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方向現在提出了六個重大任務,第一個,還是針對這種大型光伏電站,有這種集群式的光伏電站的關鍵技術,另外針對分布式和智能電網,分布式和微電網,這兩個主要面向應用端。另外對電池這塊,一個是晶體硅電池,另外一個是薄膜電池,再一個是新型太陽能電池,在整個產業鏈里頭,目前來說成本最高,也是技術含量很高,并且技術潛力還很大的電池,做一些重點研究。對太陽能電池和光伏系統,實證和測試技術進行研究。這個研究現在這個階段明確說,每個方向,每個領域到底重點做哪幾方面東西,并不是說其他的東西不做了,但是首先把最主要的一些東西提出來。
時間關系我具體不再介紹了,對集群式電站,一個是它和智能電網的關系,集群化以后包括對彼此之間的影響以及電網調度對它的影響。這種集群式的電站,現有的這種模塊化是不是真正最優的,有沒有一些新的裝備,新的技術出現,有些新的系統出現,在這里頭也都包括。這個系統里頭也包括各種不同的平衡部件,包括一些要探索性的直流并網。關于這種智能化的分布式光伏電源和微電網,這塊也是主要針對區域性的,它有各種不同的系統,有小屋頂,有大屋頂,在區域里頭現在和農業結合,水光互補,這塊從整個系統的設計到和智能電網的關系,因為這是分布式,包括和負荷的關系,在這方面有哪些主要的問題。包括在微電網里頭特別提出來要做一些光伏微電網和微電網之間的互聯和控制,在這方面主要是針對智能分布式和微電網做些研究。
第三個,高效低成本的晶硅電池,這塊面對完全大規模產業化的這種晶硅電池和高效電池來進行研究。這塊提出來是整個的P型單晶電池的平均效率,這是指生產線的生產效率要大于23%,并且提出了一些規模化的一些要求。另外一個,關于薄膜電池這塊,也是現在把各種現有產業化的已經實現產業化的一些電池建議進行攻關,并且在薄膜電池里頭,這個還是重點強調了晶硅電池很難替代的這種特性,一個柔性和配合。
重點任務五就是一些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這個更容易理解,對一些新技術的探索。最后這個新型電池這塊也是種類很多,提出兩種,一種是面向產業的,一種是面向前沿的。面向產業,我在這塊還是呼吁一下,一個是這里頭把聚光電池列在這邊,聚光電池下一步到底怎么發展,我希望大家能夠特別是在座做這方面研究的,提出更多一些建議,在這方面我本人也是覺得這個指標提的大不大,把鈣鈦礦直接提出來,“十三五”做中軸線,這是電池專家提出來的,我本人有點保留態度,到底怎么樣,我覺得這方面大家也可以發表意見。面向前沿的反正還是原來一些新電池或者未來有些什么新的動向,可以持續的研究。
最后一個太陽能電池和光伏系統實證與測試技術,“十二五”做面向西北的高海拔的地面電站,其實按氣象學來說,有六種典型的氣候區,看有沒有可能實證性研究,真正在其他的五個氣候區也是研究這種系統以及部件,在實際環境中它的長期的這種特性的一些研究,除了這個以外,在這方面我想咱們是一個學術會,這方面包括趙穎趙教授,戴教授,提出來能不能在研究上能夠建立一些公共的研究能力,公共的研究平臺,在這方面有了一些主意,但是我覺得在這方面提的還是不夠具體、不夠細化。在這方面特別是在對國外的一些國家實驗室一些公共的平臺有更多了解的,希望大家再補充這方面內容。
預計的一些標志性成果,這塊我就不介紹了,平臺就是普世性的太陽能研究公共研究平臺,這方面沒有做過,看看有沒有可能來做。標志性成果就不說了。
在這方面關于可再生能源綜合研究及示范方向,這個重點任務建議,一個是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針對海島的獨立微網。第二個是地熱多能互補,這方面我想介紹直接跟光伏有關的,光伏我們在“十二五”里頭關于光伏方面的循環利用,或者廢物處理,循環利用方面應該做哪些工作,建議在“十三五”里頭對風電光伏這個方面,對局域以及對更大范圍的生態和氣候的一些影響做更進一步的量化研究,同時對所謂的循環利用和再處理,能不能列一些實實在在的硬技術的項目來支持。第四個就是太陽能、熱能與其他能源互補,我想重點介紹一下第五、第六,這個課題實施起來比較難,我想說說具體的想法。
