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者的信息中,圍繞光伏終端市場方向成立產業投資基金,航天機電在探討,英利在探討,365光伏電站網在探討,只要想在終端市場有所作為的企業都在探討。因為沒有規模的融資就沒有規模的電站,沒有規模的電站在這個市場中你只能是一個“玩票”的。遺憾的是,受中國金融環境和社會對光伏產業的認知水平影響,這一探討的時間已經不短,這一探討的結果卻還未能出現。在一個如此需要又如此適合基金形式的投融市場中,九九八十一天還未煉出“真丹”是不正常的,只能說明我們的金融環境是極不完善的。就在不久前,筆者驚喜地獲知,一個投資方向為光伏電站、規模上十億的產業投資基金即將成立并將完成一期募集。就筆者所知,這是中國光伏第一家,暫且稱之為“第一光伏基金”。
從廣義上說,基金是為了某一方向的投資將一定數量的社會資金集合在一起的投融資形式。光伏終端市場投資基金是以光伏電站建設為投資方向集合社會資金而建立的基金。中國光伏終端市場建設資金需求巨大,已知光伏發展“十二五”規劃期間內是2000多億的資金需求,“十二五”完成之后每年也不會少于1000億的資金需求。在補貼電價、補貼期限確定的前提下,光伏電站投資風險小,收益穩定,非常適合產業投資基金。
設立以光伏終端市場為投資方向的大型產業基金的呼聲已經兩年有余,遲至今日才初見結果源于以下幾方面的不利因素:
其一,一夜暴富的思想作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帶來了投資高收益的過去,近些年新經濟時代的到來,又為投資者提供了獲取高額收益的想象空間,這使得中國的民間資本對于光伏電站10%左右的穩定性收益不屑一顧。缺少了投資機構的中堅力量,特別是缺少了投資機構的專業知識,一定是光伏產業投資基金難以成行的重要原因。兩年來,筆者接觸了不少機構投資人,要么誤解光伏產業,要么不認同投資回報率,要么要求基金發起人首先確認注入不少于50%的自有資金。
其二,金融機構的懶惰。實業憑加工掙錢,金融憑服務賺錢,根據實業的需求制定最佳的金融產品,根據不同取向制定不同風險收益比的金融產品并負責銷售才是金融機構應當做的事情。遺憾的是,中國的金融服務落在了光伏產業需求的后面。低收益代表的“余額寶”迅速實現存量資金3000億、持有人4000萬,每年多期年化收益在5%左右的國債照樣被銀行等機構一搶而空,可是,穩定分紅可以超過以上兩種產品的光伏電站基金卻沒人去設計。也許收益率不是問題,也許規模化才是問題,習慣掙大錢的金融機構不習慣做小規模的事。
其三,自己發起自己使用。金融市場的基礎是“三公原則”,只有公平、公正才有社會資金的進入,只有公開才會有大量的資金進入。為確立產業投資基金的公信度,理論上應當是由第三方專業機構設計并發起,而不應當是由資金使用人作為基金的發起和主要合伙人。環渤海投資基金是中國第一家產業投資基金,曾被人們廣泛熱議并寄予厚望,兩天前一位金融朋友告訴筆者:該基金快撐不下去了。在筆者過去的印象中,該基金重要合伙人是當地國資投資機構,所以基金一直處于投資當地還是投資其它市場機會的爭論中。所以,如果一定是光伏企業發起設立基金并主要投資于自己的電站,基金的早期設計及銷售也應聘請有公信力和融資能力的第三方金融機構發起。當然此類基金一定不是標準意義上的共同投資基金,未來規模也難以做大。就筆者所知,不少光伏投資基金都有類似情況,遇到各類障礙是不奇怪的。
據筆者所知,第一光伏基金從提議到可能成立并具備一定規模,大概只用了兩個月時間。它為什么能夠脫穎而出?重要原因之一是一家對光伏產業極為熟悉的專業投資公司的現身。第一光伏基金如果募集成功,一定是投資界成熟的表現,更是專業精神的最好說明。
光伏終端市場投資,從風險控制到收益穩定,非常適合大型養老、保險資金的投資需求,而光伏產業投資基金則是最佳產品。如何使得這部分社會資金進入光伏終端市場?國家的引導,金融機構的產品設計,中介機構的推介是不可缺少的要素。筆者以為,這部分資金大規模進入光伏終端之時,就是中國光伏產業投融資市場成熟之日,就是國家戰略定位光伏產業落實之日。實現這一天,國家要重視,光伏企業要努力,多幾個第一光伏基金的成功案例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