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于金融危機,我國多晶硅價格一路暴跌近70%。經歷了“產能神話”到“產能尷尬”的巨變,素有“新時期暴利行業”之稱的多晶硅如今深陷困局。
“一個典型的‘兩頭在外’的產業。”中國能源研究會第五屆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鮑云樵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如此評價中國光伏產業頗為畸形的狀態。硅料需要從國外進口,經過加工,再將成品輸出。產業鏈的兩端――原料和市場,都嚴重依賴海外。
海外市場的起伏,幾乎決定著中國多晶硅產業的命運。一旦資金與市場的大門同時被關上,國內光伏企業就面臨著休克甚至死亡的風險。上海新能源協會會長、上海交大泰陽綠色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元昊此前就預言,“歐洲銀行受金融危機牽連,信貸緊縮,繼而導致終端市場的投資規模將有所萎縮。而投資規模的萎縮意味著訂單的減少,這一產業變化最終會傳導給國內光伏企業。”
事實如此,光伏產業的危機來自于海外需求的萎縮。而這一隱患事實上早已“潛伏”在過去幾年瘋狂的產能擴張中。
歐美國家對太陽能電池的需求,造就了近年來中國多晶硅產業的神話。由于供不應求,加上投資回報率高,國內企業紛紛上馬多晶硅項目,而后進入迅速擴張期,投資規模一度接近1000億元,致使多晶硅產量成倍增長。僅在2008年我國生產的多晶硅就高達4000多噸,同比增長140%左右。
危機下,多晶硅產業不得不為過去的瘋狂“埋單”。去年10月份以后,金融危機對多晶硅產業的影響凸顯。國外需求量出現較大幅度萎縮,價格也便一路狂跌,每公斤多晶硅價格已從3000元降至1000元左右,造成部分企業嚴重虧損。
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謝百三分析,中國光伏企業市場主要在歐美國家,過去,光電與普通電價之間差價往往由那些國家的政府補貼。但金融危機下,西方國家削減或取消了對光電的價格補貼,從而導致市場需求急速減少和大規模萎縮。
“刨食于海外市場”正是當前多晶硅光伏產業面臨困局的癥結所在。
由于我國的光伏發電進展緩慢,國內對多晶硅的需求量僅占20%左右。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材料學部數據顯示,我國太陽能電池總產量已超過2000兆瓦,居世界第一位,但光伏發電裝機還不足電池產量的1%,一旦國際市場有變,風險極大。
“現在的問題是,國外的需求在下滑,出口受阻了。國內市場又沒有開發出來,先前進口的原材料還在壓著,成品的庫存也在增加。如果市場狀況不好轉,價格很有可能進一步下跌。因為目前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鮑云樵告訴記者,這跟投資者、炒股者一樣,被套牢了就很難出來。
那么,被“套牢”的多晶硅光伏產業是否無路可循?
“必須把國內市場啟動起來,否則很難擺脫困境。”中國能源研究會節能與企業能源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于志成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
換言之,中國必須實現從光伏制造大國向應用大國的戰略轉變。但這對目前的中國來說并非易事。慶幸的是當局者出臺的一系列提振新能源產業的政策都讓光伏產業從中受益。其中最為直接的則是,“太陽能屋頂計劃”的實施。太陽能光電建筑作為整個光伏產業終端環節,一旦大規模啟動,也將直接影響產業鏈上游的多晶硅生產企業。
“但是要短時間在國內市場立刻啟動也是不太可能的,需要不斷努力。包括提高其在發電總量中的指標比重,同時通過補貼政策支持、鼓勵太陽能發電并網,鼓勵創新等等。”于志成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