今天王所長其實他的數據非常鼓舞人心,但是我們知道現在在整個能源圈里頭,他提出來那個指標,我覺得絕大多數人不認可,大家都覺得可能提的太高了,我想跟傳統能源到今天為止,可再生能源還處于弱勢,有好的東西咱們不爭論,真正干出一個東西證明這個東西是可實施的,可實現的,是不是就不用那么多廢話,大家可以上手做了。我們提出來西部省級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系統的研究示范,我們現在標準的目標一個是西藏,一個是青海,我們覺得這兩個地方從資源到當地的用能量,不止是電,包括冷熱的利用從資源到需求,從大的方面應該有滿足當地百分之百可再生能源的這種條件,我們現在提出來,西藏100%,青海80%以上,并且這個是就地消耗的可再生能源,不是說連輸送的,要是連輸送到外邊的很容易超過100%,我們就說就地消納的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能到這方面,首先就是做一個這方面規劃,同時針對農村和城市現在一下子推也不好推,能不能做些單元技術,這些單元技術就是所謂的近零能耗的概念,我在這個區域產生的可再生能源和我消耗的能源是平衡的,如果我能達到這點,和儲能技術、智能電網技術結合,是不是可以實現以可再生能源為主100%可再生能源。另外在東部城市,有些條件比較好的,比如我們現在也是把東營作為一個研究對象,當然還有人提其他一些城市,這個地方風電、光電包括地熱,條件都很好,這塊沒敢提的太狠,比如說可再生能源比例50%,60%以上,所謂可再生能源為主,一個是就地消納,另外一個,為主,必須超過50%以上,在這方面也是做規劃,特別是一些單元技術的研究和示范,各種規模各種不同類型的,這個比如說把技術做出來了,下邊再推廣,下邊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就能支撐了。
在這塊我大體說一說,也是按科技部要求的格式,東部城市提出來近零能耗的研究和示范,可再生能源比例要達到60%以上。按要求對每個重點項目要做發展路線圖,一直到2025年這塊也是按照要求做的,這些數還可以討論,還可以再弄,因為這也是過程中的,包括綜合示范的,這個技術路線圖,密密麻麻的,看也看不清楚,我想最后在這塊介紹一下,因為明確說“十三五”做規劃研究是開放性的,希望我們行業的人都能貢獻智慧,光伏系統因為可再生能源領域這塊讓我做召集人,光伏方面我也是召集人,針對幾個大方向,這是我們現在工作時候的一些人,系統方面我標紅的這些人,其實你們有什么方法,這些人就是直接找他,跟他聊,給他提建議,都是可以的,光伏系統這塊我是牽頭,大型地面電站這塊是王斯成老師在牽頭,分布式的,包括劉莉敏,跟智能電網的關系,王偉勝、王成山。包括西部可再生能源為主這塊研究,是我的同事王一波博士負責,東部城市這個是王偉勝所長牽頭,在電池組方向里頭,晶硅這塊高效電池是王文靜研究員負責,用現有常規電池的高效技術是李紅波負責,薄膜這塊總負責是趙穎趙教授,碲化鎘和聚光是馮良桓負責,材料是魯瑾負責,新型電池是戴松元負責,公共技術支撐平臺是翟永輝負責。借這個機會,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議,好的想法,大家能真正貢獻出來,直接跟我提沒問題,但是可能跟各個方向的負責人提,可能是更直接,更現實。我的發言就到這兒,謝謝大家!
時間關系我具體不再介紹了,對集群式電站,一個是它和智能電網的關系,集群化以后包括對彼此之間的影響以及電網調度對它的影響。這種集群式的電站,現有的這種模塊化是不是真正最優的,有沒有一些新的裝備,新的技術出現,有些新的系統出現,在這里頭也都包括。這個系統里頭也包括各種不同的平衡部件,包括一些要探索性的直流并網。關于這種智能化的分布式光伏電源和微電網,這塊也是主要針對區域性的,它有各種不同的系統,有小屋頂,有大屋頂,在區域里頭現在和農業結合,水光互補,這塊從整個系統的設計到和智能電網的關系,因為這是分布式,包括和負荷的關系,在這方面有哪些主要的問題。包括在微電網里頭特別提出來要做一些光伏微電網和微電網之間的互聯和控制,在這方面主要是針對智能分布式和微電網做些研究。
第三個,高效低成本的晶硅電池,這塊面對完全大規模產業化的這種晶硅電池和高效電池來進行研究。這塊提出來是整個的P型單晶電池的平均效率,這是指生產線的生產效率要大于23%,并且提出了一些規模化的一些要求。另外一個,關于薄膜電池這塊,也是現在把各種現有產業化的已經實現產業化的一些電池建議進行攻關,并且在薄膜電池里頭,這個還是重點強調了晶硅電池很難替代的這種特性,一個柔性和配合。
重點任務五就是一些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這個更容易理解,對一些新技術的探索。最后這個新型電池這塊也是種類很多,提出兩種,一種是面向產業的,一種是面向前沿的。面向產業,我在這塊還是呼吁一下,一個是這里頭把聚光電池列在這邊,聚光電池下一步到底怎么發展,我希望大家能夠特別是在座做這方面研究的,提出更多一些建議,在這方面我本人也是覺得這個指標提的大不大,把鈣鈦礦直接提出來,“十三五”做中軸線,這是電池專家提出來的,我本人有點保留態度,到底怎么樣,我覺得這方面大家也可以發表意見。面向前沿的反正還是原來一些新電池或者未來有些什么新的動向,可以持續的研究。
