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新能源網消息:9月28日,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牽頭的國家“973”計劃項目“高效規模化太陽能熱發電的基礎研究”課題結題驗收會在所內舉行。課題驗收專家組通過質詢和評議,最終認為六個課題均高水平地全部完成了課題任務書的預定目標,通過課題驗收。
該項目于2010年1月正式啟動,歷時四年零八個月,項目團隊由中科院電工研究所、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河海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等8家單位組成。
項目團隊圍繞高效規模化太陽能熱發電存在的若干關鍵科學問題,以提高轉換效率為核心,在建立光熱傳輸協同設計理論、極端條件下輻射—導熱—對流耦合傳熱機理及高效強化的基礎理論、高溫傳熱和高溫蓄熱過程多尺度表征與傳熱強化方法、新型高溫傳熱蓄熱材料微結構設計/綠色制備原理及其環境效應、非穩態“光—熱—功”能量系統一體化多層次建模及調控策略以及規模化太陽能熱發電的環境適應性等六大方面展開研究并取得多項重要創新成果,解決了當前制約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發展的主要難題。
此次由“973”能源領域咨詢組責任專家華中科技大學程時杰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益民教授、清華大學蔡寧生教授以及徐建中院士,陳霖新研究員等領銜11位專家組成的驗收組,在認真聽取了6位課題負責人關于課題執行情況、所取得的創新性成果、研究水平以及人才培養等情況的匯報后,一致認為該項目實施近五年來,在太陽能熱發電關鍵基礎科學問題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創新點突出,項目的交叉性很強,數據共享通暢;為國內培養形成了一支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年齡結構合理、團結向上,具有創新精神的科研團隊,經無記名投票評審,六項課題均為優秀。
該項目于2010年1月正式啟動,歷時四年零八個月,項目團隊由中科院電工研究所、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河海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等8家單位組成。
項目團隊圍繞高效規模化太陽能熱發電存在的若干關鍵科學問題,以提高轉換效率為核心,在建立光熱傳輸協同設計理論、極端條件下輻射—導熱—對流耦合傳熱機理及高效強化的基礎理論、高溫傳熱和高溫蓄熱過程多尺度表征與傳熱強化方法、新型高溫傳熱蓄熱材料微結構設計/綠色制備原理及其環境效應、非穩態“光—熱—功”能量系統一體化多層次建模及調控策略以及規模化太陽能熱發電的環境適應性等六大方面展開研究并取得多項重要創新成果,解決了當前制約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發展的主要難題。
此次由“973”能源領域咨詢組責任專家華中科技大學程時杰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益民教授、清華大學蔡寧生教授以及徐建中院士,陳霖新研究員等領銜11位專家組成的驗收組,在認真聽取了6位課題負責人關于課題執行情況、所取得的創新性成果、研究水平以及人才培養等情況的匯報后,一致認為該項目實施近五年來,在太陽能熱發電關鍵基礎科學問題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創新點突出,項目的交叉性很強,數據共享通暢;為國內培養形成了一支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年齡結構合理、團結向上,具有創新精神的科研團隊,經無記名投票評審,六項課題均為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