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曉鏵
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CSIQ.NASDAQ,下稱“阿特斯”)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博士還清晰地記得,8年前的11月9日,他從華爾街投資人的手里拿到了1.155億美元,將自己創辦了5年的企業,成功“登陸”到納斯達克的交易名單中。
時隔多年,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已經成長為在國際光伏市場中擁有知名度、在華有多家生產基地的大型能源企業。
現在想來,需要投入巨資的光伏產業在8年中發生的一切,令人感慨甚至扼腕:龍頭企業尚德電力從塔尖上摔落了下來,一度生命垂危;無數中小企業因資不抵債,不得不揮淚告別市場;原材料多晶硅的價格,由咂舌的數百美元/公斤的天價忽然一落千丈,不少公司葬身其中。
在這樣一個高危行業里,幸運的是,阿特斯依然還在,而且還活得健康、灑脫。鐘情于滑雪的瞿曉鏵說:“光伏行業就好比滑雪,盡管俯沖下來的感覺很刺激,但在你準備風馳電掣時,你要懂得預判前面會出現怎樣的彎道,你該如何避開它,并順利到達。只有這樣,你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 ”
8年里,翟曉鏵承認,曾經有兩年時間相當不輕松,那是2010年和2011年,行業由盛及衰,變幻莫測。
“2011年下半年,我的工作壓力也較大,工作時間會更長一些。但當我們制定了新的策略并且穩住了客戶、穩定了軍心時,第二年( 2012年)反而好一點。到了2013年,雖然有人會覺得行業到了低谷期,特別去年3月時出現了無錫尚德宣布破產重組的事件,我們反而感覺,自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瞿曉鏵說,真正的公司轉型決策其實早在2009年就開始了,當時他決定讓阿特斯從純粹的組件生產商變為整體光伏解決方案提供商,并布局日本和東南亞市場。而到了2010年,在驚濤駭浪中管理層將船把穩了,沒有讓大浪把船的方向打偏,“現在回頭來看,我們的方向沒有錯,也基本按照計劃在一步步向前走著。而這也是為什么如今的阿特斯顯得更加平穩而健康的原因所在。”
瞿曉鏵說,整個光伏行業并不像外界所說的產能過剩。
“我們公司研究部做過一個研究,從2008年次貸危機以后,該行業的6年時間中,2年是上升的,2年較低落,另外2年則是轉折期。因此,我覺得這六年充分反映了該行業的周期性特點,所以再怎么往下走,也會呈現這種周期性的規律。”翟曉鏵進一步分析說,“今后不一定會呈現2年變化一次的律動特點,畢竟這個行業與各國的政策、全球經濟政治環境等有關,但我預計2015年和2016年還是一個周期性的黃金時段。”
說到這里,他打了一個比喻,“這讓我想起了黃金與光伏的關系。黃金屬于什么?是大宗商品,英文翻譯過來叫做commodities,咱們經常也說光伏行業是commodities。大宗商品的特點是有高峰也有低谷,會有周期性。”
雖然未來幾年前景美好,但瞿曉鏵也有自己的憂慮。
“有更多的人進入光伏行業,這會帶來正反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很多我所尊敬的企業家和公司都投身于此,我感覺自己所選擇的行業被證明是正確和受人認可的。另一方面,我又有所擔憂:這樣一種投資是不是會形成一種扭曲,使大家過于關注光伏行業的金融屬性,忽視了其中的高科技、高新制造業這一屬性。”翟曉鏵并不掩飾自己喜憂參半的感受,他更希望提出有建設性的想法,“所以,我希望能看到從投資人,到銀行、政府等各個環節在制定政策時,甚至包括在考慮光伏投資的準入、光伏電站特許權的審批、路條發放時,也要考慮如何相應推動光伏技術的發展。”
(本報實習記者張令軍對本文亦有貢獻)