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生態文明企業家(庫布其)年會”于9月19日-20日在內蒙古庫布其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為:做生態文明的主人。大自然保護協會亞太區首席代表張醒生在主題為《清潔能源的突圍之道》的產業論壇表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1/6的國土是三漠化,就是沙漠,荒漠、石漠,在這些土地上,大規模的布置新能源和光伏產業是目前已經具備前景和方向。
以下為發言實錄(部分):
杜躍進:接下來請大自然保護協會亞太區首席代表張醒生先生,就能源的消費談談你的看法。
張醒生:謝謝杜總,特別感謝前幾位發言嘉賓點出了我們新能源發展的各個方向。剛才聽南總講述正泰和億利做的十年,第一個是100兆瓦的已經非常成功,計劃做一個很大的一千兆瓦的光伏電站的宏偉計劃。我是突然覺得,我們的光伏產業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現在在中國也許會在中國的沙漠中找到一個新的突破。據不完全統計,中國1/6的國土是三漠化,就是沙漠,荒漠、石漠,也就意味著1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的國土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或者我們生態的要求,當然,如果每一平方公里的三漠,如果用生態恢復的方式去做,投入是相當驚人的。億利資源集團王文彪董事長在庫布其已經艱苦創業了26年,給我們恢復了上萬平方公里的一塊綠洲。但是,1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國土要想變綠,這可能是一個數代人要完成的任務,財力,國家的資本也未必能做得到。
光伏電站其實不需要地,恰恰需要能夠在沙漠化、荒漠化,石漠化,寸草不生的地方來進行,我們中國已經擁有全國的核心技術,我們也可以有商業的模式,來比方建一個合資公司,發展我們的光伏電站的產權,明晰的產權結構,但是現在中國有政策性的障礙,我們可能需要考慮。自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土地就是國有的,土地的權屬可以分成兩類來考慮,一類叫公益土地,一類叫私有土地,中國沒有私有土地,叫公益土地,公益土地有一部分要保障國民的長治久安,是不能夠損害的。但是,如果能夠把三漠土地作為所有的開放的公益土地,讓資本和社會力量進入,給出像王文彪總在人大提出來的70年,甚至100年的土地的權屬,這些土地就可能得到巨大的利用和發展,而這三漠化土地,既不能采糧食,又不能宜于居住的地方,我們建光伏電站,我們很可能就走向世界的領先。樸總在,韓國這么一個狹小的國土國家,他們沒有這樣的資源能力,去年我記得這個時候,日本前首相在這里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所以有沒有可能用沙漠,像變成日本的一個新能源的,通過衛星傳遞新能源方向。這是很有意思的一些思路。所以,在沙漠、荒漠和石漠,大規模的布置中國的新能源和光伏產業是我們國家很具備的一個前景和方向。
至于杜總點的題,商業,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我經常到全球各地看一些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一些案例,我今年的3月份去到迪拜,迪拜在中東的沙漠,他們也缺水。在我們想象中,迪拜的水是很金貴的,可能沒有,20年前我在中東的時候,他們貴族人喝礦泉水,老百姓是海水淡化,今年我去了以后發現迪拜水特別多,到處都是河流和湖泊,我說你們這水怎么來的,他說全是海水淡化,我說成本這么高,迪拜首長帶我到一個地方看,說我們的水來到這里,我看到一個非常好的經濟和生態結合的模式,他們沿著海邊建立了發電廠,發電廠的預熱全部用來海水淡化,海水淡化的水全部來滋潤沙漠。所以,迪拜我們再去,它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沙漠,它是充滿河流、湖泊和綠色之地。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生態和經濟是很好的可以結合在一起,如果我們能夠善于把它組合在一起,而今天南總所提出來的,在沙漠中建立光伏電站,就是一種很好的結合。那么,迪拜已經成功的模式,也許是另外一個很好的結合。如果我們能把眼光放寬,放遠,國家的政策,能夠把原先局限我們思維的一些框框打破,中國的生態能源和光伏事業的發展,新能源之路一定會越總越寬,會得到新的突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