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能 文|翟永平】2014年6月REN21(21世紀可再生能源政策網絡)發布《2014全球可再生能源現狀報告》,確認了這樣一個事實:2013年全球太陽能光伏新增裝機(39吉瓦)第一次超過了風電(35吉瓦)。當光伏這個歷來不緊不慢的烏龜終于超過了長期領跑的風電小白兔,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競技場上到底意味著什么,喜還是憂?
毫無疑問,被視為清潔、低碳能源的光伏加速發展應該說是一件好事,而且我們中國功不可沒。2013年新增光伏裝機39吉瓦,其中有12.9吉瓦(占33%)來自中國,其后依次為日本(6.9吉瓦)、美國(4.8吉瓦)、德國(3.3吉瓦)、英國(1.5吉瓦)。2013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5吉瓦中,其中有超過16吉瓦來自中國(占45%);其后依次為德國(3吉瓦)、英國(1.9吉瓦)、印度(1.7吉瓦)、美國(1.1吉瓦)。
然而,光伏新增裝機超過風電,并非是因為其成本已經降低到了低于風電的水平。
德國弗勞恩霍夫(Fraunhofer)太陽能系統研究所2013年11月發布的德國各類可再生能源的平準化發電成本(LevelizedCost of Electricity,簡稱LCOE)。其中集中式的公共光伏電站(年運行1000-1200小時)的LCOE區間0.078-0.142歐元/千瓦時,而陸地風電(年運行1300-2700小時)的LCOE區間為0.045-0.107歐元/千瓦時,整體來說光伏成本比風電高出大約40%。而硬煤發電廠(年運行5500-6500小時)的LCOE區間為0.063-0.080歐元/千瓦時。也就是說,風電成本已經接近煤電。
美國能源信息署考慮投資成本、裝機容量利用系數、維修費用、輸電費用的因素,估算出到2019年投入運行的風電、光伏的平準化發電成本。以2012年美元固定價格計算,光伏的LCOE區間為0.1014-0.2009美元/千瓦時(平均0.1300美元/千瓦時);而陸上風電的LCOE區間為0.0713-0.0903美元/千瓦時(平均0.0803美元/千瓦時)。至于常規煤電(沒有碳捕捉和貯存設施),其LCOE區間為0.0870-0.1144美元/千瓦時(平均0.0956美元/千瓦時)。
顯然,風電比光伏更具經濟性。所以,在2013年以前全球范圍內每年風電發展明顯快于光伏應該屬于正常現象,而2013年光伏新增裝機超過風電新增裝機的新動向則應引起人們的思考甚至警覺。
2013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5吉瓦,相比于2012年(當年新增45吉瓦),增幅明顯放緩。究其原因,在風電成本持續下降的背景下,多國政府重新考慮對風電的優惠政策,導致了投資者的觀望和市場的萎縮,特別是以美國的情況最為典型。2012年美國新增風電裝機超過13吉瓦,但2013年新增風電容量卻僅為1.1吉瓦。究其原因,風電投資商趕在2012年底 “風電稅收抵免”(productiontax credit)這一美國風電產業享有的唯一優惠政策到期之前大干快上,所以2012年風電裝機新增容量比2011年幾乎翻了一番。此后,由于對優惠政策是否延期的不確定性,導致了2013年美國風電市場近乎停滯的局面。美國國會在2013年初通過的法案允許2014年1月前在建的風電項目繼續享有風電稅收抵免優惠,因此風電投資商們胃口再被吊起,紛紛重出江湖爭相分享最后的補貼盛宴。在這樣的背景下,預計2014年美國風電會打一個“翻身仗”,新增裝機有望達到10吉瓦以上,帶動全球風電裝機增量超過40吉瓦。美國風電跌宕起伏的事實證明,雖然風電的成本已經相當接近所謂GridParity(電網平價),但是仍需要政府引導市場、市場引導企業,歸根到底還是政府那只看得見的手在支配:優惠強,則風電強。
由此看來,在政府的扶持和補貼政策的“哺育”下,可再生能源領域里出現了這樣一個悖論:成本越是接近GridParity,其市場卻可能越萎縮。換句話說,2013年光伏之所以“跑”贏了風電,主要是因為光伏得到的優惠和補貼力度超過了風電。“龜兔賽跑”出現這樣的階段性的結果,最后大結局如何,值得各國政策制定者們省思。
【無所不能特約作者,翟永平,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