了。”談起自己的“光電夢”,阮老伯很是感慨,他表示,自己之所以要堅持建光電發電站,最大的目的還是想要響應國家的綠色節能號召,“平日家里就我和老伴兩個人生活,一個月家里的用電量還不到50度。”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光伏項目負責人梁欽賜告訴記者,在接到阮老伯的光伏發電及并網申請后,國家電網泉州供電公司相關技術人員多次前往現場,提供并網政策咨詢、技術支持以及流程提速等服務,制定并網接入方案,為并網項目一路開通綠色通道,并在驗收時提出整改意見建議。該項目并網后,泉州供電公司還會定期巡查光伏并網項目,跟進并網后的運行情況,做好光伏并網的后續服務。
該負責人表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是典型的分布式用戶側低壓并網光伏發電工程,具有零土地使用、零距離輸電和零排放發電的“三零特性”,對節約傳統能源、保護環境做出了積極示范作用。截至目前,國家電網泉州供電公司正式受理4戶泉州地區民民申請光伏并網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