最后一個太陽能電池和光伏系統實證與測試技術,“十二五”做面向西北的高海拔的地面電站,其實按氣象學來說,有六種典型的氣候區,看有沒有可能實證性研究,真正在其他的五個氣候區也是研究這種系統以及部件,在實際環境中它的長期的這種特性的一些研究,除了這個以外,在這方面我想咱們是一個學術會,這方面包括趙穎趙教授,戴教授,提出來能不能在研究上能夠建立一些公共的研究能力,公共的研究平臺,在這方面有了一些主意,但是我覺得在這方面提的還是不夠具體、不夠細化。在這方面特別是在對國外的一些國家實驗室一些公共的平臺有更多了解的,希望大家再補充這方面內容。
預計的一些標志性成果,這塊我就不介紹了,平臺就是普世性的太陽能研究公共研究平臺,這方面沒有做過,看看有沒有可能來做。標志性成果就不說了。
在這方面關于可再生能源綜合研究及示范方向,這個重點任務建議,一個是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針對海島的獨立微網。第二個是地熱多能互補,這方面我想介紹直接跟光伏有關的,光伏我們在“十二五”里頭關于光伏方面的循環利用,或者廢物處理,循環利用方面應該做哪些工作,建議在“十三五”里頭對風電光伏這個方面,對局域以及對更大范圍的生態和氣候的一些影響做更進一步的量化研究,同時對所謂的循環利用和再處理,能不能列一些實實在在的硬技術的項目來支持。第四個就是太陽能、熱能與其他能源互補,我想重點介紹一下第五、第六,這個課題實施起來比較難,我想說說具體的想法。
今天王所長其實他的數據非常鼓舞人心,但是我們知道現在在整個能源圈里頭,他提出來那個指標,我覺得絕大多數人不認可,大家都覺得可能提的太高了,我想跟傳統能源到今天為止,可再生能源還處于弱勢,有好的東西咱們不爭論,真正干出一個東西證明這個東西是可實施的,可實現的,是不是就不用那么多廢話,大家可以上手做了。我們提出來西部省級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系統的研究示范,我們現在標準的目標一個是西藏,一個是青海,我們覺得這兩個地方從資源到當地的用能量,不止是電,包括冷熱的利用從資源到需求,從大的方面應該有滿足當地百分之百可再生能源的這種條件,我們現在提出來,西藏100%,青海80%以上,并且這個是就地消耗的可再生能源,不是說連輸送的,要是連輸送到外邊的很容易超過100%,我們就說就地消納的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能到這方面,首先就是做一個這方面規劃,同時針對農村和城市現在一下子推也不好推,能不能做些單元技術,這些單元技術就是所謂的近零能耗的概念,我在這個區域產生的可再生能源和我消耗的能源是平衡的,如果我能達到這點,和儲能技術、智能電網技術結合,是不是可以實現以可再生能源為主100%可再生能源。另外在東部城市,有些條件比較好的,比如我們現在也是把東營作為一個研究對象,當然還有人提其他一些城市,這個地方風電、光電包括地熱,條件都很好,這塊沒敢提的太狠,比如說可再生能源比例50%,60%以上,所謂可再生能源為主,一個是就地消納,另外一個,為主,必須超過50%以上,在這方面也是做規劃,特別是一些單元技術的研究和示范,各種規模各種不同類型的,這個比如說把技術做出來了,下邊再推廣,下邊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就能支撐了。
在這塊我大體說一說,也是按科技部要求的格式,東部城市提出來近零能耗的研究和示范,可再生能源比例要達到60%以上。按要求對每個重點項目要做發展路線圖,一直到2025年這塊也是按照要求做的,這些數還可以討論,還可以再弄,因為這也是過程中的,包括綜合示范的,這個技術路線圖,密密麻麻的,看也看不清楚,我想最后在這塊介紹一下,因為明確說“十三五”做規劃研究是開放性的,希望我們行業的人都能貢獻智慧,光伏系統因為可再生能源領域這塊讓我做召集人,光伏方面我也是召集人,針對幾個大方向,這是我們現在工作時候的一些人,系統方面我標紅的這些人,其實你們有什么方法,這些人就是直接找他,跟他聊,給他提建議,都是可以的,光伏系統這塊我是牽頭,大型地面電站這塊是王斯成老師在牽頭,分布式的,包括劉莉敏,跟智能電網的關系,王偉勝、王成山。包括西部可再生能源為主這塊研究,是我的同事王一波博士負責,東部城市這個是王偉勝所長牽頭,在電池組方向里頭,晶硅這塊高效電池是王文靜研究員負責,用現有常規電池的高效技術是李紅波負責,薄膜這塊總負責是趙穎趙教授,碲化鎘和聚光是馮良桓負責,材料是魯瑾負責,新型電池是戴松元負責,公共技術支撐平臺是翟永輝負責。借這個機會,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議,好的想法,大家能真正貢獻出來,直接跟我提沒問題,但是可能跟各個方向的負責人提,可能是更直接,更現實。我的發言就到這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