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電站的開發已經成為了全行業中最熱門的一個方向。由于國內各類光伏新政(如電價、并網等)已趨于穩定,加上政府力推分布式和地面電站項目,因而即便是做工程承包,也有相應的盈利空間。不過,中利科技可能會在電站業務上有自己的考慮:把自己開發完的電站,轉入到新的合資公司中,合資公司則可能擇機上市。
一位接近中利科技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中利科技參股的常熟中巨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巨新能源”)有望登陸香港資本市場,不過目前是借殼還是完全IPO尚未確定。
在中巨新能源這家公司中,中利科技持股16%,投資成本為4000萬元。除此之外,目前中利科技也不排除把中巨新能源以增發的方式,納入到中利科技這家A股上市公司之中。但前述那位人士稱,如果增發,有可能等待較長時間。
中巨新能源現在有多方股東,除了中利科技之外,還有常熟的兩家國有企業及合肥一家地方國有企業。據公開資料,去年中利騰暉(中利科技下屬光伏公司)曾向中巨新能源銷售了位于沐陽的10兆瓦光伏電站。
從去年中利科技的年報中可以發現,中利科技曾向中巨新能源預收了2.1億元的款項,在中利科技預收款的前十大公司(及個人)排名中,中巨新能源位于第三。
當然,中巨新能源暫時還沒有給中利科技帶來實際性的利好:去年全年,按投資收益看,中巨新能源對中利科技的投資收益為-1.892億元。
中利科技去年的銷售額為83.5億元,其中光伏、通信及其他行業的收入分別為41.6億元、22.9億元以及15.8億元,光伏的收入占較高比例。
據記者了解,中利科技會繼續通過中利騰暉這家全資子公司,進行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隨后再把已經建成的電站項目轉售至中巨新能源之中,讓中巨新能源成為一個大型的光伏電站長期持有者。
今年1月1日,中利騰暉已將甘肅嘉峪關、甘肅玉門以及甘肅金昌等三處光伏電站項目全部對外轉讓,總計為179.5兆瓦。
“2013年,我們開發了1.2G瓦的電站項目,其中6個是單體為100兆瓦的光伏電站;今年,我們會繼續新增700兆瓦的項目。”中利科技董事長王柏興沒有對中利騰暉與中巨新能源之間可能有的更多密切合作做太多評論。不過,中利騰暉內部一位管理層則表示,如果直接持有電站項目的話,將對該公司的整體實力有幫助。
因產能過大,市場已不太看好光伏電池、組件等制造業能獲得充分的毛利,王柏興則持有不同意見。
他認為,雖然今年一季度光伏市場已由低谷向上攀升,但中利科技不會去增加產能。“我們連續3年都將組件控制在1G瓦的規模,而且也不接虧損訂單,盡管我們投資的組件產能是1.5G瓦。”他透露,中利科技生產的組件,有一部分會銷往海外,其余則留給自己的電站項目作原材料供應。
由于中利科技2010年開始介入光伏行業,當時的設備投資及人力成本都能隨行就市,也幫助該公司節省了一些開支。“我們制定的是低成本戰略。比如,我們的設備投資為20億元、流動資金投資了25億元,已比同行要低;另外我們的工作人員控制在2000人左右,一年的人力成本開支就比同行要減少4億~5億元。還有一點,在電站項目的開發上,我們用自己的組件與電纜、鋁合金支架等,有自己的EPC隊伍做總承包商。除了智能控制系統用華為公司的產品外,其他基本都自己解決,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毛利率。” 在去年全行業的光伏毛利率不到20%的情況下,中利科技的光伏產品毛利率則達26.15%左右。
一位接近中利科技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中利科技參股的常熟中巨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巨新能源”)有望登陸香港資本市場,不過目前是借殼還是完全IPO尚未確定。
在中巨新能源這家公司中,中利科技持股16%,投資成本為4000萬元。除此之外,目前中利科技也不排除把中巨新能源以增發的方式,納入到中利科技這家A股上市公司之中。但前述那位人士稱,如果增發,有可能等待較長時間。
中巨新能源現在有多方股東,除了中利科技之外,還有常熟的兩家國有企業及合肥一家地方國有企業。據公開資料,去年中利騰暉(中利科技下屬光伏公司)曾向中巨新能源銷售了位于沐陽的10兆瓦光伏電站。
從去年中利科技的年報中可以發現,中利科技曾向中巨新能源預收了2.1億元的款項,在中利科技預收款的前十大公司(及個人)排名中,中巨新能源位于第三。
當然,中巨新能源暫時還沒有給中利科技帶來實際性的利好:去年全年,按投資收益看,中巨新能源對中利科技的投資收益為-1.892億元。
中利科技去年的銷售額為83.5億元,其中光伏、通信及其他行業的收入分別為41.6億元、22.9億元以及15.8億元,光伏的收入占較高比例。
據記者了解,中利科技會繼續通過中利騰暉這家全資子公司,進行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隨后再把已經建成的電站項目轉售至中巨新能源之中,讓中巨新能源成為一個大型的光伏電站長期持有者。
今年1月1日,中利騰暉已將甘肅嘉峪關、甘肅玉門以及甘肅金昌等三處光伏電站項目全部對外轉讓,總計為179.5兆瓦。
“2013年,我們開發了1.2G瓦的電站項目,其中6個是單體為100兆瓦的光伏電站;今年,我們會繼續新增700兆瓦的項目。”中利科技董事長王柏興沒有對中利騰暉與中巨新能源之間可能有的更多密切合作做太多評論。不過,中利騰暉內部一位管理層則表示,如果直接持有電站項目的話,將對該公司的整體實力有幫助。
因產能過大,市場已不太看好光伏電池、組件等制造業能獲得充分的毛利,王柏興則持有不同意見。
他認為,雖然今年一季度光伏市場已由低谷向上攀升,但中利科技不會去增加產能。“我們連續3年都將組件控制在1G瓦的規模,而且也不接虧損訂單,盡管我們投資的組件產能是1.5G瓦。”他透露,中利科技生產的組件,有一部分會銷往海外,其余則留給自己的電站項目作原材料供應。
由于中利科技2010年開始介入光伏行業,當時的設備投資及人力成本都能隨行就市,也幫助該公司節省了一些開支。“我們制定的是低成本戰略。比如,我們的設備投資為20億元、流動資金投資了25億元,已比同行要低;另外我們的工作人員控制在2000人左右,一年的人力成本開支就比同行要減少4億~5億元。還有一點,在電站項目的開發上,我們用自己的組件與電纜、鋁合金支架等,有自己的EPC隊伍做總承包商。除了智能控制系統用華為公司的產品外,其他基本都自己解決,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毛利率。” 在去年全行業的光伏毛利率不到20%的情況下,中利科技的光伏產品毛利率則達26.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